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十八大党章修正案增写使发展成果

2023-06-03 09:30:26 来源:现代语文网

十八大党章修正案问答一

这次党章修改工作的特点是什么?

*确定的这次修改党章的原则之一,是坚持发挥党内民主,集中全党智慧。充分发扬党内民主、集中全党智慧是这次修改党章的一个突出特点。

充分发扬党内民主、集中全党智慧,首先体现在党章修改工作的过程中。

??在认真研究许多地方和部门的建议后,中央作出党的十八大对党章进行适当修改的决定。党的十八大筹备工作开始时,*于2012年1月发出通知,专门就起草党的十八大报告征求各地区各部门的意见。许多地方、部门、单位在向中央的报告中,建议党的十八大根据党的实践发展和理论创新、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和推进党的事业、加强党的建设的需要对党章作适当修改。近年来,有不少党员、干部先后向*和中央有关部门写信提出修改党章的建议。随着党的十八大筹备工作逐步展开,这方面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中央责成中央有关单位对这些意见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对党章进行适当修改,并成立党章修改小组。

??根据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意见,确定党章修正案的修改内容。党章修改工作启动后,中央发出通知,专门就党章修改工作向各地区各部门征求意见。许多单位在向中央提交的专题报告中反映,中央上次就党的十八大的议题征求意见,这次又就党章修改工作征求意见,体现了中央重大决策坚持发扬党内民主、集中全党智慧的领导风格。经过整理,各地区各部门共提出1490条意见,扣除相同意见,共有实质性意见119条。同时,党章修改小组还收集和研究了近年来党员群众关于修改草案党章的建议信。8月27日至9月4日,胡锦涛同志先后主持召开6个座谈会,与党章修改小组负责同志一道,听取了各地区、军队各大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关于党的十八大修改党章的意见,31个省区市和18个军队大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共95人参加座谈,84人发言。党章修改小组对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的意见、建议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党章修改方案,共作了26处修改,采纳或体现了地区各部门提出的119条意见中的90条,覆盖所有地区和部门的意见、建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中央政治局先后对修改方案进行了讨论,形成了党章修正案征求意见稿。

??根据各地区各部门的意见,对党章修正案进行调整和完善。9月4日,中央将党章修正案征求意见稿印发各地区各部门和党的十七大代表、十八大代表征求意见。各地区各部门充分肯定党章修正案,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这次共提出424条修改意见和建议,扣除重复意见,共有实际修改意见和建议382条,涉及196处。党章修改小组逐一研究这些意见和建议,按照中央确定的原则,适当吸收比较集中的意见,提出党章修正案新的修改建议方案,共作了5处修改,涵盖了50多个单位、23条意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政治局再次讨论后,提交党的十七届七中全会讨论,形成了提交党的十八大审议的党章修正案。

??经过党的十八大全体代表充分讨论之后,最终确定党章修正案。党的十八大各代表团在大会期间,对草案进行认真讨论,提出了很多修改意见。大会*团综合考虑这些意见,作了最后修改。11月14日,大会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了党章修正案,并形成专门决议。

充分发扬党内民主、集中全党智慧,还体现在党章修改工作的“结果”上,即充分吸收和体现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意见和建议。

在党章修改工作的上述4个环节中,各地区各部门、党的十七大代表、十八大代表和党员群众提出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共计2000多条,主要集中在以下5个方面:一是建议把科学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我们党的行动指南。二是建议把生态文明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共同构成*五位一体的总体格局。三是建议充实完善*主要成就的内容,将*、*、*制度作为一个整体在党章中作完整表述。四是建议完善关于党的建设总体要求的表述,充实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等内容。五是建议根据党的十七大以来党的建设具体工作中积累的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制度成果,适当修改党章部分条文。这些意见和建议,大多数已被采纳或体现。

