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方面剖析材料

2023-06-02 11:47:46 来源:现代语文网

坚定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实现共产主义确立为最高理想,鲜明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理念、价值追求、行动纲领。坚定理想信念,就是要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矢志不渝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而奋斗。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方面剖析材料,一起来看看吧。

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方面剖析材料一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政党、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在今天,理想信念更是一名共产党员永葆先进性的最根本体现。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坚持先进性的精神动力。”但不可否认,新时期少数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方面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对这些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理想信念动摇。党员理想信念的动摇,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部分党员领导干部不能正确看待我国在改革开放和市场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正确分析判断形势;二是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和共产党产生怀疑,只要“实惠”不要“主义”;三是把本身混同于一般群众,放松对本身的要求,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严重;四是个别党员干部只信鬼神、不信马列,为实现本身的“升迁梦”,求神拜佛,在家中设佛堂、供佛像。

(二)宗旨意识淡化。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本身的根本宗旨和行为准则。正是由于我们党始终践行这一宗旨,才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党的事业才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有的党员领导干部不仅不乐于为人民服务,反而走向人民的对立面,从腐败分子走上犯罪道路的轨迹看,一个共同的规律就是理想信念首先发生了动摇,淡忘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严重败坏了党员干部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出现问题,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

(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强烈冲击。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上第一个*苏联解体,东欧一些*也发生了剧变,世界*遭到严重挫折,少数党员干部对*运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产生怀疑、迷惑甚至动摇,产生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对中国的*前途丧失了信心。胡长清就曾私下对他的儿子说:“总有一天中国会不行的”,“有两个国籍,将来就有余地了”。可见,他完全背弃了当初入党时的铮铮誓言,放弃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二)放松理想信念教育。党员干部自身放松学习、放松自我改造,忽视党性锻炼,先锋意识逐渐淡化,理想追求逐渐丧失。看到一些人一夜暴富就心态失衡,产生攀比心理,经不起腐朽思想的侵蚀和诱惑;看到党内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就对党失去了信心,丢掉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

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方面剖析材料二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实践*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的坚定信仰者”。所以*需要党员干部确立远大理想与现阶段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结合起来。远大理想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中要经历若干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是这个总过程的组成部分。在我国现阶段,*,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个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党员干部如果没有确立这个共同理想,*就会失去方向,而放弃现实理想信念,实现远大理想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只有了解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现状,认真探析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存在问题的原因,找到解决的路径,才能帮助党员干部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才能全面推进*伟大事业的发展。

一、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存在的问题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员干部队伍从总体上讲是能够高扬共产主义理想的风帆,坚定*信念,并能够努力为之不懈奋斗的。但是也要看到,党所处的社会环境,肩负的历史任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上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必然会对党员干部产生影响,其中少数意志薄弱者在理想信念方面出现了的问题,有的还十分严重。

(一)政治思想方面丧失理想信念

多数党员干部政治思想积极,赞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指导思想,同*保持高度一致,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坚定*的信心。但是一部分党员干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思想迷惘,一些人淡漠、动摇甚至丧失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党的忠诚意识有所动摇,而且逐渐弱化,丧失了理想信念,缺乏对建设有*的信心。

认识渺茫论在相当一部分党员、干部中存在,不能正确认识要把执行党的现阶段政策同坚持党的最高理想统一起来的道理,误认为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不需要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表现在行为上不能严格按照共产党员条件要求自己,缺乏进取精神,缺乏原则立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好事不点头,坏事不摇头。

(二)为人民服务宗旨观念淡化

多数党员干部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能把集体利益放到优先位置,能为他人和集体牺牲个人利益,集体主义观念比较强。有一部分党员干部内心并不想失去个人利益,在不损害个人利益的情况下兼顾集体利益。还有一部分党员干部宗旨观念淡薄,把党的宗旨抛在脑后,由于受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有的党员干部认为市场经济就是追求效益最大化,不存在功利思想和为人民服务,不能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只追求个人利益而丢掉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淡化为人民服务观念和服务意识。

