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对苏荣案件的反思材料

2023-06-15 07:42:07 来源:现代语文网

 人民把权力交给我们,我们就必须以身许党许国、报党报国,该做的事就要做,该得罪的人就得得罪。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严于砺剑、敢于亮剑。下面是现代语文网www.xiandaiyuwen.com小编整理的领导干部对苏荣案件的反思材料,欢迎大家阅读!

【领导干部对苏荣案件的反思材料1】

  江西省委书记苏荣因涉嫌严重违纪,在会场直接被带走,接受组织调查。至此,十八大后落马的地级城市“一把手”已增加至14人。若按全国287个地级城市来算,这一数字的占比接近5%。要是再统计已经落马的高级别领导干部中担任过地市委书记的人数,肯定更令人吃惊。这些人的落马,震动很大,更发人深思。

  对“一把手”不能疏于监管。毋容置疑,“市委书记”是关键岗位,在党和国家的工作全局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位置。这一层次的官员在工作中牵涉到的利益调整、分解、平衡问题比较复杂,面临的诱惑、挑战、风险也就更大。纵观落马的地市“一把手”,他们往往在当地称霸一方、浸淫多年,之所以会如此,与其手中有着无人能管的权力有关。一方面,他们疯狂利用权力为自己敛财;另一方面,他们不择手段为自己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这一切都是制度失范、监督失灵的结果。从制度规范的角度,为“一把手”尤其是地市“一把手”权力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探路,解决“一把手”权力滥用、失范、失衡等问题,刻不容缓。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对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反腐败不能忽视“一把手”。之前网上有种论调,说反腐只“打”副职,只拍“苍蝇”,会对各级“一把手”网开一面。如今面对一大批地市“一把手”落马的名单,这种说法也就不攻自破了。这充分彰显了中央“有腐必反,有贪必肃”的坚定决心。同时也深刻证明了反腐败不能忽视“一把手”。因为“一把手”特别是地市“一把手”如果作风不正,当地的政治生态肯定不好,社会风气必然会受到很大影响。此外,地市的主要负责人往往还是高级别领导干部的“后备军”,上升空间大,若不严加甄别和管理,埋下的隐患也大。反腐败抓好“一把手”也就抓住了“牛鼻子”,具有牵一发动全身的威慑作用。净化中国官场、纯净权力运行、保持党的纯洁性,管好“一把手”,反腐败就成功了一多半。各级各地党组织要严格监督,避免“一把手”沦为腐败重灾区。

  “一把手”不是弄权的特区。“一把手”特别是地市“一把手”在一个地方举足轻重,但是“一把手”,首先是一个地方老百姓的“父母官”,是人民公仆,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须严格按照“三严三实”要求,始终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牢记心中,始终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高高举过头顶,切实担负起“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神圣职责,并且要坚决将权力运行在、规范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之内,绝不能利用职权、滥用职权胡作非为,否则等待自己的只有人民的唾弃和法律的重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殊。“一把手”绝不是可以玩弄权术的特区,相反应该更加严格、更加规范、更加自觉地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谨慎用权、秉公用权,自觉抵御各种诱惑和侵蚀,永葆先进本色。要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加强道德锤炼和党性修养,时刻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思想“总开关”。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一把手”特别是地市“一把手”,要想引领地方发展、造福人民群众,必须始终保持清正廉洁,才能营造出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在中央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强大反腐声势下,玩弄权术、玩忽职守,只会玩弄自己、葬送前程。

【领导干部对苏荣案件的反思材料2】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举凡识书认字之人,莫不熟稔这些词,其中蕴藏的人生逻辑,影响中国两千年。从个人到国家天下,从正心诚意修身到治国平天下,一个不容忽略、不可越过的环节就是家。正所谓“一室之不治,何家国天下之为”,“齐家”成为步入社会、进入公堂的起点和前提。

  “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家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通过家教培育家风,不仅给人生系上品性的“第一粒扣子”,还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周围的人。家风是寄托传统、盛放亲情的陈年家私,亦是文化源流的朴素沉淀、社会价值的坚定担当,更是我们在这个时代互相激励、抱团取暖的精神薪火。今天我们谈论家风,既是为了承续传统、启迪当下,更是为了涤风励德、淳化风俗。

  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家风并不属于私域,更不是老人“托管”的小事、家属“自管”的私事。家风是作风的臂膀,家风浩然敦厚,才有作风严实清廉,家风正才能作风正、律己严、行得正。家风与作风犹如并蒂之花,互相映衬、相映生辉。领导干部手执权力重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非同小可,自当从家庭做起,以家风建设助力作风涵养,以家庭和睦引领社会和谐。

  良好家风,是抵御贪腐的无形“防火墙”。家风纯正,雨润万物;家风一破,污秽尽来。苏荣一人当官全家捞钱,上演“全家腐”;周本顺“家风败坏”,对亲属放任纵容……一些领导干部最终“祸起萧墙”,问题往往肇始于家风不正、家教不严。据统计,中央纪委近年来查处的党员干部违纪案件中,约四成与其家庭成员有关;被查处通报的34名中管干部,超六成违纪涉及亲属。正所谓“一人不廉,全家不圆”,家风不正导致全家沦陷,教训何其深刻。培育清廉家风,不仅是对廉洁政治的恪尽职守,更是对家庭圆满的最大保护。

  家是浓缩的国,国是放大的家。个体从家庭走向社会,家风的影响亦会随之远播,成为社会风气和道德水准整体拔节的力量之源。领导干部作为党风之旗帜、社风之表率,纯正家风、弘扬家风,无疑是党风向好、社风向善的最好催化剂。福建东山县委原书记谷文昌尽管已去世30多年,但谷家“清白持家、简朴本分、为民奉献”的家风仍在当地干部群众中传颂。有句网络流行语说得好,“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将家风融于作风,让好家庭与好风气相得益彰,领导干部责无旁贷。

  家风是人格的镜子,亦堪称涵养作风的源头活水。把家风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是时代的使命,亦是你我的职责。以“国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孙谋”的格局厘清亲情与权力的边界,以拒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定力廉洁修身、廉洁齐家,领导干部才能远离贪欲之害,让清廉成为对家人和社会最好的馈赠

相关推荐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