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榜样》观后感范文汇总篇

2023-06-02 18:47:49 来源:现代语文网

篇一:2017通州《榜样》观后感范文

郭金芹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与80岁高龄的婆婆亲如母女般相处30年,没红过脸,没拌过嘴。2001年,郭金芹的婆婆因半身不遂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郭金芹担心婆婆运动量小,生褥疮,天天搀扶婆婆练习走路。她种菜园子、上班,都会抽空回家照看婆婆。郭金芹2010年10月被确诊为肺癌晚期,住院期间,她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婆婆,病情稍有好转她就拖着虚弱的身体回到老人身边,端茶送饭,洗洗涮涮。

怀一份感激照顾婆婆

重阳节又称“老人节”、“敬老节”,每到重阳之日,人们纷纷登高望远,推行敬老活动,来表达对老人的尊敬和爱戴。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老敬亲是每一个后辈都应该做到的。在通州区宋庄镇大兴庄村就有一位广为人赞的好儿媳??郭金芹。她30年如一日,用自己的爱心、坚贞、善良和执着与婆婆田淑珍亲如母女一般相处。更为难得的是婆婆染病半身不遂,郭金芹自己被确诊为肺癌晚期之后,她都没有疏于对婆婆的悉心照料,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帮婆婆梳头、洗脸、晒被子、打扫卫生,再把热气腾腾的饭菜喂到老人嘴边。她把30年中的每一天都当作重阳节来孝敬长辈,深得大家的赞赏。

郭金芹嫁到婆家的时候,婆婆已经患上了半身不遂瘫痪在床。后来郭金芹有了儿子,郭金芹和丈夫上班都很忙,婆婆为了给儿子、儿媳减轻负担,咬牙挣扎着起床,扶着墙艰难挪步,帮着照看孙子。孩子一天天长大,老人的病情也一天天好转,能接送孩子上下学,还能给一家人做一些简单的饭菜。郭金芹心里说不出的感激。

2001年,老人的半身不遂病情加重,言语不清,卧病在床,生活彻底不能自理了。郭金芹担心婆婆运动量小,血液循环慢,生褥疮,天天搀扶婆婆练习走路。那时,郭金芹种了一片菜园子,中间歇会儿,她就要跑回家,问问婆婆渴不渴、尿不尿,一天要来来回回跑上好几次。后来郭金芹常犯腿疼,菜园子租赁出去,她找了份工作,首先和领导介绍了自家的情况,通情达理的领导特许她每天上班中途回家照看婆婆。

老人瘫痪在床10年有余,郭金芹不管白天多么忙碌,多么辛苦,都要给老人擦洗身体,端茶送水。每年一入冬,郭金芹就早早生上炉子,生怕老人冻着。多年来,老太太身上没生过疮,也没有过虱子、跳蚤,这都是郭金芹长期精心照顾的结果。

郭金芹的家境并不富裕,丈夫下岗多年,儿子上学,郭金芹自己省吃俭用,但她总是想方设法改善老人的生活。

重病在身孝心不改

2010年秋天,郭金芹咳嗽不止,附近诊所的医生先说她是上火,后来又说是支气管发炎,治疗了一个半月,咳嗽不但没有止住,痰里还有了血丝,同时她的腹部出现积水,疼得整夜睡不着。郭金芹实在忍不住了,才去北京结核病研究所做了个CT检查,医生当天就留她住院了。医生和她丈夫说了实情:“你妻子的病是肺癌晚期,赶紧办个住院手续吧。最好别和病人说,心理压力过大不利于病人恢复。”丈夫没敢透露给郭金芹实情。郭金芹说:“我得回去,我住院了老太太怎么办呀?”丈夫说:“你得做好多项检查,医生说还是住院方便。老太太你放心好了,有我呢。”

郭金芹勉强留了下来。晚上她散步的时候,看着很多病房门口挂的牌子上都有“癌”字,她心里犯起了嘀咕:自己身体一向挺好的,不可能得癌症吧?

