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市政府常务会议纪要【汇总】

2023-06-03 18:13:35 来源:现代语文网

2017年市政府常务会议纪要1

2月21日上午,漯河市政府代理市长蒿慧杰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会议认真*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听取了民生实事完成情况及2017年民生实事拟定情况汇报。

会议认为,漯河市高度重视民生实事办理工作,将其列入了市政府目标管理,建立了政府领导、部门联合、人大和政协参与、监察部门监察和新闻媒体监督的“五位一体”监督格局。,市政府多次组织召开民生实事办理工作推进会,及时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相关单位自觉履行职责,多方筹措资金,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工作方案,强力推进实事落实,有力保障和改善了民生,广大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

会议要求,拟定2017年民生实事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一要确保群众认可。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多方倾听群众心声,要办的民生实事一定要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和赞同。二要确保受益面广。着力扩大实事覆盖面,让更多群众从中得到更多实惠。三要确保群众需要。民生实事内容的确定,一定要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四要确保目标明确。坚持问题导向,每件实事着力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何等效果都要说明白,让群众能够看明白。五要确保资金供应。认真做好资金测算,统筹安排财政民生支出,多渠道筹措项目实施资金,为民生实事项目顺利推进提供有力保障。六要确保当年完成。加强项目管理,细化工作台账,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督导检查,确保民生实事都能当年完成、当年见效,群众当年受益。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宜。

漯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高喜东,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周新鹤,副市长栗社臣、刘国勤、张锦印,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党工委书记王国干、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余伟等出席会议。

2017年市政府常务会议纪要2

2月21日,市长周红波主持召开南宁市政府常务会,传达贯彻市两会精神。

会议要求,南宁市各级各部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迅速全面贯彻落实市两会精神,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稳增长各项工作上来,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奋力推进今年各项工作任务。

会议强调,要明确责任,全面分解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各牵头部门要主动作为,加强协调沟通,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工作落实;要尽快召开南宁市各个专业年度工作会议,及早谋划和细化各项工作措施任务;要抓好区、市为民办实事工程,尽快对接自治区,争取尽早下达南宁市承办自治区为民办实事项目;要抓好例行新闻发布安排,争取广大市民对政府工作的支持配合。

会议强调,要抓早抓实,努力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各部门要认真研读中央和自治区新出台的促进经济稳中求进的政策,用好用活政策;要进一步完善南宁市稳增长、降成本等系列政策措施;要在抓落实上下功夫,强化抓项目就是抓投资、抓发展的思想意识,形成“储备?开工?续建?竣工”的项目工作机制,确保今年经济发展实现良好开局。

会议要求,要认真抓好当前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工作,各级各部门的主要领导要亲力亲为,层层传导压实责任,坚决确保首府南宁的和谐稳定。

2017年市政府常务会议纪要3

昨日,市委副书记、市长、湖南湘江新区党工委书记陈文浩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精神,审议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加快发展大数据产业等议题。市领导张迎春、付胜华、唐向阳、李蔚、李晓宏、刘明理、邱继兴、廖建华,湖南湘江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刘中杰,市政府秘书长谭勇出席。

会议审议了《长沙市加快发展大数据产业(2016-2020年)行动计划(送审稿)》,提出重点实施宽带长沙、基础科研大数据服务建设、大数据安全保障、工业大数据、政务大数据、信用大数据、警务大数据、农业大数据、大数据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大数据经济集聚区建设等十项重点工程,培育近千亿规模的大数据产业。

会议听取了全市脱贫攻坚和农业农村工作情况汇报,审议了《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与国家中心城市相匹配的现代都市农业新格局的意见(送审稿)》。截至底,全市共脱贫省定贫困村16个,减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7万人,现有贫困村69个、贫困人口5.8万人。去年以来,长沙重点打造了14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特色村,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5000元。

会议还审议了《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送审稿)》《长沙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规定(试行)(送审稿)》《关于住宅开发项目实施<长沙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规定>的意见(送审稿)》以及《长沙市芙蓉区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方案(送审稿)》。

陈文浩指出,要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坚持与时俱进,形成强大合力,加快推进系列工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发挥品牌效应,实施标准、质量引领,加大对农业的反哺和农业品牌培植。精心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打造品质长沙升级版。加强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是群众所需,要重效率、讲集约,加快规划建设,严格参照权威标准操作,满足群众对居住公共服务设施的新需求。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