(三)组织纪律涣散,党员意识薄弱

多数党员干部能够严格要求自己,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但是一部分党员干部组织纪律涣散,组织意识不强,长期不参加或极少参加组织生活,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严重,有的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的老百姓。

党员意识的强弱反映党员的理想信念坚持与否,关系到对党的先进性的认同感。有的党员由于党员意识淡化不能自觉地按照党员条件严格要求自己,不能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思想意志衰退,落伍僵化,不积极做群众工作,脱离人民群众。

(四)部分党员干部道德缺失,缺乏号召力

多数党员干部道德情操高尚,具有道德人格力量,但有部分党员干部道德败坏、腐化堕落和人格扭曲。一个经济繁荣发展、社会深刻变革的时代,必然是一个呼唤和推崇高尚道德的时代。一个思想上、政治上保持先进性,具有真理力量的党,必然是一个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具有人格力量的党。必须看到,现在在干部队伍中确实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道德滑坡、道德失范等现象。特别是在极少数党员干部身上暴露出来的人格扭曲、道德败坏、腐化堕落等问题,严重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

党员的号召力、影响力、战斗力减弱,党员缺乏自觉自律。在有些部门、行业的管理包括党内的管理主要是靠行政命令、制度、经济手段,而像以往那种“党叫干啥就干啥”的局面明显弱化。党员、干部队伍以权谋私,违法乱纪、贪污腐化现象屡见不鲜,这些问题其深层的思想根源在于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动摇、淡化。

二、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历史原因

1、封建专制主义的惯性影响

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建立人民民主的新型政治制度,彻底破除封建制度的影响。*、*等老一辈革命家多次指出,共产党人不是为了做官,而是为了革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唯一宗旨。但是,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封建文化具有较为厚重的历史惯性,至今在我国社会生活中仍然有着很深的影响。如:公共权力的运行以“官”的利益和意志为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少人以是否为官、官职大小、官阶高低为标尺,或参照官职级别来衡量人们的社会地位和人生价值。一些党员干部宗旨意识差,甚至为了升官发财不惜危害党和国家的利益,加上社会普遍存在的敬官、畏官的社会心理,社会层面的监督不力,导致部分党员干部在腐化的路上越走越远,理想信念越来越淡化。

2、文化大革命的历史创伤和阴影

文化大革命是给中国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过去那种在条件不成熟情况下为共产主义理想社会所做的种种努力失败之后,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阴影。部分人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产生了怀疑,甚至个别人放弃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主张“活在当下”。他们认为共产主义是虚无的,飘渺而不可实现的。文化大革命中长期那种计划经济下禁欲主义被压制的个人物质欲望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被释放,理想信念的放弃使得部分党员干部陷入追求物质生活不能自拔。放弃了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和高尚人格的塑造。

3、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低潮,苏联模式的失败,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

世界上第一个*苏联已经解体,东欧一些*也发生了巨变,世界*遭到严重挫折,同时,马克思主义所断言的即将走向灭亡的资本主义经过一个时期的调整后重新获得发展。在这种客观情势下,加上西方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刻意宣传,“马克思主义过时了”的论调重又鼓噪起来。在这样的背景下,加上一些党员干部不能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和解决问题,不能正确分析判断形势,导致对*、共产主义产生怀疑、动摇甚至悲观失望。

(二)现实原因

1、党员领导干部不注意理论学习,或者学习理论不够深入,未能学以致用,使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自己的实践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这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前提。一般说来,任何理想信念的形成,不是凭空产生的,总是依赖一定的载体,这个载体往往是一种观点学说或者主张等。列宁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一些党员重视业务知识的学习而忽视、轻视甚至蔑视政治理论的学习,不了解马克思主义,或者满足于一知半解,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掌握的不系统,知之不多、知之不深。一些党员虽然对马克思主义有了解,仅仅把马克思主义当作知识去掌握,而不是当成行动的指南去运用,从而导致马克思主义和日益丰富的*实际相脱离,成为书斋里的马克思主义和某些人点缀门面或者谋生的工具。