从第二天起,郭金芹天天拍片子、抽血。她的腹部不疼了,医生还是不让出院。郭金芹满腹狐疑地问丈夫:“医生和你说了没有,我到底得的是什么病?”丈夫说:“医生不让我告诉你。你承受得了吗?”萦绕在郭金芹脑海里多日的猜测确信无疑了,她做好了心理准备:“你说吧!我什么事儿都挺得住!”丈夫这才向她道出了实情。听完,郭金芹异乎寻常地冷静,只说了句:“行了,我知道了。”就打发丈夫回家了。

当晚,郭金芹找到值班医生问:“田大夫,我丈夫把我的病都告诉我了。您说我还有救吗?要是有救我就治,要是没救就算了。我丈夫下岗6年多了,孩子刚上班,我家里刚盖完房,实在是没有钱了。家里还有一个瘫痪的婆婆需要照顾,我不能把有限的时间都放在医院里。”田医生说:“您这病刚得,又是小细胞肺癌,癌细胞到处跑,不适合做手术,只有放化疗最有效。”郭金芹说:“我要是人财两空就不治了。”田医生说:“您不试一把怎么知道会是人财两空呢?”

回到病房,郭金芹思虑万千。那一年,郭金芹的丈夫刚刚50岁,婆婆离不开人照顾,儿子刚上班,以后还要面临娶媳妇,她要是不在了,这一家老小可怎么过?思来想去,她决定积极治疗,搏一把。

第二个疗程的化疗结束时,检查结果显示郭金芹肺部的癌细胞消失了一大半。第四个疗程结束后,她体内的癌细胞全部吸收了。张主任对郭金芹说:“您还要再做两个疗程,巩固一下。您身体素质好,放疗化疗同时做,这样效果更好,但是一般人承受不了。”

郭金芹问张主任:“我这样的毛病有去根的吗?”他说:“有!”郭金芹追问:“百分之几?”张主任说:“万分之一。”郭金芹说:“好,我就争取做这万分之一。为了婆婆、爱人和儿子,我必须活着,我就狠一下吧!”周围的医生全笑了。张主任说:“只要你有这个信心,你一定能成为这万分之一!”

做化疗的时间长,从早晨8点打上吊瓶,一直到晚上8点才能结束,郭金芹虽然挂念婆婆,担心老人孤单,担心丈夫和儿子侍候老人摸不着门儿,却回不了家。放疗的时间就短多了,郭金芹天天拖着虚弱的身体,往返于医院和家之间。

郭金芹生病最初是瞒着婆婆的,她从医院回来就直奔婆的屋里,把老人扶到沙发边靠着,倒上蜂蜜水,喂到婆婆嘴边,喂完后又打来水给老人擦洗一遍,梳理一下头发,然后给老人揉肩,捶腿。此时的郭金芹,完全看不出来是个重病在身的人。

老人虽已80高龄,却不糊涂,她见儿媳三天两头外出,头发也脱光了,便用含糊不清的语言问儿媳妇:“你的头发怎么都没了,是不是得了重病?”

纸里包不住火,郭金芹只好实话实说:“我是得病了,是肺癌,您也别着急,我恢复得挺好的。”

婆婆望着郭金芹,一双昏花老眼瞬间老泪纵横,这是大病,婆婆怎能不担心着急?30年的深情足以使一对婆媳变成母女。“您看我这不是好好的吗?医生都说我没事儿了。”郭金芹抚摸着婆婆颤抖的后背安慰着。

有人问郭金芹是什么支撑着她,让她这样坚强?她说:“我不能让白发人送黑发人,我放心不下我婆婆。我的孩子刚上班,我还希望看到他娶上媳妇。什么都能垮,就是精神不能垮。我必须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坚持下去。”

