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红星照耀中国观后感

2023-06-07 21:37:49 来源:现代语文网

范文一

上海档案馆正在举办的《红星照耀中国??外国记者眼中的中国共产党人档案展》,我随着幼儿园党支部的党员们一同兴致勃勃地赶到位于外滩的上海档案馆参观。

整个展览分二个部分,第一部分:探寻红色中国;第二部分:镜头里的中国革命。第一部分主要是文字档案资料,第二部分是照片与音像档案资料。展览第一部分首先是介绍埃德加?斯诺,国人众所周知的美国著名记者与作家。他怀着对中国以及中国革命的无数疑问,走向荒凉的西北高坡,去寻找那些当时还不为世人所知的红军战士,成为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经过在延安四个月的孜孜探求,他找到了答案,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英文版)。展览中展示出了这三个版本的原书,在斯诺的引领下,海伦?福斯特?斯诺、艾格尼斯?史沫特莱、詹姆斯?贝特兰、杰克?贝尔顿、瓦尔特?波斯哈特、埃文斯?福戴斯?卡尔逊、罗曼?卡尔曼、汉斯?希伯、伊德雷尔?爱泼斯坦、冈瑟?斯坦因、哈利森?福尔曼、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等,一批来自不同国家的外国记者,走进红色根据地,走向抗日最前线,去探求中国革命的真相,去探寻中国共产党人的足迹。他们用笔、用镜头将清正而廉洁的共产党员,装备低劣却坚持奋战在民族解放第一线的人民军队呈现在世人面前。展览对以上其他各位外国记者也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展出了许多珍贵稀见的历史文献资料。

展览第二部分的照片丰富多彩,既有革命领袖的形象,又有普通战士的风采,还有当地老百姓的留影,以及妇女、孩童、外国友人等的姿态。琳琅满目,寓目怡情,生动活泼的影像使人能强烈感受到他们的音容笑貌就彷佛围绕在你身边。这部分有两段由外国记者拍摄的纪录片,极其珍贵。一段视频全长21分49秒,名为《通向延安之旅》,系由瑞士摄影师沃尔特?波斯哈德在1938年来华后,用16毫米摄影机拍摄了他从西安通往延安沿途的所见所闻。客观生动地反映了当年延安的军民生活战斗风貌与风土人情,也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另一段视频全长32分钟,名为《延安历史〉,系由美国军事观察团成员在1944年驻延安期间,拍摄的当年延安的风土人情。其中尤为珍贵的是拍摄留影了多位革命领袖的当年形象,镜头中多次出现当年延安机场繁忙的场景,还有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的情景,等等,为后人留下了诸多弥足珍贵的影像记录。除了传世的文字,外国记者们也用镜头记录下了他们对于中国革命的感受,生动、真实、形象地记录了那段不平凡的历史。通过他们的镜头,世界看到了平凡而伟大的革命领袖、英雄无畏的革命战士、百折不饶的中国人民。

在苦难深重的旧中国,红星是希望的象征;在繁荣昌盛的新世纪,红星更加熠熠生辉。当年那些外国记者以大无畏的勇气,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红星的光彩魅力,延续至今,还是那么闪耀,进入新世纪,显得愈加辉煌,而那些被时间褪了色的珍贵文字与影像,也似乎抹去历史的沧桑,从已模糊的记录中焕发出清晰的历史印象与诱人的历史现场,在唤醒人们,也在昭示历史的未来!

范文二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作者埃德加?斯诺,他是一位美国新闻工作者,来到动乱的中国在报社工作。埃德加?斯诺常年跟随红军共同生活,并时常和中共的领导面对面交流,他与中共主要领导结下深厚的友谊,依据切身体验而著此书,其真实的经历和感触是其写作的基石。

此书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文学作品。埃德加?斯诺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书中所描述的所有事件以及采用的语言等,都是当时的亲临经历者所讲述的,是我们认识中国共产党党史的重要资料。*和*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本书作者以最贴近生活的语言,最生活化的写照介绍了我们的伟大领袖*和*。使读者从其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感受领袖的亲近与领导人信念和中国共产党宗旨的可追随性。中共的发展也是由于有这样的领导人,才能民心所向,才能团结一心,共同抗战。

我们还可以从本书中了解到:“中国共产党”这五个字在“建设”时的艰巨;中国共产党在决策上的精明与谨慎;中国共产党在每次战斗中的艰苦与战术上的精湛。

起初,中国共产党只能在“地下活动”,并不敢公开中共党员的身份,他们被国民党诬蔑性地称为“共匪”、“赤匪”。这种诬蔑足以说明中共党员是在怎样艰难与危机中渡过的。更甚者,*曾被当做“赤匪”的第一号人物被通缉。今天的我们很明确的知道*领导我们走的道路是一条光明大道。但在当时的中共难以被人认可,甚至是被人诬蔑的“匪贼”。可想而知,*是在怎样的逆境中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在当今社会,我们能感受到党引领给我们的幸福,但唯一不能体会的是建设中国共产党和带领中国共产党走向胜利时的艰辛路程。故为了更加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我们应更多的阅读类似的书刊。