学习不深入,对理论没有透彻的掌握,就不能深刻理解*运动目前遭受的暂时挫折,学习不深入,就不能使用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就不能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因此,学习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

2、在重视经济建设的同时,忽视思想政治工作,导致治党不严,党建工作不力。

改革开放以来,全党和全国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此同时,对思想政治工作不像以前那么重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党员干部的教育曾经经历全国性的整党教育、“三讲”教育、作风建设教育和先进性教育,但是仅靠阶段性的教育是不够的,往往是教育过了容易松弛,在一度时期放松了对党员、干部的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和世界观的改造,致使部分党员淡化了理想信念。

3、理论宣传与现实反差比较大,宣传手段单一,过于重视说教和正面教育。

一方面,理想信念宣传手段过于单一,侧重于传统媒介,如报纸、电视、报告会等,而对新传媒如互联网、手机短信等的运用不够,不能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需要;理想信念的宣传侧重于说教,强调“理论灌输”,缺乏理论创新。另一方面,理想信念宣传的内容空泛,与日益丰富的现实之间存在不符的现象,侧重于对革命时期形成的优良传统,如“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无私奉献”、“大公无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等内容的宣传上。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优良传统当然应该发扬光大,但这些要求是先进性的要求,不能作为一般性要求宣传。过去由于误解,我们把*集体主义价值观和个人利益价值观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在发展*的条件下,片面强调集体利益而忽视个人价值,导致“你说你的,我做我的”,从而严重削弱理想信念宣传的效果;由于我们过去对“什么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导致在理想信念的宣传上存在着说理不彻底的现象,影响理想信念宣传的效果。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因此,强化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必须在及时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新局面。

4、市场经济对党员理想信念的冲击

*极大的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带动了人们物质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市场经济是一种法治经济,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法制近乎健全,市场经济的一些理念、原则在法制缺失的背景下对领导干部的行为取向产生负面影响,如自由、等价交换。特别是一些掌握权力的领导干部,在监督缺乏的情况下,等价交换异化成一种权力的寻租行为,市场经济的逐利性使各种思想无不打上利益的烙印,使部分领导干部为追求个人利益而进行权钱交易。面对利益和金钱的诱惑,其人生观价值观必然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人们对理想信念的忽视。

5、党内腐败现在导致党的形象和威信下降,使理想信念虚无弱化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部分领导干部腐败的现象表明,被市场经济扭曲的世俗化的价值观已经影响了一部分人,这些人以权谋私,贪污腐败,官僚主义,腐化堕落。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人身上,但是严重败坏了党的威信和形象,削弱了共产主义理想的号召力和正义性,因为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群众对党寄以很大的的希望和信任,腐败现象使群众对党产生失望,对党的前途产生疑惑进而怀疑共产主义理想能否实现。腐败现象也让一些正直的党员对党充满忧虑,意志薄弱的党员往往禁不住诱惑坠向腐败的深渊,而坚持斗争的党员受到排斥打压时往往产生绝望情绪,不愿与腐败分子同流合污,愤而选择放弃乃至退党。因此腐败问题对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的恶劣影响是显而易见。

三、解决党员干部理想信念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理论学习和理论创新

如前所述,很多党员干部理念淡化是因为了理论学习,或者学得不精,未能学以致用,只有对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有深刻的认识,并能运用这些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领导干部才能认清目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低潮的实质,才能深刻理解目前中国快速发展正为实现共产主义打下坚实的基础。加强理论学习,一方面,党员干部自学很重要,倡导多读书,读好书,领导党员要自觉的阅读马列主义经典著作,还要重视研究马列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另一方面,要加大干部培训力度,各级党校、干部学院要加大干部的培训力度,要把过去不是很清楚、困扰人们很久的问题说清讲透,如什么是*,怎样建设*、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等等,只有理论透彻、才能使人信服,进而产生信仰,理论清晰了,眼光远了,眼界宽了,心胸就会开阔起来,信念就会足起来,理想信念就能坚定起来。