当然,由于这次党章修改工作的总原则是“适当修改”,因此对各地区各部门提出的修改意见和建议没有全部采纳。没有采纳的具体意见,大体分为5种情况:第一,有些意见已经体现在其他修改处。比如,党章修正案在总纲部分增写了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的内容,涵盖了许多地区、部门针对党员、党的干部、党的纪律部分提出的同类意见。第二,有些意见涉及的工作内容,因为实践经验还不丰富,党章作出具体规定的条件还不成熟。比如,巡视制度是否要扩大到中央部门和省区市以下,目前还在论证中,不宜在马上在党章中作出统一规定。再比如,建立党代表大会代表提案制度,目前正在一些地方试行,暂不宜在党章中统一规定。又比如,基层党组织的任期是否统一改为三至五年,各地意见很不一致,也还是保持现有的规定为宜。还比如,不少地方和单位提出,对社会组织中党组织的地位、作用、职能等作出规定,但社会组织构成比较复杂,在其中加强党的建设还在探索之中,作出这方面统一规定的条件还不成熟。第三,有些具体意见,可以通过其他党内文件、法规来体现。第四,有些意见针对党章某一部分提出,而在党章的另外部分已经明确,只是角度和侧重点不同。第五,有些意见目前还不好采纳。比如,一些单位提出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实践进程和理论创新成果作集中表述。那样做,改动就会比较大,不符合“小改”原则,所以这次也没有采纳。

总结起来,这次党章修改工作是发展党内民主的一次生动实践,党章修正案是全党意见的集中反映,是全党智慧的结晶。

十八大党章修正案问答二

这次党章修改的主要内容是哪些?

党的十八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对党章共作了30处修改,概括起来主要是6个方面的内容。

(一)对科学发展观的地位作出定位和阐述。第一,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我们党的行动指南。这有利于把科学观贯彻到我国*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第二,充实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定位的内容。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基于对科学发展观的新认识,党章修正案总纲第七自然段充实了内容,表述为: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发展*必须坚持和贯彻的指导思想。在党章中作这样的充实,有利于全党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

(二)充实完善*主要成就的内容。*,*,*制度,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在这次征求意见过程中,各地区各部门一致建议,在党章中对这个根本成就作完整表述。党章修正案采纳这个意见,充实了总纲第八自然段的内容,把开辟了*,形成了*,确立了*制度,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同时强调,全党同志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这条道路、这个理论体系、这个制度。增写这个内容,有利于全党同志深化对*的认识,全面把握*的科学内涵,增强坚持和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三)充实了坚持改革开放的内容。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在这次征求意见过程中,一些地区、部门建议,在党章中进一步强化改革开放的分量。党章修正案采纳这个意见,在总纲第十三自然段增写了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充实这方面的内容,有利于全党全国人民更加深刻认识坚持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进改革开放。

(四)充实了*总体布局的内容。第一,把生态文明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入,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我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不断深化。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章修正案据此在总纲第九自然段增写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同时专门增写了生态文明建设一段,为第十八自然段。作这样的修改,使*的布局更加完善,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有利于全面推进*。第二,充实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内容。近年来,我们党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在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方面提出了新的具体要求,确立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在实践中积累了新的经验。根据各地区各部门建议,党章修正案把这些新、新经验和重大方针政策充实到有关段落中。一是增写了发展*的内容。党章修正案总纲第十自然段增写了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内容。作这样的修改,有利于全党全国人民更加全面地认识新世纪新阶段*的任务。二是增写了发展*民主政治的内容。党章修正案总纲第十五自然段增写了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完善*法律体系的内容。作这样的修改,有利于我们坚持走*政治发展道路,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断发展*民主政治,建设*。三是增写了建设*文化强国、加强*建设的内容。作这样的修改,有利于全党同志牢牢把握发展*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四是增写了*和谐社会的内容。党章修正案总纲第十七自然段增写了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内容,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修改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这有利于凝聚人心,激发广大人民群众投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构建*社会管理体系,推动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五)充实完善了关于党的建设总体要求的表述。党的十七大以来,随着党的建设实践发展,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正视党面临的考验和风险,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重视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强调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新要求。各地区各部门普遍建议,根据党的十七大以来党的建设实践发展和理论创新成果,对党章中关于党的建设总体要求的内容作必要修改。采纳这些意见,党章修正案对总纲部分关于党的建设总体要求充实了相关内容。第二十三自然段增写了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整体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内容。同时,第二十四自然段第二句修改为全党要用*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基本路线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第二十五自然段中求真务实的内容移到首句。第二十七自然段增写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加强对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的内容。作这些修改,使党的建设总体要求更加完善。

