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官网

2023-06-18 18:02:21 来源:现代语文网

近日,兴业路小学组织3至6年级学生参加了由全国语文创新教育研究中心、中国校园文学杂志社、北京三爱创新科技中心主办,由四川省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四川省塑人教育文化发展中心、《作文新视界》编辑部承办的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生三爱教育创新作文大赛,学生参与面大,成绩优异。兴业路小学有21名同学参加复赛,7名同学获一等奖,14名同学分获二、三等奖。

  点击进入>>2017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官网

关于举办第十届

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的通知

全国各中小学校:

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第十届竞赛将于11月1日正式开赛,感谢您们的关注、欢迎您们参赛!

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于2006年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和课堂内外杂志社联合主办,大赛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竞赛原则,进行初赛、分省(区、市)复赛和全国总决赛,致力于文学特长生的选拔和培养,推动新课程语文教学的改革。自2009年起,大赛得到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重庆大学、中山大学、天津大学等35所985、211高校的支持,全国总决赛高中组二等奖以上奖项获奖选手,享有大赛协作高校自主选拔测试推荐资格。截止第九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初赛累计全国参赛中小学生680余万人,参赛中小学校6500余所,大赛推荐参加北京大学等大赛协作高校自主选拔测试获奖学生935人,第一批获准推荐资格的文学特长生已于6月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本科毕业。大赛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下,已经成为了全国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作文赛事。

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进一步探索具有创新潜质的文学特长生的培养与选拔机制,大赛组委会携手大赛36所协作高校,推出第十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现将大赛章程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一)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中文系、重庆课堂内外杂志有限责任公司

(二)协作高校

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政法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兰州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大学、山东大学、长安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浙江大学

(三)命题评审委员会

由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等全国985、211高校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类院系教授、博导,中国作协,诺贝尔文学奖、卡夫卡文学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冰心文学大奖著名作家、各省市权威语文教研工作者、新闻媒体出版文化名人组成,以确保大赛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二、大赛时间

11月-8月

三、参赛对象

全国中小学生。按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分组竞赛。

四、竞赛流程

大赛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同步进行,分初赛、复赛、全国总决赛三个阶段。第十届大赛拟在北京、重庆、四川、湖北、河南、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甘肃10个省市举办分赛区省级决赛,全国总决赛于8月在北京大学举行。具体流程如下:

(一)初赛(11月-3月)

1.报名及提交稿件时间:11月1日-2月28日

专家评审时间:3月

2.竞赛方式:初赛采用“学校集体参赛”和“学生个人参赛”两种方式在大赛官网注册报名、提交作品,通过网络大众评审和专家评审两种方式选拔晋级。

3.参赛流程:

“学校集体参赛”用户:

第一步:集体参赛中小学校指定大赛负责人,登录大赛官网www.cxzwds.cn,点击“学校入口”注册用户,提交学校参赛报名信息,获取“学校参赛编码”,生成“学校集体参赛报名表”下载并加盖学校公章上传至官网,完成初赛报名;

第二步:学校指导学生登录大赛官网或查阅大赛指导刊物课堂内外《创新作文》1期杂志获取初赛试题,完成初赛作文,并以个人用户身份登录大赛官网,从“学生入口”提交初赛作品。同期,学校组织师生开展线下创新作文教学活动,参与初赛网络点赞投票活动;

第三步:2月28日前,学校登录大赛官网进入用户页面,查看并管理本校参赛学生初赛作品,然后按照初赛人数的1%校荐“文学特长生”;校荐文学特长生同期登录大赛官网,提交相关学生材料,完成认证。校荐文学特长生需校长实名推荐,校荐排名前2名的学生享有直接晋级复赛资格;大赛基地校(名单详见官网)校荐前2名学生享有直接晋级全国总决赛资格。