(二)理想信念教育与实现个人价值结合起来

过去极左思潮的年代,我们一度忽视党员普遍人性的一面,对个人价值不够尊重,那个年代塑造“高大全”式人物往往显得不真实,虚伪,不可信,共产党员也是一个具体人,也有七情六欲,也有社会交往和关系,也需要养家糊口,共产党员也离不开个人利益。因此,要把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与共产党员的个人价值结合起来,保证有理想信念的人是个人价值实现最为充分的人,一个受到人尊重的人。

(三)以人为本,以情动人的理想信念教育

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根本上是主体与客体的价值互通与心灵融契过程,这就决定了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在具体方法上必须切入个体的心性世界,激发个体的心灵共鸣。在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就是要像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的那样,在理想信念教育中,“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提出进一步丰富了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拓宽了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视野。在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中注重“人文关怀”,就是要尊重党员的个体价值、做人尊严和人格完整,实施“人性化教育”,营造舒心环境,增强教育的“人情味”。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契合人的本性,是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方法。因此,在干部培训的过程中增加适当的心理学的课程,是十分必要的。

(四)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式要创新

我们过去的理想信念与教育:以正面宣传为主,进行灌输。这种方法曾经起过很大的作用,但是这些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道德遗责、法律惩罚、反面教育不失为是正面教育的一个很好补充,过去怕暴露党和政府的腐败阴暗面,怕影响形象和群众承受能力不足,现在看来,敢于自揭其短也是一个心怀坦荡的执政党应有的胸怀,对于一些党员干部道德败坏、违法违纪的行为的严厉惩处,可以起到震摄人心、反面教材的作用。揭露可以促使一些理想信念动摇的党员干部猛醒、反思,起到警戒人心、惩恶扬善、巩固信念的作用。

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方面剖析材料三

根据党校课程安排,深入学习十八精神后,对十八大精神有了比较系统深入全面的理解,对指导以后的工作实践有很大帮助。近几天来,我结合思想工作实际,反复思考,深刻剖析,对自己有一个基本画像,总的感到,有进步,也有不足。现将思想工作剖析情况汇报如下:

一、理想信念方面

对党的领导、对*、对*和中央军委是坚信不移的。在学习中自己对这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评估,对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新成就,尤其是近十年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社会各领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看到灾后青川人民的幸福生活,说明党的路线方针是正确的。自己作为一名军人,总的感到,这些年来,自己对党、对*制度、对我们这支军队,总是有一种朴素而深厚的感情。因为我的父亲也曾是一名军人,所以从小我就对绿色军营充满了向往。18岁我参军入伍,在部队这所大学校的培养下,我从一名战士成长为一名干部,如果没有人民解放军这所大学校,自己也不可能有今天,更不可能成长为一名正团职领导干部。这与组织的培养,同志们的帮助是分不开的。对此,自己深感来之不易,对党、对*、对部队,始终有一种感激之情。因此,能够经常警示自己,要对得起党、对得起部队、对得起群众,只有通过老老实实、踏踏实实、扎扎实实的工作,才能报答党组织和部队的培养,没有任何讲价还价的余地。

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资历、阅历的增加,特别是面对改革开放带来的深刻变化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社会上出现的两极分化,以及不正之风、弄虚作假、贪污腐化等社会现实问题了解比较多了,有时对消极的负面的东西看得重了一些,对当前出现的一些社会问题能不能得到解决,对我们这些没有经历过战争血雨腥风洗礼的一代人,如何保护继承发展好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中国,产生了一些忧虑和担心。从感情上讲是朴实的,*信念没有发生动摇,但反映出在学习上、在看问题的方法上存在着差距。值得心慰的是,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从近段时期的社会反映来看,一些不良现象在一定程度得到了有效扼制。

二、听从指挥方面

坚决听党话、跟党走。军队是我们党缔造的,必须不折不扣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我始终做到令行禁止,严格执行政治纪律,不该说的不说,不该问的不问。不乱传小道消息,不道听途说,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坚决维护*、中央军委的权威。我个人认为,上级党委把我安排在南部县武装部工作,就是对我的信任,我明白肩上的重任和党的政治纪律,绝不会辜负上级对我的培养,必须以实际行动来报答,绝不犯政治上的自由主义。无论何时何地何事,都与上级党委、首长保持高度一致的,完成好上级交办的工作任务,对上面交待的事坚决落实,有困难也要想办法完成,这是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最起码的觉悟。

