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塔克拉玛干的鼓声》观后感范文

2023-06-14 19:57:30 来源:现代语文网

 电影《塔克拉玛干的鼓声》观后感范文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副*艾尔肯?吐尼亚孜,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马学军,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田文等领导与各族干部群众一起观赏影片。

电影《塔克拉玛干的鼓声》新疆首映式

近几年来,随着新疆近30万干部先后深入全疆一万多个农村、社区,开展“访民情惠民生 聚民心”驻村工作,天山南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可喜变化。工作队与各族群众手牵手、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发生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天山电影制片厂按照自治区党委的指示精神,于秋启动了电影《塔克拉玛干的鼓声》项目。组织精干的编剧团队,深入多个有代表性的“访惠聚”工作点,体验生活,采访采风,搜集了大量一手资料和感人素材,展开剧本创作。剧本经过多次专家学者研讨会论证,并征求了方方面面的意见,几易其稿,最终形成了现在影片所呈现的内容。

在影片拍摄阶段,天山电影制片厂倾全厂之力,配备了电影《真爱》(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国电影华表奖”)原班创作团队。影片紧紧围绕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一个山村女孩的舞蹈梦徐徐展开,以人物命运为主要脉络,在主旋律影片艺术化风格上做了很多全新的探索和尝试??充分营造了属于新疆这块土地的生活气息和艺术氛围,以唯美和细腻的艺术情怀,既内敛含蓄又奔放热情地讲述了一个主旋律的感人故事。

《塔克拉玛干的鼓声》由李牧时、高黄刚、西尔扎提?牙合甫编剧,西尔扎提?牙合甫导演郑晓宁、安柏伊、阿依帕丽?乌古力、巴哈提亚尔?艾则孜、梅丽古力?艾合买提、阿不都克力木?阿不力孜、吾守尔?赛来、伊力扎提?帕尔古扎提、帕尔古扎里?扎克尔等主演。

天山电影制片厂是一个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单位,是一个多民族构成的创作集体,是中国西部少数民族电影创作生产的重要基地。多年来,天山电影制片厂立足地域和民族特色,彰显中国气派、弘扬中国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影视作品硕果累累,数十次获得国内外大奖。前不久,天山电影制片厂在迪拜成功举办了新疆两部电影的首映式,随着首映式的成功举办,中国电影在中东地区的发行放映业已展开。

现在全世界范围内宗教极端思想引发的恐怖主义活动频发,宗教极端思想企图控制和操纵无辜群众的思想和行为。面对这一现实,天山电影制片厂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大力践行*,认真贯彻落实好*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踏踏实实地讲好中国梦的新疆故事,与宗教极端思想展开文化对冲。影片充满真情的讲述,弘扬着“民族团结,热爱伟大祖国;不忘初心,建设美好家园”的正能量。

在新疆南部浩瀚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最南端,有一个依偎在昆仑山脚下的小山村。

16岁的山村少女阿依古丽在河畔忧郁地叹息,受宗教极端思想蒙蔽的父亲不允许她跳舞并且正急着要把她嫁人。村里压抑的生活氛围,让纳格拉鼓的传人托乎提大爷不敢打鼓,更让初到村里准备驻村工作一年的自治区“访民情惠民生 聚民心”工作队的干部们,感受到了工作上的压力。

工作队副队长阿里木江一进村就开始寻找名叫阿依古丽的少女,引发村民的非议。原来8年前,7岁的阿依古丽在村里观看了舞蹈家吐尔尼沙的表演后,连续两年写信给她表达自己想学跳舞的梦想。然而阴差阳错,吐尔尼沙的丈夫阿里木江却忘记将这些信交给当时正在国外进修的妻子。8年后,偶然在办公室发现了这些信件的阿里木江立即请求驻村工作,带着一颗懊悔的心来到村里。然而,阿依古丽拒绝承认自己就是当年写信的人。

为了冲破村里的压抑气氛,工作队带头打响了纳格拉鼓,鼓声震撼着托乎提大爷的心灵,但老人还是不敢在公开场合拿起鼓棒。

托乎提和自幼失去母亲的孙子艾山江相依为命。工作队队长何建疆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着艾山江,不但解开了艾山江失去母亲的心里疙瘩,还要资助他将来上大学。这一切感动了托乎提老人,他勇敢地重拾鼓棒,带领村民们一起打响了久违的纳格拉鼓!一段时期以来,压抑在村民心头的,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随着鼓声和眼泪迸发出来!