书中还多次提到中共在面对困难时所作出的决策,最著名的就是中共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走的“长征”之路。斯诺同*、*等进行了多次长时间的谈话,搜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一手资料。此外,他还实地考察,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当中,口问手写,对苏区军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风俗习惯等作了广泛深入的调查。中国红军长征的第一步是要突破敌人严密的封锁线,接下来就是巧夺大渡河。在这期间,他们赢得了少数民族的友谊,甚至吸引了一部分人参加红军。这足以证明了中国红军在人民中的威望与感召力。万里长征中红军牺牲无数,也是中共革命军经历的最严酷、最壮烈的“生命之征”。长征所折射出的“长征精神”是我们世代人都应该去学习和发扬的。斯诺也对长征表达了钦佩之情,断言长征实际上是一场战略“撤退”,称赞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是现代史上的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斯诺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血的历史图册,它可以让我们知道,中共及其军队所经受的苦难、牺牲。我们今天的幸福来自昨天中共党人的每一次浴血奋战,多少人的鲜血铸就了我们的今天,可想而知今天的幸福是用鲜血凝结而成的。《红星照耀中国》的另一魅力,在于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

这不得不使笔者想到《青春之歌》中的主人公林道静毅然离家出走,投身“地下革命”事业,为革命付出自己的青春和热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为党的革命事业倾尽一生心血,鞠躬尽瘁。在为党的事业而奋斗的路程上,面对重重挫折打击,不管是林道静还是保尔,他们都不曾放弃,尽管前行的路充满坎坷,尽管他们知道这条路艰辛异常,可他们只当这些打击、坎坷是丰富人生的元素来对待,从没有放弃自己的命运,这种不服输的、大无畏的精神,在现在当是一笔无价的财富了。

以上的种种,不得不使笔者在深有感触与热血激情的情况下,去阐发感慨:这是怎么样的党,多么伟大的党!纵有千万文字的追捧也捧不“红”这样的党,文字是多么苍白无力,但有林道静、保尔以及本书的作者埃德加?斯诺这样血淋淋的人物存在,他们愿意为党的胜利倾注一切,就连出身在美国在生活背景、语言、习俗各方面有差异的埃德加?斯诺都从中国革命和它的领导人身上,感染了火一样的热情,在艰苦斗争时用自己的笔进行战斗,只为了他开始“信仰”的一切??党。

笔者阅读红色书刊并不甚多,但仅凭以上几个鲜活的人物以及《红星照耀中国》中所述的党在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时的艰辛与牺牲。我们就可以体会党在困难时期的艰苦卓绝;体会党在斗争中的峥嵘岁月;体会党在领导人民走向胜利时的无限伟大!心系这样的党,我们应该感到荣幸与自豪。

范文三

暑假里,我用茶余饭后的空闲时间阅读了美国作者埃德加?斯诺在抗日战争时期写下的作品??《红星照耀中国》。

读着读着,我就被斯诺笔下的文字吸引了。通过那生动的文字,我仿佛也被斯诺带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从他的角度去接触那个年代的种种人和事:为日本侵略者的罪行感到火冒三丈,也为蒋介石一拖再拖的抗日感到无可奈何,更为**一次又一次的胜利拍手叫好......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第一次感觉到了战争的残酷和袁世凯的软弱。我觉得,袁世凯和当时的统治者,也就是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溥仪实在太软弱了。溥仪不会说一个“不”字,对日本侵略者的罪行充耳不闻,听之任之;袁世凯不敢面对敌人,只会消极地逃避。日本前进一步,袁世凯就退一步,不知道面对凶残的敌人绝对不能丝毫手软。两名懦弱的统治者使得日本侵略者更加的变本加厉,肆无忌惮:侵略者们将许多山镇洗劫一空,不允许人们学习中文,只能学习日文,企图奴化中国人民......在这个天昏地暗的时候,除了像*、*这样人尽皆知的抗日英雄,到底有多少人站了出来,作为黑夜的光明,为人们照亮黑暗呢?这本书为我们解答了疑问。

在我看来,蒋介石是一个迂腐的将军,虽然是国民党的领袖,却只顾自己的利益,不懂得一切要以大局为重。蒋介石将国民党的抗日计划一拖再拖,还打算独立山头,向自己的同类举起屠刀,进攻共产党,这一举动也迫使*不得不由原来的“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改变成了与国民党在不情愿的情况下开战......

看着看着,我又一次被震撼了:作为一名美国作者,斯诺对中国历史的了解却比我们这些中国人还要如数家珍,使我在震撼之余也感到深深的自愧不如。“朱毛共和”、“逼蒋抗日”、还有那些年纪轻轻就就加入红军、共同对抗日军的红小鬼们……他们的故事有好多都是我一知半解,甚至闻所未闻的。所以,我决定,以后要多了解中国的历史,决不能输给外国人。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