“学生个人参赛”用户:参赛学生所在学校没有集体参赛的,直接登录大赛官网通过“学生入口”完成初赛报名和稿件提交,并参与初赛网络点赞投票活动。

4.初赛评审:分网络大众评审和专家评审两种方式。网络大众评审,以作品的网络投票数为准,网络投票时间为3月1日-3月15日,网络大众评审按照作品投票数由高到低取分,各赛区除专家评审晋级选手之外的各组别前50名晋级分赛区决赛;非分赛区小、初、高三个组别,除专家评审晋级选手之外的各前200、200、500名晋级全国网络复赛;专家评审,于3月,集中对所有参赛作品进行专业评审,各赛区小、初、高三个组别各前100、100、500名优胜选手享有晋级分赛区决赛资格,非分赛区选手小、初、高各组别前500、500、1000名晋级全国网络复赛。初赛结果于3月30日在大赛官网公布,请参赛学校和个人登录查询。

(二)复赛(4月-5月)

复赛分为分赛区省级决赛和全国网络复赛两种方式。

分赛区省级决赛为现场竞赛,4月-5月,组委会联合分赛区985、211大赛协作高校在高校举办现场决赛、名家讲座暨颁奖典礼等主题活动,为期1-2天。颁奖典礼公布晋级全国总决赛学校及学生名单。

全国网络复赛为线上笔试作文竞赛。非分赛区晋级选手参加5月17日在大赛官网分组进行的全国网络复赛。复赛成绩于5月31日在官网公布。

(三)全国总决赛(7月-8月)

第十届全国总决赛暨颁奖典礼于8月1日-2日在北京大学举行。届时,当红著名作家、出版名人、教授博导、高校招办专家、高考状元……将助阵大赛,与我们分享创作秘笈、解析中国高考招生走向、畅谈拔尖人才培养与锻造!

五、奖项设置与奖励

(一)学生奖

大赛分赛程设置奖项,其中:

1.初赛

(1)网络大众评审

分赛区: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各设置: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35名

非分赛区:小学组、初中组各设置:一等奖10名、二等奖30名、三等奖160名;高中组:一等奖30名、二等奖100名、三等奖370名

(2)专家评审

分赛区:小学组、初中组各设置:一等奖10名、二等奖30名、三等奖60名;高中组:一等奖50名、二等奖150名、三等奖300名

非分赛区:小学组、初中组各设置:一等奖50名、二等奖150名、三等奖300名;高中组一等奖100名、二等奖300名、三等奖600名

初赛获奖选手享有晋级复赛资格,由组委会颁发大赛初赛获奖证书(电子版),获奖证书随同获奖名单于3月30日在大赛官网公示和颁发,供获奖选手收藏下载。

2.复赛

(1)分赛区省级决赛

小学组、初中组各设置:特等奖1名、一等奖10名、二等奖20名、其余为三等奖

高中组:特等奖1名、一等奖20名、二等奖80名、其余为三等奖

(2)全国网络复赛

小学组、初中组各设置:特等奖1名、一等奖30名、二等奖100名、其余为三等奖

高中组:特等奖1名、一等奖50名、二等奖200名、其余为三等奖

组委会为复赛获奖选手颁发复赛获奖证书(电子版),分赛区的进行现场表彰。各赛区奖项名额根据赛事发动可做适当调整。复赛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获奖选手晋级全国总决赛。复赛特等奖获奖选手享有本届大赛学生主题冬夏令营活动减免资格。

3.全国总决赛

小学组、初中组各设置:特等奖1名、一等奖10名、二等奖50名、其余为三等奖

高中组:特等奖10名、一等奖100名、二等奖300名、其余为三等奖

全国总决赛特等奖获奖选手享受总决赛往返交通费资助,以火车硬卧标准报销。小学组、初中组特等奖选手享有免费参加次年寒暑假学生主题冬夏令营1次;高中组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获奖选手享有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35所大赛协作高校任一所自主选拔测试优录政策(具体以高校当年自主选拔招生简章为准)。