(六)对部分条文作了适当修改。总结吸收近年来党的建设的成功经验,并与总纲部分的相关修改相衔接,党章修正案对条文部分关于党员、党的基层组织、党的干部这三章作了一些修改。一是对党员义务作了适当修改,对第三条第一项作了修改,强调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二是充实了党的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增写了积极创先争优的内容,强调党的基层组织要组织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三是增写了有关干部选拔和监督干部的内容,强调选拔干部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增写了党重视监督干部的内容。四是增写了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的内容,强调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原则,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

十八大党章修正案问答三

中国组织人事报党章修正案为什么要增写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内容?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对于有效解决当前社会管理面临的突出问题,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党章修正案增写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内容,这有利于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增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自觉性、坚定性,积极构建*社会管理体系,不断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社会管理,为形成和发展适应我国国情的社会管理制度进行了长期探索和实践,取得了重大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我国社会管理同我国国情和*制度总体上是适应的,我国社会大局稳定,社会形势总的是好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领域存在不少问题,出现一些新情况、新挑战,迫切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第一,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对社会管理提出新的更高要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的社会组织快速发展,城乡流动人口大量增加,新的社会阶层不断出现,导致城乡结构、就业结构、人口结构、居住结构等发生重大变化。在这一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社会人”。在城市就业总人口中,过去“单位人”,占95%以上,而现在这个比例下降到25%左右。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实行以“单位制”和城市街居、农村社队制相结合的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党和政府主要通过单位、街居、社队联系群众、整合社会利益、调节社会矛盾。现在,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等承担的社会管理功能大部分已经剥离出去。在这样的情况下,对“社会人”的管理,存在着管理主体不明确,服务载体单一贫乏,沟通渠道短路不畅,管理方法不实不活也不灵,在许多地方实际上处于无人管理、无组织管理的自发状态。如何适应我国社会结构深刻变化、社会流动性和开放性日益增强的新趋势,妥善解决由此引发的矛盾和问题,是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和妥善解决的重大课题。

第二,人民内部矛盾易发多发增加利益协调难度。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和经济快速发展,利益关系日趋复杂,由此引发大量人民内部矛盾,特别是农村土地征用、城镇房屋拆迁、国有企业改制、食品药品安全、涉法涉诉等方面的矛盾明显增多,而且这些矛盾往往涉及面广、关联性强,如果处理不及时、不妥当很容易演化为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如何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如何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如何统筹兼顾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现阶段人民共同利益、不同群体特殊利益之问的关系,是我国社会管理面临的艰巨而繁重的任务。

第三,信息网络建设管理面临严峻挑战。互联网迅速发展,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方便了群众工作和生活,但也给社会管理带来了新的情况和问题。一是网上违法犯罪活动日益突出,现实社会违法犯罪向虚拟社会蔓延,利用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淫秽色情信息和进行赌博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猖獗,败坏社会风气,污染社会环境,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二是虚拟社会对现实社会的影响日益增强,特别是虚拟社会的舆论影响力和组织动员力越来越强,一些影响较大的公共事件都呈现网上网下遥相呼应、相互放大的趋势。三是网上炒作日益严重,各种社会矛盾和热点敏感问题极易在网上快速扩散放大,更有甚者,以谩骂攻击代替理性讨论,以“人肉搜索”代替侦查调查,以“舆论审判”代替国家法律,造成严重后果。四是网上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我国互联网核心技术和基础资源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国家信息安全和网络运行安全面临较大风险,盗窃密泄密事件频发,危害我国国家安全和利益。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加强网络监督管理,尽快扭转“用墩布堵瀑布”的被动局面,越来越紧迫。