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具体工作中,一是上级命令指示与实际情况有出入时,有发牢骚的现象;二是有时只站在本单位局部利益考虑问题,不能从全局的角度分析研究解决问题,有执行命令指示拖沓的现象。

三、秉公用权方面

能履行自己的职责,一心扑在工作上,没有利用自己的位置招摇撞骗,瞎拉关系和以权谋私的现象。在干部职工使用问题上,非常注意导向问题,在用准用好上想了一些办法,注意走群众路线,不搞亲疏。在处理征兵、工程建设等敏感问题上,比较公道,一切按规定办,机关、乡镇人武部反映比较好。在经费的使用管理上,要求是严格的,卡的比较紧,没有乱花钱,做到了不该花的不花,该花的不吝啬,比如仓库安防系统和营院视频系统升级改造上该投入就投入,做到了大项开支集体研究。

坚持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能够廉洁从政,办什么事不是以什么条件,什么代价来换取,坚持按政策、按规定、按制度办事的思想树得比较牢。自我约束的能力比较强,对外交往、生活情趣比较纯洁,特别是对外交往,注意讲政治、讲格调,把握分寸,不攀附大款,不和地方老板来往。在交往上,自己有一个基本原则,认为比较老实诚恳的就多交往;不可交的,不值得信任的,即使职务再高、再有钱也不愿意接触。较好地管住了自己的“三外”、“四圈”,做到了不该去的不去、不该吃的不吃、不该交的不交、不该拿的不拿、不该看的不看。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意识,生活上不追求档次,对吃、穿、住不是很讲究,只要过得去就行。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决策问题时,充分征求和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不够,有时比较主观。二是在征兵中异地入伍、档案调动、兵员安排,对上下左右打招呼的,实在是磨不开面子办了一些,但没有违反大的原则,能办则办,对违反基本原则规定的,尽量解释清楚,争取得到理解。

四、民主集中制方面

民主集中制是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重要保证。我们人武部党委按照“十六字”原则,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上一辈经常给我讲团结的道理,要求我一定要团结好他人开展工作。在工作中我深切感到:只要团结处理得好,大家就能朝着一个方向、向着一个目标使劲,工作能取得成效。作为人武部党委副书记,与书记配合默契,团结一心,遇事有商量,有分歧就交心,勾通很好,只要是为单位建设着想,没有私心杂念,谁说得正确听谁的,不搞谁说了算,不争个人高低,不搞“小圈子”,不搞“拍脑袋”决定问题,搞好“将相和”,自觉地维护集体领导权威,切实做到“军政不分家,正副不争权,凡事商量做,及时提意见”。我充分认识到:在党委内部,只有同志之分,没有职务高低之分,党委正副书记与委员每人只有一票,票与票也没有高下之分,权重一样。在一些热点敏感事务上,保持了底线意识、红线意识、高压线意识,始终坚持原则,遇到大事必须经过党委集体研究,不搞鸦雀无声或异口同声,始终做到内心坦然,公正公平。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充分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运用集体智慧来解决单位建设和民兵预备役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的力度还不够,水平还不高。二是有时在任务、要求和方法都比较明确的情况下,还不能很好的考虑其它同志的不同意见,凭经验、凭直觉办事。三是对民主集中制还理解得不够深入细致,对十六字原则,还需要进一步学习领会和践行。四是政治修养存在一定差距,有时不太愿意听不同意见,甚至相反的意见,做决策有时主观臆断,听取意见不够。有时听到赞扬的、赞同的意见比较入耳,有时听到批评的意见感到不太舒服。

