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观后感

2023-06-03 21:13:07 来源:现代语文网

2017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观后感一

3月25日,幼儿园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了《20xx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的片段,看过《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背后,为他们的这份信念、这份执着而感动,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每一年的感动中国人物背后都有它独特的一段故事。有的人事献身国家的栋梁之才,有的是社会的底层微不足道的人物,有的是孝心满怀的儿女,有的是去偏远山区支教的山村教师和医生。不管如何,感动的实际被人记住,感动的精神将会永存。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当然尤其注意那些教师带给大家带来的感动,看了此次一对教师夫妇的经历,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

本次“感动中国”将“最美乡村教师”的荣誉颁给了朱敏才、孙丽娜夫妻,朱敏才曾是一名外交官,妻子孙丽娜曾是一名高级教师,退休后奔赴贵州偏远山区支教,以爱名义,慈善的方式默默为那的孩子付出着,无怨无悔。在支教的9年里,他们选择教育最需要的地方,也是条件最艰苦的地方工作,他们是扎根基层、为人师表、教书育人、默默奉献的先进典型人物。

作为一名教师,要学习他们立足本职、爱岗敬业的工作精神;学习他们脚踏实地、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学习他们任劳任怨、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学习他们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的高尚情怀。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争做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楷模,以朱敏才、孙丽娜老师为镜子,做师德高尚、师级高超、师风严谨的人民满意的教师,为我们的教育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17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观后感二

爱是人最原始最本能的情感,有人说:“近些年中国人变得越来越冷漠,越来越无情。”或许有一些人是这样的,冷冰冰的数字时代使人心近乎于机器,但在华夏大地上,总有一些人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爱是国人不曾丢失的东西。

“沙、沙、沙”磨刀的声音响在耳边,仿佛是无数孩子的欢笑声。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用积攒的一个个钢?,用一下下的推刀,打磨出了许多孩子的未来。一千元钱,或许只是两件衣服,但在老人身上却是无尽的大爱。

“滴、滴、滴”QQ的声音响在耳边,仿佛是亲子相认,感动至极的哭声。一个中年妇女,用无数个日日夜夜使失散多年的亲人相聚,用一根网站,连接了多少至亲至爱人的心。

“砰、砰、砰”击球的响声在耳边,仿佛是国人的欢呼。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将,用自己的身体,一次又一次带领国家队走向胜利。五星红旗飘在空中,爱国之情扬在心中。

一位又一位的英雄共谱人间大爱,用他们的全部,塑造出了中国脊梁。

2017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观后感三

付出只在一瞬间,感动却是一辈子。感动是一个很暖心的词语,它存在于整个家庭,城市,中国。

吴锦泉老人,来自于一个小村庄,工作只是磨刀,每次只能挣四块钱。四川地震时,老人义无反顾地捐出三千多元,自己却只靠每月二百元的低保生活。只有一条黑裤子,只有出门时才舍得穿,竟然已经穿了39年。他把辛苦磨刀,积攒下来零钱装在袋子里,用粗糙的手指数着硬币。。。。。。

感动不在于大小,只要付出,世界就不缺少关爱。

2017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观后感四

生活的点滴无不浸透着各种人与事的默契联系,无论事态如何,终有转折点。感动中国度人物评选,让我认识您----

这是一位87岁高龄的老人,上万次的摆动磨刀,用爱心浇灌灾区孩子们成长的道路上。吴锦泉,一位平凡的老人,用他的行为谱写人间最美的大爱。

“我的宝贝,你在哪里?”自20xx年张宝艳、秦艳友夫妇创建宝贝回家网站以来,有千万志愿者在奔走,为丢失孩子的家庭带来了无尽希望。

最美的大爱在最普通人的眼中,珍惜最美,珍惜大爱。

2017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观后感五

一首歌词,一条小路,一颗诚心,一面红旗。

在今年的感动中国中,有这样一个人令我印象深刻。他,是闫肃。即使是昏迷他也不忘音乐,他的作品蕴含着对国家、对兵、对人民的热爱。他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即使他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的灵魂却会永远的停留在我的心中。他对音乐的挚爱,他对国家和兵的忠诚另我感动,我相信他的伟大永远不会磨灭消失。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