(二)教师奖

1.辅导教师享有学生同等奖项,由组委会颁发获奖证书;全国总决赛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特等奖获奖学生指导教师享有次年寒暑假学生主题冬夏令营领队教师资格,免费参加活动1次。

2.对作文教学有创新探索且取得卓越成效的教师,由组委会推荐其申报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分会课题(课题申报方式由组委会另行通知);

3.对促进学校语文教学改革且取得卓越成就的校长,由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教师与教育发展专项基金给予专项奖励。

(三)组织单位奖

5.对大赛组织工作有突出贡献的学校,组委会颁发“优秀组织单位奖”;

6.基地校评选:200所,其中小学组50所、初中组50所、高中组100所。

7.对大赛深度合作的高校,组委会授牌“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最佳合作奖”。

以上奖项具体奖励内容以颁奖典礼公布为准。

六、主题活动

(一)“锦绣前程--科学人文大讲堂”高校全国巡回讲座

第十届大赛,组委会联合大赛35所协作高校,为参赛中学量身定制高校“锦绣前程--科学人文大讲堂”讲座活动,为文学特长生提供高校绿色信息通道和成才捷径。

(二)创新作文大讲堂

初赛和复赛期间,组委会将邀请著名作家、高校知名教授、专家学者、文化名人、《课堂内外?创新作文》主编到中小学校,开展公益活动“创新作文大讲堂”。有意向申报的参赛单位,可登录大赛官网申请。

(三)文学潜质生冬夏令营

寒暑假,大赛组委会集国内顶级教育资源和10年的青少年活动积淀,为参赛学生隆重推出了“印象城市-我的大学”高校冬夏令营、“文学潜质生”北大夏令营等系列游学体验活动,将带您走进中国著名高校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真实体验大学的学习与生活、感悟大学的精神与人文、探索知识的奥秘与力量,在大学和城市的游学体验中,从科学、人文、生活三个纬度开启智慧之树、提升综合素养与能力、唤醒内在的自觉成长。

(四)高校自主选拔测试特训营

寒暑假,大赛协作高校专家将联手为有志报考高校自主选拔测试的高中文学特长生打造缜密完备的培训课程及应试方案。当您完成在北京大学为期一周的学习与生活后,您就有可能成为那个被众星捧月的“学科特长突出,具有创新潜质”的拔尖人才!

(五)海外文学之旅

8月,总决赛闭幕后,组委会“海外文学之旅”将扬帆启航。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将与您牵手探访文学巨匠故乡,相约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体验海外著名高校学习与生活,考察知名文化企业,与孔子学院师生亲密交流,畅游文学世界,拓展海外视野,储备顶级高校“拔尖人才”素养与能力。

(六)大赛基地校语文教学能力提升计划

第十届大赛将启动基地校语文教学能力提升计划,联合大赛协作高校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学术力量和国家教育部门权威专家、国内知名一线特级教师、教研员,为有志提升语文教学能力的基地校,提供量身定制的学校语文课程建设与提升方案,语文教师素养与能力提升培训服务等相关语文专业教学活动。

参赛学校及师生可根据需求,自愿参与大赛主题活动,详情请关注大赛官网。

七、大赛合作网络平台和App应用

课堂内外少年大学、创新作文网www.cxzw.com、灵狐优选www.linghoo.com、灵狐圈APP、新浪微博www.weibo.com

八、媒体宣传

中国教育报等专业教育媒体、部分省市都市媒体将强力推介重点参赛学校,并对大赛进行跟踪报道,对获奖名单和优秀作品进行公布表彰。

九、联系方式

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组委会办公室

联系人:周润晶、周林玲、张丽、张薇、陈瑛瑛、冉静?

电话:023-63658856、63659982(fax),63658890、63659891

地址:401121重庆市渝北区财富大道财富三号B栋7楼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组委会办公室

网址:www.cxzwds.cn

E-mail:cxzwds_office@163.com

北京大学中文系重庆课堂内外杂志有限责任公司

二?一四年十月二十日

相关推荐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