五、工作作风方面

工作的指导思想比较端正,不爱搞大抄大哄、不爱搞冠冕堂皇,立足于把事情干好,不图出名挂号,也不图表扬。有比较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精神。工作标准也还比较高,要求也比较严。在这个位置,想得更多的是如何按上级党委、首长的意图,把战备、训练、民兵预备役等工作干好。干不干得好是能力问题,干与不干是态度问题,但态度是端正的。有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作风,不爱做官样文章,不爱耍嘴皮子,不爱讲空话、讲大话,也不爱侃,不爱绕圈子,喜欢直来直去,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做。敢于较真逗硬,好话孬话都敢说,该批评就批评,该表扬就表扬,不喜欢看别人脸色行事。责任心事业感比较强,总想把事情办好。在人武部正规化建设、行政管理、应急队伍建设等方面,抓得比较紧。工作作风比较扎实、工作方法比较深入,不是很漂。2012年,我到*不到2个月,就利用时间,全县73个乡镇就跑了65个乡镇,对乡镇人武部的情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先后组织完成了抗洪抢险及冲锋舟操作手训练,八支专业技术队伍点验,乡镇专武干部轮训,近600名民兵的年度军事训练,500多名新兵征集任务,参与了*县“*湖国际钓鱼节”开幕式安保执勤以及“5.12”地质灾害演练。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履职尽责,有标准不高,要求不严的现象,满足于一般布置,跟踪问效、监督检查不及时,有感觉差不多就行了的思想,特别是在主动为上级党委分忧解难方面做得还不够。二是工作作风、工作方法有时比较简单,了解掌握第一手材料不多、不细,解剖“麻雀”不够。三是工作还不够细,有时比较粗糙,有时顾到了这头,疏忽了那头。

上述几个方面的内容中反映出的问题,认真分析起来,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但更多的是主观方面的原因。下一步,总的讲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党章为根本标准,认真贯彻执行在军委扩大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带头加强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时刻严格要求和约束自己,不断取得新的进步,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领导干部,决心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勤奋学习,不断加强思想改造

时刻牢记“德教为先,修身为本”的古训,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丰富知识,提高政策水平、理论修养和实际工作能力,尤其要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重视学习辩证法、运用辩证法,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和分析当前存在的一些社会问题,多看主流,少看支流,多看全局,少看局部,从而,更加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的信念,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心,对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信任,确保理想信念、思想首先不滑坡。

二是进一步端正指导思想,不断改进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

坚持把提高“打赢”能力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干工作,只要有利于提高部队战斗力,有利于打基础,有利于干部职工,能够管长远,有实效,就大胆地去付诸行动,不能顾虑重重,畏首畏脚。带头以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遵循客观规律,扑下身子,真抓实干,不好大喜功,不急功近利,不求轰动效应,力求经得起时间检验。想基层之所想,急干部职工之所急,减少交往应酬,把主要精心用在抓基层、打基础上,想方设法为基层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三是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坚持立身做人的标准

按照上级党委要求,坚持用纪律来规范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使自己始终处于纪律、法规、制度的约束之下,自觉做到思想干净,不动非份之想;双手干净,不捞不义之财;嘴巴干净,不食莫名之食;双脚干净,不跨没栏之地。要常怀律已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除非份之想,经常自己给自己敲警钟、“过电影”,学会用镜子自己照自己,学会用别人的教训来警示自己、学会自己给自己“过不去”,切实树立党员领导干部清正廉洁、一身正气的良好形象。

四是加强教育引导,切实培养求真务实的作风

在加强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同时,着力解决干部中存在的能力素质不强、工作不落实、作风不扎实等突出问题。加强正面教育,使大家真正认识到求真务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自觉性。大力倡导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工作作风,着力形成一种正确导向:让那些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老黄牛”真正吃香、有用武之地;让那些只说不干、好大喜功、弄虚作假的人坐“冷板凳”,得不到好处。此外,注意在实际工作中加以监督,及时发现并坚决纠正干部违背求真务实精神的各种不正之风和错误做法。凡是出了问题的,坚决追究责任,该怎么处罚就怎么处罚,决不姑息迁就。

以上分析,仅是个人的初浅剖析和认识,恳请上级领导和各位同志提出批评意见,以使我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认真纠正克服。

相关推荐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