尽管婆婆不能用语言清晰表达,但是老人的目光里分明传达着对儿媳的爱,那是一份母亲对子女的最赤诚、最无私的爱。

婆婆得知郭金芹生病后,整天忧心忡忡,很快就瘦了近20斤。郭金芹说:“婆婆是我的一个精神支柱,我也是婆婆的一个精神支柱,我们娘儿俩在相互支撑着。”

2013年5月初,天气微凉,郭金芹生起炉火,给婆婆热热乎乎洗了个澡。之后,她发现老人起了一身的水泡,北京一所医院的老中医给老人开了中药,老人服用了一段时间也不管用,而且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当年9月就与世长辞了。

郭金芹内疚地说:“是我这病让老太太着急了,不然老人还能多陪我们几年,我对不起她。”

古人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郭金芹带着内疚和遗憾送走了婆婆,但想来老人走得应是平静安详的。郭金芹把每一天都当作重阳节来孝敬老人,她用一颗朴实的心践行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篇二:2017通州《榜样》观后感范文

孙虎成曾是个装卸工,后来自己创业成立北京虎成地基基础工程有限公司。事业蒸蒸日上的孙虎成心系家乡发展,自费为村里修路、为村里公园添置健身器材;汶川地震,孙虎成扔掉手头的工作,带着自己公司300多人的建筑队伍投入到抗震救灾,援建什邡的队伍中去,历时26个月;雅安地震,孙虎成第一时间协调设备和物资赶赴灾区救援;今年7月,孙虎成将20万元支票送到通州区红十字会,用来资助通州一名因公殉职的支边教师的妻儿;他还“一对一”资助了通州中仓街道一名12岁的特困学生,每年捐助1万元直至大学毕业。

诚信创业,在强手如林的行业中站稳脚跟

1994年,18岁的孙虎成参加了工作,当装卸工开大车,苦活累活没少干。几年后,由于砂石料行业不景气,孙虎成转行开始自己创业。短短几年,凭着孙虎成诚实可靠、吃苦耐劳的精神,北京虎成地基基础工程有限公司在强手如林的行业中站稳了脚跟。

饮水思源,自费修路添健身器材

在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个人财富逐渐积累的同时,孙虎成心系家乡发展,一心想为家乡做点事。“村里的路年久失修,加上许多大车碾压,早已坑坑洼洼,尤其到了雨季,道路泥泞,特别难走。”孙虎成回忆说。2013年的夏天,他自费买了几大车石子和沙子,用工程车运到村里,再组织自己的员工将整条马路的坑坑洼洼全部垫平,方便了邻里出行。

冬天下大雪,村里的马路积雪成冰,孙虎成又组织员工开着修路用的平地机清除冰雪,方便村民出行。

去年和今年夏天,孙虎成又当起了义务修路工,将道路的窟窿补好。可是垫平马路的坑洼,治标不治本。下一步,孙虎成打算将村内整条路返修,从“根”上治疗这块心病,让乡亲们出行不再看天气挑日子。

村里的公园缺少健身器材,孙虎成自掏腰包购买了篮球框架,联合村委会修建了一块篮球场。如今,不仅年轻人打篮球有地儿了,爱跳舞健身的大妈们也有了好去处。

爱撒灾区,带三百名员工援建什邡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级特大地震,孙虎成扔掉手头的工作,不顾亲朋好友的劝阻,毅然投入到抗震救灾的队伍中去。什邡,是此次地震的重灾区,北京又是什邡市的对口支援城市,在与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后,孙虎成在北京的业务全部停止,带着公司的300多名员工,开着30多台大小型设备参与到许多援建项目中去,如此规模的建筑队伍在北京对口支援什邡的团队中可谓屈指可数。孙虎成和工友们主要负责道路修建,大灾过后,什邡到处是残垣断壁,一片狼藉,百废待兴。当时灾区没水没电,余震不断,常发生泥石流和山体滑坡,他们住在地震棚里,随时准备避险。在灾区饮食也是大问题,渴一天、饿一顿很正常。最让孙虎成头疼的是车辆的燃油问题,人能饿着肚子干活,可机器不行,最初的半年,燃油非常紧张,孙虎成四处托人找油以维持车辆的正常运转,几个月后就好多了。

