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与以往会议对比

2023-06-05 02:51:18 来源:现代语文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与过去两年有什么不同?至少从新华社发布的通稿来看,政策取向是非常清晰的。一个关键词或许是:改革,改革不能再等。

从新华社通稿来看,宏观政策组合没有变,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担纲,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我们理解,对于“合理区间”的认识,或许会有新的判断,对增长速度不会刻意强调,目的是让各地方和各部门将更大的注意力放在风险防控上面??过去几年间,一些地方着力于保增长,由于方式方法上存在问题,动作走样变形,虽然赢得了想要的经济增长速度,但也积蓄着更多的风险。

这需要把握平衡。防控金融风险和资产泡沫,表明金融去杠杆将进入更关键的阶段。会议明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意味着刚性兑付将进一步被打破。实际上,允许一些风险在可控的情况下逐步释放,而不是一味封堵,有利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只不过这确实需要监管能力的提升。前车之鉴不远,足以让决策部门高度警惕。

改革由此显得迫在眉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直接谈“房地产泡沫”,重视程度可见一斑。此前的政治局会议也仅仅提及资产泡沫。会议明确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要求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使用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这或许是过去十多年房地产调控经验与教训的总结。可以预期,房地产市场将以全新思路构建调控框架,与此相关的金融、财税和立法制度应该会加快推进。

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2017年改革的重点,众所期待。这正是人们所说的关键领域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尽管混改已经破题,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指导性文件,但从实操来看,各地方各行业动作都不算大。所谓有破有立,处置僵尸企业或者处置一批风险点,客观上都意味着资源的重新配置和整合,谁来做那个“立”的经济主体?恐怕很大程度上要看民间资本的作为。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会议提及的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多是过去被诟病的垄断行业,决策者希望通过推动混改打破垄断的意图一目了然。

不过我们认为,混改承担的使命是多重的,比如打破垄断,让民资进入过去无法进入的领域,分享相关行业成长红利,比如通过股权多元化实现国企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等等。因此可以说,混改不等于打破垄断,只是打破垄断的一种路径,尽管混改的确意味着一些民营企业可以通过持有股权进入垄断行业。彻底打破垄断就是“非禁即入”,民资可以以股权方式进入,但也有权独立或联手成立公司,在垄断行业寻求增长空间。

11月末,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全文发布,明确公有产权和私人产权同等保护的原则,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保护产权,并要求抓紧编纂民法典,也可见决策者的紧迫感。民法典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仅次于宪法,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可谓关键的顶层设计之一。实际上,这与混合所有制改革能获得多大程度的呼应密切相关。如果没有同等的产权保护制度,混改的推动过程中,也许就很难打消民间投资的诸多疑虑。

回头来看,过去三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贯穿着一条清晰的脉络。的会议定调经济新常态,明确新常态九大特征;将发力点放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上;今年则希望在防控泡沫的同时,在改革的重点领域获得关键性突破。总体而言,防风险与促改革,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有效防控风险可以给改革提供相对稳定的环境,而改革取得更快更大的进展,也可为风险防范和处置创造更好的条件。无论如何,对于中国经济来说,改革已经不能再等。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