薄氏家族族谱字辈大全,最全的薄氏家族族谱【完整版】

2023-06-12 18:12:27 来源:现代语文网

薄(Bó为中国小姓氏之一,源流古老,来源多样,分布于全国各地。薄姓的来源主要为以封地为姓,一为山东上古的的薄姑国;一为河南春秋时的薄城。另一部分薄姓为少数民族汉化姓,如乌桓、鲜卑、羌族等与汉族同化后得姓。薄姓的郡望为雁门郡。

薄姓源出有四:

1、出自姜姓,以国名为氏。据《潜夫论》上说,薄姓是姜姓的后代,上古时有薄国(在山东省曹县东南,又称毫),相传是炎帝后裔的封国,薄国的后代子孙以国名为姓,称薄姓。

2、出自子姓,以邑名为氏。据《左传?杜预注》载,春秋时期,宋国有大夫被封于薄城(今河南省商丘北一带),他的后代子孙就以封邑名命姓,称薄姓。

3、出自其他姓氏所改:

① 据《万姓统谱》记载,薄姓是商朝诸侯薄姑的后代,后简化为单姓薄。

② 据《魏书?官氏志》载,南北朝时,北魏鲁卑族代北地区有复姓薄奚氏,入中原后改为汉字单姓薄氏。

4、历史上羌族的姓氏中也有薄姓。

得姓始祖:商汤。薄氏的始祖是春秋时代宋国的大夫,据学者考证是商汤的后代,据《万姓统谱》记载,薄氏为商汤的后裔。古代的薄又叫薄城,就在今天的山东省曹县东南一带,又称毫,相传是炎帝后裔的封国。望族居于雁门郡,就是现在的山西省代县西北。故薄氏后人尊商汤为薄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薄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上古夏朝时,有个诸侯国叫薄国(今山东省曹县东南),相传是炎帝后代的封国。薄国王族的后代以国名为姓氏,称为薄氏,是今天薄姓的起源。商朝时候也有一个薄姑国,薄姑国的王族以薄姑为姓氏,后来渐渐简化为薄姓。另外,春秋时期,宋国有大夫被封在薄(今河南省商丘县北),他的后代以国名为姓氏,也称薄氏,这是薄姓的又一个起源。到了后来,北魏孝文帝时,少数民族鲜卑族当中有叫薄奚氏的,后来和汉族通婚,渐渐接受汉族文化,并以汉人的习惯取单字姓氏,于是就改姓氏为薄。

郡望堂号

1、郡望

雁门郡:战国时,赵武灵王置雁门郡,秦、汉沿之。相当于现在山西省代县一带。

谯 郡:东汉建安年间将沛郡分出一部分,设置谯郡,治所在谯县(今安徽省毫县)。相当于现在安徽、河南二省之间地区。

2、堂号

格物堂:“格”的意思是能穷致事物之理。源自明朝时薄珏著有《格物测地论》。

【薄姓宗祠通用对联】

〖薄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姓启薄国;

望出雁门。

??佚名撰薄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薄姓的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

汉廷戚畹;

明代直臣。

??佚名撰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西汉吴人薄昭,高祖妃薄姬(文帝刘恒的母亲)的弟弟,周勃、陈平等人杀诸吕以后,他以中大夫的身份到代地迎立文帝,被封为轵侯。戚畹,外戚。下联典指明代阳曲人薄彦徽,弘洽年间进士,正德年间官四川道监察御史。当时,武宗宠信太监刘瑾,让道士崔志端任尚书,贬斥敢于谏诤的大学士刘健、户部尚书韩文等。他多次上疏谏阻,被杖打后除名。

晋朝处士;

卫国贤人。

??佚名撰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晋?薄肃之有德行,人称“处士”。下联典指卫国贤人薄疑。

-----------------------------------------------------------------

〖薄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汉室代王太后;

明朝兵器专家。

??佚名撰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代代太后薄姬。下了典指明代兵器制作专家薄钰,长洲人。崇祯年间制造铜炮,上设置千里望远镜。后又制作水车,水镜、地雷、地弩等兵器。

戚畹莫如帝舅;

后宫终作皇姬。

??佚名撰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薄昭为文帝小舅。下联典指薄昭其姊薄姬为高帝所幸,生文帝,尊为皇太后。

-----------------------------------------------------------------

〖薄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发明水车益农事;

首创铜炮增国威。

??佚名撰薄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明代兵器制作专家薄钰事典。

-----------------------------------------------------------------

〖薄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格物测地论,义深旨远;

浑天仪图说,体大思精。

??佚名撰薄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明代兵器专家薄钰,著有《浑天仪图说》及《格物测地论》等。

淇澳贤裔,为汉廷之武畹;

曲阳击佞,允明代之直臣。

??佚名撰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薄昭,文帝母舅,以中大夫迎文帝于代,封轵侯。下联典指明曲阳薄彦徵,弘治年间进士,正德国中上疏,请治马永成、刘瑾等罪,被杖除名归。

论叛逆,扶汉室,太保永赖;

劾权奸,蒙帝眷,原职复还。

??佚名撰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代轵侯薄昭事典。下联典指明代四川道监察御史薄彦徽的事典。

相关推荐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