在什邡,孙虎成和工友们遇到的困难数不胜数,但是亲眼目睹满目疮痍的灾区经过北京市各相关单位两年的辛勤建设又焕发了勃勃生机,孙虎成就会油然生出一种自豪感。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了7级地震,地震造成部分房屋倒塌,电力、通讯和交通中断,人民缺水、缺粮、缺药,生活陷入困窘之中。得知消息后,孙虎成第一时间协调设备和物资赶赴灾区救援。

孙虎成说:“同样是炎黄子孙,血脉相连,我到灾区就是帮忙去的,能为灾区重建做点事,为同胞们做点事,我已经很知足了,付出也是一种幸福。”

爱心不分大小,更不分地域,孙虎成的爱心善举从草寺村播撒到了全国。

接力递爱,携手红会帮助更多贫困者

4月,孙虎城跟随北京工商联的工作人员去援疆,给当地的农场捐赠拖拉机,一位在当地挂职锻炼的领导说:“在你们通州的永乐店,有一个老师在这边的一所小学支援教育,出车祸去世了,听说他家里的妻子和孩子处境挺不好的。”

这件事深深触动了孙虎城。7月,孙虎成将20万元支票送到通州区红十字会,用来资助这位因公殉职的支边教师的妻儿。他说:“这位老师抛家舍业去援疆很不容易,是为了工作殉职的,都是家门口的人,我能帮点什么就帮点什么吧!”

此前,孙虎城还“一对一”资助了中仓街道一名12岁的特困学生,每年捐助1万元直至大学毕业。

今年初,孙虎成与通州区红十字会取得联系,希望能尽自己微薄的力量帮助更多贫困学生、困难家庭和身患绝症的病人,让爱的阳光温暖更多绝望中的人们。

爱心需要传递,更需要接力。“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爱的传递可以感染每一个在困苦、绝望中挣扎的人。爱的接力棒只要一直传递下去,你搀他一把,他也会扶你一把;你给他一颗爱心,他就会回报给你一个更加温暖的爱心。每个人都奉献一份善心、做一点好事,我们的社会就会变得更文明、更和谐、更美丽。

篇三:2017通州《榜样》观后感范文

7年前的一天,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导致张亚清的丈夫高位截瘫,生活不能自理。张亚清整天围着丈夫转,喂他吃饭、喝水,帮他做康复训练……日复一日,不辞劳苦,从不抱怨。一家人的顶梁柱倒下了,她必须成为家里的承重墙。妻子的付出,丈夫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他执意要与张亚清离婚,希望她有好的生活,不想再拖累她。为了了却丈夫的心愿,张亚清提出:“离婚可以,离婚不离家,我还要继续照顾你,永远不离不弃。”在张亚清心里,丈夫早就成为她生命的一部分,是她不能抛弃的甜蜜负担。

天降灾难:声声呼唤你快回来

2008年6月28日早上,张亚清送丈夫张桂营去上班,像往常一样叮嘱他:“路上车多,慢慢骑,千万注意安全。”张桂营笑着说:“没事儿。”推着摩托车出了家门。

大约过了10多分钟,家里的电话响了,听筒里传来张桂营微弱的声音:“亚清,我出事儿了,我让车撞了……快救救我!”“你在哪儿?”张亚清焦急地询问。“我在南堤路口……”电话突然断了。张亚清瘫软在地上,半天没缓过神来。她硬撑着站了起来,让街坊开着车把她送到了车祸现场。只见张桂营躺在马路上,满脸是血,陷入了昏迷。张亚清拉着他的手,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桂营,桂营,你睁开眼看看我,看看我,我是亚清,我救你来了!”可是他什么也听不见了。救护车来了,张亚清把丈夫送到医院抢救,张桂营被一群人从抢救室推进了手术室,术后他被送进了ICU重症监护室。张亚清看着这一幕幕,噩梦一般。

