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党员两学一做第四专题讨论发言材料

2023-06-08 19:04:45 来源:现代语文网

乡镇两学一做第四专题讨论发言材料1

要牢记党的宗旨,在改革发展中克己奉公、执政为民。“讲奉献”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无论是在过去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如今的*和改革开放时期,“讲奉献”永不过时。在新的历史时期,共产党员“讲奉献”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其中,讲奉献,就是要冲锋在前、责任在肩、百川在胸。

要牢记职责使命,在克难发展中主动担当、敢为善成。作为党员,就应该时刻牢记党员身份,承担党员责任,履行党员义务,自觉为党分忧、为民解难,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冲得出来、危难时机豁得出来,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当前,xx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作为党员干部更是要付出加倍的努力,特别是在“十三五”脱贫攻坚阶段,全市党员干部越是在攻坚克难的关头,越是要增强敢担当、重实干、啃“硬骨头”的进取精神,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全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

要牢记庄严承诺,在脱贫攻坚中戮力同心、砥砺奋进。“十三五”时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许下的庄严承诺,也是压在全市广大党员肩上沉甸甸的担子。新的历史使命,赋予我们广大党员“讲奉献、有作为”更深的内涵。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大力弘扬xx精神,横下一条心,立下愚公志,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敢于担当、乐于奉献、善于作为,努力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伟大征程上建功立业。

针对今年脱贫攻坚工作,现在距离年底只有两个月时间,全市马上要启动脱贫认定和今年预脱贫贫困村的入村核验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瞄准工作中存在的短板,严格按照脱贫摘帽标准,扎实开展好“双认定”工作,全力确保今年138个贫困村、20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摘帽目标。

乡镇两学一做第四专题讨论发言材料2

指出:“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敢于担当是我们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和保证,是一种无私的政治品格,一种必备的履职能力,一种过硬的工作作风。

在“两学一做”和“忠诚担当”专题教育中,我们每个党员、干部都要努力做到心中有责、履职尽责,勇于担当。

勇于担当,就要恪尽职守。作为党员干部,党把自己放在什么岗位上,就要在那里建功立业;不论身居何职,都要勇于做事、敢于担当。要始终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旺盛的拼搏激情,高昂的进取豪情,为党的事业履职尽责、为人民的利益呕心沥血。善于抢抓机遇、勇于乘势而上,做始终引领潮流的时代先锋。

勇于担当,就要坚持原则。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坚持党性原则,做到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矛盾面前迎难而上,危机面前挺身而出,失误面前敢于担责,对歪风邪气敢于斗争。坚持原则还必须事事出于公心,公道办事、正派做人、谨慎用权,光明磊落,堂堂正正。

勇于担当,就要提高素质。敢于负责、勇于担当不仅是一种外在气魄,更是一种内在素质和能力的具体体现。如果素质低下,负责和担当的底气就不足;如果不学无术,百无一用,负责和担当就是一句空话。党员干部提高素质当务之急要学好党的创新理论和*同志系列讲话精神,打牢政治理论根基;要精通领导科学,熟悉自身业务,增加做好本职工作的本领;要努力改善知识结构,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掌握现代化知识技能,不断增强驾驭全局、统揽全盘的能力。

履职尽责就要落实职责。我们要立足岗位,认真按照岗位工作要求,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各级组织交办的工作任务。落实中既要全面把握自己职责的广度,不留死角,又要突出重点,分清轻重缓急;既要把既定任务落实到位,坚持标准不动摇,又要在落实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不断改进落实职责的思路、措施和办法,从而确保岗位职责能够得到落实。

履职尽责就要守好职责。职责是责任,也是权力。运用权力,发挥职责作用一定要有规矩意识,明确自己的职责边界、权力范围,要做到有为有不为,知足知不足,在职责范围内,兢兢业业,如履薄冰;在职责范围外,严守规矩,不碰红线。确保职责在自己手中不掉线、不乱码、不消弱、不变通,勇于担当履行职责,坚定不移守护职责,心怀敬畏尊重职责。

乡镇两学一做第四专题讨论发言材料3

把“两学一做”落到实处,需要深化对党员标准的认识。党员标准是常讲常新的问题。*提出的“四讲四有”,既体现了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先进性,又反映了环境、任务变化的新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讲政治、有信念是灵魂。政党是政治组织。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先进的政治组织。新形势下,检验党员是否合格,最主要的是看其政治觉悟。党员的政治觉悟首先体现为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刻,理想信念问题是一个重大问题。现实中少数党员干部堕落为腐败分子,主要内因是理想信念动摇、精神支柱崩塌。因此,要做合格党员,首要的是解决讲政治、有信念这个根本性问题。这里的政治包括政治立场、政治方向等,要求党员在党言党、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在党护党,在复杂环境中保持“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政治定力。这里的信念是认知、感情和意志融为一体的“合金”,不仅要向往追求*、共产主义,而且要有为理想信念奋斗的决心和力量。

讲规矩、有纪律是前提。如果说理想信念解决的是目标、方向问题,规矩和纪律解决的则是行为规则问题,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强大战斗力。正如*同志所说,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不断取得胜利,就是因为在坚守崇高理想的同时始终保持严格的组织纪律性,使党成为高度集中统一的战斗集体。是否讲规矩、有纪律,历来是衡量党员合格与否的准绳。新形势下,党的规矩和纪律深刻反映党的事业发展规律和自身建设要求,是拒腐防变、保证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的有力武器。党员讲规矩、有纪律,既要有约束感,更要有自觉性,对各项规矩、纪律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知晓规矩、认同规矩,严格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

讲道德、有品行是基础。中华传统文化十分强调道德品行在调节人际关系、促进社会进步方面的巨大作用,认为“道德不倡,天下不宁”“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对于肩负崇高历史使命的共产党人来说,高度的政治思想觉悟与高尚的道德品行是统一的,好党员首先应该是一个好人。一个道德品行低下的人,是不可能为崇高理想奋斗终身的。共产党员的道德品行,既包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道德,也包括秉公办事、不谋私利的权力道德,还包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公民基本道德。现实中,大部分违纪违法的党员干部都存在道德失范、官德缺失甚至丧失做人底线的问题。共产党员只有不断提高道德品行修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当好*的模范践行者,才配得上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才拥有动员、鼓舞群众的人格力量。

讲奉献、有作为是关键。共产党员不是空谈者,而是实干家。“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共产党员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必须体现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当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更要倡导实干兴邦,切忌空谈误国。党员讲奉献、有作为,就要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在改革带来利益调整时服从大局、支持改革,在日常工作中淡泊名利、争创一流,在危险和困难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斗争。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