被父亲逼婚的阿依古丽从家中逃出,当她跑过村委会大院时,偶然看到了工作队为了找寻她,画在村民大舞台上的,自己年幼时写给吐尔尼沙信里的舞蹈画??阿依古丽震惊了,她手摸着墙上的画恸哭起来。被媒人欺骗的阿依古丽的父亲尼亚孜也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疯狂地找寻着离家的阿依古丽。大舞台前,父女俩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

在工作队的努力下,阿依古丽登上了梦寐以求的达人秀舞台,终于见到了心中的偶像舞蹈家吐尔尼沙。阿依古丽重返校园。

通过工作队一年的驻村工作,一度灰暗的小山村焕发出了勃勃生机,笑脸多了,干部强了,脱贫有路,鼓舞欢腾。两千多村民舍不得工作队的干部们离开,要和他们来个千人大合影。而就在这欢乐的时刻,传来了队长何建疆母亲去世的消息……

电影《塔克拉玛干的鼓声》观后感范文二

昨日,由著名导演西尔扎提?牙合甫倾情执导,“实力戏骨”郑晓宁、阿依帕丽?乌古力领衔主演的电影《塔克拉玛干的鼓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首映式,导演西尔扎提?牙合甫,出品人高黄刚,编剧李牧时携主演郑晓宁、阿依帕丽?乌古力等人亮相现场。

电影《塔克拉玛干的鼓声》讲述了驻村干部帮助维族少女重拾舞蹈梦想的感人故事,郑晓宁在片中饰演了时刻为群众着想的驻村工作组组长“何建疆”。影片融入了纳格拉鼓和民族舞蹈等艺术元素,生动再现了新疆的风土人情和生活气息。在影片播出过程中,不少观众被感动地潸然泪下,更是有观众在观看后表示“郑晓宁老师对情感的把控真的是太到位了!”,对戏骨郑晓宁的演技给予了极大的肯定。首映式结束后,对于观众们的合影及签名要求,郑晓宁也都欣然答应,丝毫没有明星架子。

出道三十多年,郑晓宁在《将门风云》、《永远的铭记》、《战北平》、《兰陵王》(观剧)等多部影视作品中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次首映的成功也有力证明了其“戏骨”称号名不虚传。据悉,电影《塔克拉玛干的鼓声》将于近期在全国上映。

电影《塔克拉玛干的鼓声》观后感范文三

4月16日下午,新疆题材电影《塔克拉玛干的鼓声》观摩研讨会在北京市中国电影家协会举行。来自中国电影家协会、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出版社等影视界的专家、学者们观摩了该影片后,对影片的主题、风格、表现内容及思想艺术性等进行了广泛深入地研讨。大家一致认为,该影片立意高远,思想深邃,艺术感染力强,把主旋律与文艺片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是一部具有丰富精神内涵的优秀电影,应当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我一直沉浸在剧情中,影片的艺术感染力很强。一个‘鼓’,一个‘舞’,用两条线索讲述故事,切入点非常好。如此重大的题材,通过小的切口,通过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表达出来,非常了不起。我们要抵制宗教极端思想,就需要用正能量去对冲,创作出更多优秀的艺术作品。影片里的音乐非常打动人心,既宏大又细腻,既粗犷又婉约。下一步的重点工作应是加强各方的沟通、交流、安排,把这部优秀的作品宣传好、推广好、发行好。”中国电影出版社社长、《电影艺术》主编宋岱说。

“这部影片完美地将主旋律与文艺片、故事片结合起来,体现出很高的艺术性。影片让观众感受到了维吾尔族人民的勤劳质朴、善良热情;‘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的奉献与辛苦;宗教极端思想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正常生活的肆意践踏与破坏;凸显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整部影片润物细无声,令人印象深刻。”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张宏说,“把这部影片推广好,除了通过市场化运作外,也应该组织广大内地干部、群众都来观看。通过这部影片去了解美丽的新疆,了解一线工作同志的辛苦、奉献与情怀。”