医生找到张亚清,说张桂营伤得很重,脾破裂摘除,肾脏摔伤,7根肋骨断裂,扎伤了肺,呼吸衰竭,多处器官受损,高位截瘫,高烧,血压特别低,生命体征不平稳,随时有生命危险。张亚清满脸是泪,神情恍惚,她记不清在病危通知书上怎么签的字,就像世界末日突然降临了一样。

医生多次找张亚清,让她放弃对张桂营的治疗,医生说:“即使他的命保住了,将来也是您的累赘。”张亚清哭成个泪人:“医生,我求求您,您一定得救他。只要他活着,我就心满意足了。”

张亚清与丈夫结婚30年,相依为命,感情特别好,一直没离开过。有一段时间,张桂营在北京丰台上班,一星期回家一趟,张桂营和妻子约好,每天晚饭后通电话,他将家里电话的彩铃设置成:老婆老婆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张桂营自己的手机彩铃是:老公老公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一想到可能与丈夫生离死别,张亚清悲痛欲绝,近乎快崩溃了,她不知一旦失去丈夫自己该怎么活。

张桂营躺在ICU病房里,张亚清不能进去看他。为了能在精神上给丈夫鼓励,唤起他强大的生命力,她每天都会写一封信,请护士读给他听,内容是回忆两人相识、相恋、相伴的幸福过往,用爱的声音呼唤他回到自己身边。一个护士笑着对张亚清说:“阿姨,您对您爱人感情真好啊!”张亚清说:“你还真说对了,我告诉你,出了院我还会伺候他一辈子的!”

张桂营一阵清醒,一阵昏迷,张亚清生怕再也不能见他一面,她天天含泪求医生、护士,让自己去看丈夫一眼,哪怕一两分钟也行。终于有一天,医生允许她走进ICU病房。张亚清穿上防护服,带上帽子、口罩、脚套,跟随护士走到靠墙的一张病床前。床上躺着的人全身肿胀,脑袋硕大,身上插着好几根管子。张亚清不敢确定这人是不是自己英俊潇洒的丈夫,她撩开被子看那人的左手。张桂营的左手食指少一截,那是他干活时不小心割掉的。张亚清再次看到那只短了一截手指的大手时,不由得全身发抖,那就是她朝思夜想的丈夫!张亚清进ICU前,医生叮嘱她,见到患者不许哭,任何情绪波动都可能导致他丈夫的病情恶化。张亚清摸着丈夫的手,眼泪只能往肚子里流。

医生叮嘱张亚清手机一定要24小时开机,一旦张桂营的病情有什么不测就要及时通知她。张亚清大部分时间都在医院里,守候在ICU门外,偶尔回一次家,也是提心吊胆,生怕医生打电话时她在公交车上,不能及时赶到医院看丈夫最后一眼。

悉心照料:有我在就有你在

经过两个多月的治疗,张桂营出院了。他的命终于保住了,但再也站不起来了,颈椎以下毫无知觉,整天木头人一样躺在床上,吃喝拉撒,洗洗涮涮,都要张亚清来帮忙。张亚清还要每天给他翻身,按摩身体,活动肢体,以免肌肉萎缩,关节僵硬。

张桂营虽然没有生命危险了,但病情还是很重,每天需要吸痰。张亚清就到一个医疗器械商店买了一台吸痰机和一些吸痰管,随时准备着,一有痰就马上给他吸出来,防止因痰堵塞呼吸。这样吸了一个多月后,张桂营的痰渐渐少了,没了。

半年后的一天,张亚清发现丈夫的胳膊可以在床上缓慢地挪动一点了,两个人不约而同地抱头痛哭,他们都好像看到了希望,只要继续康复,张桂营终有一天能重新站起来。

张桂营一会也离不开人,即便是眼前放着一杯水,若是没人把吸管送到他嘴里,他也喝不着。张亚清从早到晚围着丈夫转,但她不嫌烦、不喊累、不抱怨。在她心里,丈夫还和原来一样健康、阳光、帅气,是她的精神支柱。

