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

2023-06-08 03:06:11 来源:现代语文网

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致力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大计”;没有气壮山河的豪言,却以平凡而精彩的生命诠释着“四讲四有”。这就是“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获得者,福建省南平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兼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廖俊波的写照。

今年2月20日,南平市武夷新区打响重大项目“百日攻坚战”,廖俊波现场发出动员令。不幸的是,3月18日,廖俊波因公殉职,年仅49岁。

廖俊波是从基层成长起来的干部,2011年他来到政和县担任县委书记。

石圳村原来是一个垃圾村。廖俊波多次专程到村里调研,确定了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路,几年时间,垃圾村变成了旅游景点。

在东涧村,说起廖书记两个月内为村里解决净化水的事,村民们至今难忘。

为了吸引投资,改变贫困面貌,政和县所有审批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廖俊波亲自任组长。原本准备打退堂鼓的企业主邓少忠,被廖俊波的一席话打动了。

如今,入驻工业园的企业已经达到上百家。政和县也首次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行列。

(廖俊波)

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一

2017年3月19日凌晨1时44分,福建省南平市官方新闻网站大武夷新闻网公布, 3月18日傍晚,该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廖俊波同志出差途中遭遇车祸,经抢救无效因公殉职。

“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故人泪满襟”。年仅49岁的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同志在工作途中突然离去,未留下只言片语。他却用最果敢的行动,最无私的付出,最无畏的牺牲,诠释了公仆情怀,用生命点亮前进的“灯塔”,是践行“两学一做”最生动的实践。

以忠诚为魂,做心中有爱的好干部。廖俊波同志曾说:“能够当一个领头人,让23万政和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只有心中有党、心中有人民的好干部,才会始终将忠诚摆在第一位,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将人民的冷暖记在心头,用最质朴的真心,最果敢的行动,为群众尽心尽力尽责,见证着一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

以民生为本,做心中有民的好干部。当地群众说:“园区是廖书记用脚步丈量出来的”。面对地处山区,交通闭塞,基础薄弱,全省倒数第一的“政和”标签,他集思广义,召开三天社会发展会议;他带头深入基层,与群众共商发展大计;他废寝忘食,天天工作至深夜;通过短短4年,实现了全省倒数第一到全省前十的“飞跃”。而只有心中有党、心中有民的好干部,才会如此忘我工作、鞠躬尽瘁,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贡献自己的全部。

以担当为要,做心中有责的好干部。发展等不起,唯有大担当。廖俊波同志信奉“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他所主政县的工业园区从2012年7月破土动工,3个月完成征地3600亩,半年后首家企业投产,创造了“政和速度”。正是这种敢于创新、敢于突破、敢于担当的精神,为政和县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源动力”,树起了实干的丰碑,成为社会发展的“领头羊”,是人民群众当之无愧的“主心骨”和“贴心人”。

以廉洁为根,做心中有戒的好干部。“风清气正方能政通人和”,不论是在现场会上“党风廉政建设党委负主体责任,主体责任都包含什么内容?”的质问,让一些党委书记如坐针毡的“严要求”,还是亲自主动找相关违纪人员谈话的“细心关怀”,亲抓亲管亲落实的“当家人”风范,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和环境”,取得了“全县干部无一违法犯罪”的傲人成绩。而正是这样“心中有法、心中有戒、心中有戒”的好干部,凝聚起了社会发展源源不断“正能量”。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全体党员干部当以廖俊波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质为镜,向先进看齐,向榜样学习,撸起袖子加油干,俯下身子抓落实,用自己的“辛勤指数”换来群众的“满意指数”,用自己的“奉献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用自己的鲜血乃至生命筑造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奠基石”。

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二

这名年仅49岁的优秀干部曾仅用两年,就带领长期位居福建倒数第一的贫困县迅速攀升至全省前10。而且全县干部无一违法犯罪。

曾笑谈自己“恋爱快,结婚快,生孩子快”的廖俊波是大家眼中的“工作狂”,当中学老师的妻子说:“如果我们两个人一直当老师,可能更自在。”

主政县由全省倒数第一到全省前十

公开简历显示,廖俊波出生于1968年8月,福建浦城人。

他2006年5月任南平市政府副秘书长,2011年6月任政和县委书记,11月任南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10月被选为南平市委常委。