《中国艺术报》社长向云驹表示,该影片剧情特别感人,“观影过程中,泪水一直在我眼眶里打转,这是很难得的观影体验。这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振奋士气、鼓舞人心。这部作品对新疆的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贡献不言而喻。很多人都非常关注新疆的发展,影片真实地反映了‘访惠聚’驻村工作队与宗教极端思想斗争的情况。工作队保护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顺应民意,这一点揭示得非常深刻。影片抓住关键环节,展现了工作队扭转局面取得的重要成果,让我们看到了新疆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

“我看完影片的感受是:‘鼓’与‘舞’深入人心,影片鼓舞人心。这部影片整个的基调、效果都让人眼前一亮。影片尽显新疆之美,有新疆的自然风光之美、风土人情之美,能激发、唤起大家热爱新疆的美好感情和去新疆看看的愿望。其次,影片真实再现了新疆‘访惠聚’驻村工作的效果,影片中驻村工作队的工作作风,对老百姓的真情实感,都值得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王一川说。

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教授钟大丰认为,看到这样少数民族题材的主旋律影片很振奋、很鼓舞。影片令人深思的地方在于,一直被作为文化象征的打鼓、跳舞,怎么就成了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的禁忌?我们怎么能够唤醒他们?这其实是一种探索。“通过影片可以看到,‘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带给村民们的是新的思想观念、新的生活方式。这部影片很有启发性,我看到的是一个认认真真做出来的精品。

电影《塔克拉玛干的鼓声》观后感范文四

由天山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影片《塔克拉玛干的鼓声》将于4月底上映。影片围绕着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一个乡村女孩阿依古丽的舞蹈梦展开,通过真实、细腻的电影语言,再现了近年来新疆农村的可喜变化。电影名字中的“鼓声”,来源于新疆传统的纳格拉鼓,敲响的是天山儿女追求幸福生活的心灵呐喊。

随着近几年新疆近30万名干部深入全疆农村地区,开展“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驻村工作,天山南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作队与各族群众之间也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塔克拉玛干的鼓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拍摄。自影片秋天启动拍摄以来,拍摄团队深入瀚海沙漠,克服气候多变、路途遥远等诸多困难。天山电影制片厂厂长高黄刚介绍,电影在主旋律影片的艺术风格上进行探索和尝试,营造出属于新疆这块土地的生活气息和时代氛围,“愿来自沙漠边缘的鼓声,传递出我们对美好生活的热切追求。”

电影《塔克拉玛干的鼓声》观后感范文五

5月4号,奎屯市集中组织收看电影《塔克拉玛干的鼓声》。

电影《塔克拉玛干的鼓声》是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新疆各项社会事业发生的巨大变化为时代背景,以自治区正在开展的“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驻村工作为叙事线索,讲述了一个名叫阿依古丽的小女孩在驻村工作队的支持下,实现舞蹈梦想的动人故事。影片艺术地再现了近年来新疆社会稳定、民生改善、民族团结、事业进步的生动现实,表现了新疆各族干部群众为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携手并进的良好精神面貌和高昂斗志。

奎屯-独山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干齐乡、市属及驻市各单位、街道等单位干部职工观看了电影,写实的故事情节,朴实的人物形象令观众深受感动。市场监督管理局驻康泰园社区“访惠聚”工作队队员吕琼说:“我觉得应该像电影中的工作队队员一样用真心和诚心将党的惠民政策传播到基层,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基层,赢得群众的真心、理解和支持。”市场监督管理局驻康泰园社区“访惠聚”工作队队员张洪超说:“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严格按照‘八个一’、‘ 八必问’ ‘八必讲’的工作要求,把党的惠民政策,把党的富民政策传递到每一个家庭中去,把人民群众的疾苦及时反映到各级政府,从而让我们更好地为各级人民群众服务,共同去建设美好的明天。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