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住村故事观后感【最新】

2023-06-12 05:42:55 来源:现代语文网

《住村故事》纪录片用一个个精彩的故事,集中展示了各个住村工作组和广大住村干部住村以来在基层一线、在同群众朝夕相处中增进对群众的思想感情、增强服务群众本领的生动实践,也集中展示了在转变工作作风、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宗教和谐、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强化基层基础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新变化。

住村故事观后感(一)

6月18日晚,地区人社局住金山路街道八道巷社区“访汇聚”工作组全体成员观看了由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远程管理中心拍摄的“访惠聚”纪录片《住村故事》,并座谈讨论交流观看感想和心得。

《住村故事》纪录片用一个个精彩的故事,集中展示了各个住村工作组和广大住村干部住村以来在基层一线、在同群众朝夕相处中增进对群众的思想感情、增强服务群众本领的生动实践,也集中展示了在转变工作作风、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宗教和谐、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强化基层基础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新变化。

收看了《住村故事》纪录片,访惠聚工作组看到村民们的喜怒哀乐,一瞬间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群众的期盼就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需要我们尽快转变角色,改进工作方法,想办法、出思路。正如张春贤书记所说“好人好马上一线、精兵强将下基层”。到群众中去,与群众面对面,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我们不仅收获了感动,也净化了心灵,丰富了我们的人生阅历,留给我们的是一生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

访惠聚工作组成员认真观看了纪录片后,深受鼓舞,纷纷表示住社区以后,我们只有对群众有感情,群众才会对我们有真情;我们只有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只有付出真情真意,才能与百姓建立真挚感情,只有建立真挚感情,才能心甘情愿地为他们付出。工作组今后要加深与群众的融合,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打造严密有力的基层组织体系,大胆创新,主动作为,通过为民办实事、解决基层矛盾和困难、帮助基层提高自我发展能力等群众工作,深入推进“访惠聚”活动开展,全力以赴落实好各项工作,确保八道巷社区的稳定和长治久安。

我们将更加注重调查研究,多听民声、广知民意,多集民智,做党和群众的“连心桥”。通过疏通民意民愿渠道,了解民意诉求,为民纾困解忧,找准各项工作的着力点,带领全体工作队员,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使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各项惠民政策在群众中生根发芽,以实际行动实践好党的群众路线,当好社情民意的联络员。

住村故事观后感(二)

一阵阵急促的敲门声传来“有人在吗?……”5月30日清晨,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住英吉沙县萨罕乡阿热兰干村(21村)工作组正常的早餐被打破了。

门外是民兵阿巴拜科日?阿卜力米提在慌张地按着门铃,工作组人员急忙开门迎接,并询问具体情况。民兵身后跟了一位老人,名叫提力瓦力迪?图尔荪,头发花白,他声音急促颤抖的跟工作组说了他家西瓜苗的事。原来,老人今年种了1.5亩西瓜苗,前期长势很好,但最近开始出现部分西瓜苗不断枯萎并干死的现象。老人看在眼,急在心里,不知如何是好,试了很多办法,都没有解决,想来想去还是到工作组试一试,希望能给予解决。

工作组了解情况后,专门陪老人到地里进行了查看,情况确实很严重,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出现西瓜苗大量烂根坏死的情况。

工作组急人之所急,向老人承诺联系专家来进行诊断并给与治疗。当着老人的面,工作组成员拿起电话向正在休假的李宏琪组长进行了汇报,李宏琪组长很快联系了英吉沙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程力主任,并向其反馈了相关情况,请求给予支持并尽快查看治疗。

当天下午,英吉沙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其他乡召开农业推广现场会的情况下,专门安排一名专家驱车来到萨罕乡21村进行现场查看。专家古丽仔细查看西瓜苗叶面、根、叶背等,很快给出了答案。她指导村民鉴别、治疗和预防等技术,并用自己带来治疗的农药,教村民如何配药和打药。当天,村民就将农药打了一遍。

古丽专家走的时候,应英吉沙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安排,专门给萨罕乡21村留下了两箱农药,一箱是用来预防的农药,对村里种植的西瓜、西红柿、甜瓜等进行全面喷洒;另一箱则是专门治疗的农药,如发生此类病,可以喷洒治疗。同时,她还对村民承诺,有问题随时与他们联系。

6月1日一大早,提力瓦力迪?图尔荪老人兴高采烈地来到工作组,说他的西瓜苗长势现在好转了,非常感谢工作组的帮助,当时只是到工作组来试一试,没有报任何希望,没想到工作组对他家西瓜苗的问题如此重视,及时解除他心中的担忧。他真诚的邀请工作组到他家去做客以示感谢。工作组成员委婉地谢绝表示:“只要西瓜苗保住就好了,能为你们做点事就很高兴,希望你今年能有好的收成,应该感谢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专家。”

工作组通过这样的一件件小事,促进了民族团结,赢得了村民信任,凝聚了民心,工作组全体成员将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扑下身子认真践行做一名合格党员。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