张桂营遭遇车祸,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欠了亲戚几万块钱。他每个月的医药费也不是个小数目,再加上夫妻俩的日常开支,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艰难。但是夫妻俩能够享受低保,缓解了一定的经济压力。

张亚清对丈夫说:“家里的一切你都不要操心,你是病人就要静心养病,即使发生天大的事儿,有我在就有你在。你什么都不要担忧,好好活着,等我把你伺候走了,我就无所谓了。”

坚贞不渝:离婚也永远不离不弃

随着年龄的增长,张亚清开始觉得自己特别疲惫,腰酸背痛。2012年的一天早上,张亚清腰疼的老毛病陡然加重,怎么也起不来床了。她心里特别着急,想着无论如何也得站起来,丈夫该吃饭、吃药了。张亚清费了好大的力气终于站起来了,还好,不太妨碍做家务。

可是,从那天起,张亚清发现丈夫经常发呆,目不转睛地看着自己。张亚清感觉他心里好像装着什么事儿?“你有事儿吗?”她问。“嗯,没事儿。”张桂营移开目光,小心地躲避着什么。

2012年6月的一天晚上,张亚清和丈夫躺在床上聊天。他突然对妻子说:“亚清,咱们离婚吧!”这是他深思熟虑后的决定,妻子太辛苦了,他想让她得到解脱,希望她有好的生活。张亚清以为他在开玩笑,说:“你傻呀!离了婚,谁来管你?”他认真地回答:“我不想再拖累你,我想亲眼看见你找个好男人。”张亚清哽咽了:“即使离了婚,我也不会离开这个家、离开你。如果有一个男人在咱们家转悠,你看着不别扭吗?”他说:“别扭。”“别扭,你为什么要有这样的想法呢?”“我没办法,再难受我也得忍着。”四目相对,泪眼滂沱。爱是自私的,张亚清说:“桂营躺在病床上,还在为我考虑,他太善良了,我怎么舍得离开他?在我心里,他就是一个健全人,和从前没什么不同,我也没觉得他是我的累赘。”

后来张桂营又多次提出离婚,张亚清被他的真情打动了。为了了却丈夫的心愿,张亚清虽提出:“离婚可以,离婚不离家,我还要继续照顾你,永远不离不弃。”张桂营笑了。

由于张桂营行动不便,12年的6月28日,法官上门为他们办理了离婚手续。张桂营在法官的帮助下按了手印,张亚清签了字,法官宣布:“从现在开始,你们二位正式解除婚姻关系了。”又对着张亚清说:“您没有义务再照顾张桂营了。”听了这句话,张亚清心如刀绞,泪如雨下,就像从此失去了心爱的人,失去了生命的一部分。坐在轮椅上的张桂营泪眼汪汪地看着张亚清,一只手动了动,想搂住她给她一个安慰,可是他做不到。

离婚后,张亚清一如既往照顾张桂营,甚至比以前照顾得更精心、更体贴,她更加倍感珍惜两人相伴的分分秒秒。

张亚清和张桂营的动人故事经媒体报道后,好几个单身男士找上门来求婚,张亚清都婉言拒绝了。在情感上,张桂营永远是她放不下的爱人,坚如磐石的爱情不需要一纸婚约来见证。

去年,张亚清的小外孙出生了,张桂营乐得合不上嘴。他对张亚清说:“感谢你这么多年来对我的悉心照顾,不然我就看不见外孙子了。”张亚清一笑,说:“我得感谢你,是你救了我一命。那时候,你要是撒手人寰,我也就随着你去了。”

风雨前,是晴空;风雨后,是彩虹。坚贞不渝的爱化作希望与力量,支撑着这一家人穿越凄风苦雨,相濡以沫,一路走来。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