6月,他荣获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受到中央领导的会见和表彰。

同年7月1日,《福建日报》刊发对廖俊波的人物通讯《摆脱贫困寻出路》。报道称,2011年6月,廖俊波任政和县委书记。政和地处山区,交通闭塞,基础薄弱,发展长期滞后。贫困县、革命老区、经济发展长期全省倒数第一,这就是政和的标签。

实地调研两个月后,全县近200名副科级以上单位负责人被召集在一起,开了三天经济社会发展务虚会。经过热烈讨论,会议确定,致力突破工业、城市、旅游、回归等四大经济。

他主动带头,能到现场就不在会场。2012年政和同心经济开发区建设之初,为考察地形,廖俊波和同事穿着长筒雨鞋踩进烂泥田拔不出来;每年春节期间,廖俊波都到群众家中,和群众促膝长谈,商讨发展大计……

就这样,短短4年,政和山乡巨变,财政总收入从2010年的1.6亿元增加到的4.9亿元,GDP、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均实现翻番。2013年,政和县首次进入全省发展十佳。而且,近四年来,该县未发生党员领导干部严重违法犯罪案件。

颇有“大侠”风范,信奉“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同年7月1日,新华社也刊发了廖俊波的人物通讯,他生动的个人魅力跃于纸上。

有一年,廖俊波准备下乡调研,县委办小伙子询问能否搭便车去乡镇看女朋友,廖俊波问明进度后调侃:“恋爱谈了一年还只到牵手散步阶段?不行啊,县委办的速度要快!”

廖俊波笑谈,自己“什么都快”:恋爱快,结婚快,生孩子快。生活如此,工作更是。自己冲在前面,还要拉上别人一起跑。

在时任政和县长黄爱华眼里颇有“大侠”风范的廖俊波信奉“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县里的工业园区从2012年7月破土动工,3个月完成征地3600亩,半年后首家企业投产,创造了“政和速度”。

干部群众说,“园区是廖书记用脚步丈量出来的”。黄爱华调侃说,“所以他老得快,1968年出生的人看起来好像是1958年的!”

廖俊波也有慢下来的时候。比如,教育。到政和当县委书记,廖俊波觉得脸上无光的一件事是:老百姓把子女送到附近的建瓯市学习。

师专毕业后当过近两年中学老师的廖俊波很想提升政和的教育让百姓认可。“但如果太快,要求学校必须马上教出几个北大学生、清华学生,肯定出问题。打基础几年,今年我才引进一家民办学校,大家来‘赛马’。”

一年到头,廖俊波几乎天天工作到深夜,是大家眼里的“铁人”“工作狂”。当中学老师的妻子说:“如果我们两个人一直当老师,可能更自在。”

但廖俊波觉得,他已经很快乐。以前玩网络游戏时,他是一个经营有方的“城主”。现在,看着市民广场里男女老少闲聊、蹦跳,廖俊波说:“能够当一个领头人,让23万政和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是一件美妙的事情。”

为推荐一线干部,领导视察他常常开溜

政和,如何政通人和?2011年6月,廖俊波走马上任政和县委书记后意识到,不光经济社会要发展,干部队伍更要经得起各种考验,“风清气正方能政通人和”。

6月,《中国纪检监察报》记者深入政和县采访廖俊波的勤廉故事。

在一次乡(镇、街道)党委书记述责述廉会上,一位乡党委书记如是说:“我乡认真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贯彻落实,取得明显成效……”

“去年‘三公’经费多少?”廖俊波突然打断。

“这个……具体我不是很清楚。”

“党风廉政建设党委负主体责任,主体责任都包含什么内容?”廖俊波的提问让一些党委书记如坐针毡,“在座的党委书记,如果连主体责任的内容都说不清,我看就不合格!”

这一番批评,让好多乡镇党委书记额头冒汗,“下不来台”。廖俊波认为,“让干部‘下不来台’,恰恰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站在台上。”

除了会上抓廉政,廖俊波还亲自主动找相关违纪人员谈话。

比如2012年3月,时任县教育局副局长的李某被委以重任,担任县计生局局长。李某上任后,工作思路清晰,敢作敢为,政绩显著。7月,政和县纪委对县教育局在购买中小学教辅材料中存在的违纪问题进行调查,李某是3名涉案人员之一。

相关推荐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