第四,社会管理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法律政策、方法手段等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突出的问题有: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的理念还没有牢固树立起来,管理和服务脱节,重管理、轻服务,一些地方和部门重经济建设轻社会建设,基本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没有抓好;社会管理职能部门没有形成运转协调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合力,一些部门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部门利益严重、办事效率低下等问题,一些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和服务责任不清;基层基础丁作比较薄弱,有的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城乡社区白我管理、自我服务职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资源没有形成合力;社会矛盾调处机制不健全,群众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的渠道不宽;重治标轻治本、重事后处置轻源头预防问题比较突出,管理手段单一,不善于发挥党的群众工作等政治优势,不善于运用道德约束、舆论引导、心理疏导等手段,不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于段;一些干部素质和能力不适应,有的不愿做、不会做群众工作,有的工作方法简单、作风粗暴,有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甚至与民争利、侵犯群众利益,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发展滞后、缺口很大,志愿者队伍力量有待加强。如何一步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迫切需要以改革创新精神谋划、推动社会管理。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一方面,要深入总结我们党在社会管理实践中积累的优良传统和科学方法,结合新的实际加以运用和丰富,尤其要充分发扬我们党群众工作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礼会管理的特点和规律,与时俱进地更新管理思路,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管理手段,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会管理体系,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十八大党章修正案问答四

党章修正案为什么要将党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干部修改为党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选拔干部?

党的十八大党章修正案提出:“党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选拔干部”,这是我们党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新时期选人用人必须坚持的根本标准。深刻理解和始终坚持这一重要原则和标准,对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政治路线要靠组织路线来保证,以什么样的原则和标准选人用人是组织路线的核心内容。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我们党始终强调选人用人要坚持德才兼备,把德放在首要位置。早在1938年,*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就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在几万万人的大民族中领导伟大革命斗争的党,没有多数才德兼备的干部,是不能完成其历史任务的。”1940年,时任中央组织部部长的陈云同志具体阐述才德才兼备原则,强调“德才并重,以德为主”。新中国成立后,适应领导*的需要,*同志形象化地提出,干部要”又红又专”。改革开放以后,*同志根据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和干部队伍实际,提出干部队伍建设要“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并强调“首先是要革命化”。面向新世纪,*同志根据干部队伍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强调指出,“我们选人、用人、育人都要以革命化为前提”,“看干部,要看政治立场、政治品质,第一位的是政治合格”。在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的*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组织路线和干部政策。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选人用人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更加鲜明地突出了德的主导地位。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培养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保证了党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选拔干部,是新时期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的根本保证。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执政条件、党员队伍组成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来自外部的风险前所未有。党所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更为复杂严峻,党所面对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为尖锐紧迫,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对干部的德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更严的要求。总的看,现在的干部学历层次比较高、知识面比较宽、思想比较活跃、开拓创新精神比较强,给党和人民事业注入新的生机活力,但由于部分干部缺乏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和艰苦复杂环境的考验,在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等方面呈现明显不足。一些干部出问题,主要不是出在才上,而是出在德上;群众对有些干部不满意,也主要是对他们的德不满意。党的十八大党章修正案强调,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选拔干部,把德放在选拔干部的首要位置。这个新要求,抓住了当前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关键。

怎样衡量干部的德呢?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从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等方面完善干部德的评价标准,重点看是否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是否确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是否真抓实于、敢于负责、锐意进取,是否作风正派、清正廉洁、情趣健康。”这就明确了德的重点内容,从德的方面明确了评价选拔干部的基本标准。

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选拔干部,要求我们全面客观确地考核干部的德。一是加强干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的考核。考核干部的政治品质,主要考核干部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政治纪律、党性原则等方面的表现,重点了解干部坚定理想信念,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坚持*、理论体系和制度等情况。考核干部的道德品行,主要考核干部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家庭美德,重点了解干部在模范践行*、模范践行*,做*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等方面的表现。二是改进和完善干部德的考核方法。要按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要求,注重从履行岗位职责、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关键时刻表现、对待个人名利等方面考察干部的德。要把考核干部在关键时刻、重要事件中的表现作为考核干部德的主要途径,着重从干部在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完成重大任务、面临重大考验、应对突发事件、抗御自然灾害、解决复杂问题、对待名利地位和进退留转等方面的表现,了解分析干部的德。同时,要注意从干部履行岗位职责和日常学习生活表现中鉴别干部的德,运用巡视、审计、个人事项报告、信访举报等相关信息,对照历次考核情况,进行印证分析,重视一贯表现,全面掌握干部德的真实情况。三是把德的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首要依据。对德表现好的干部,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注重选拔理想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干部,注重选拔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善于推动科学发展的干部,注重选拔坚持原则、敢于负责的干部,注重选拔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干部,注重选拔执政为民、清正廉洁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正确导向。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