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党员讲政治知敬畏守规矩心得体会【多篇】

2023-06-17 06:51:44 来源:现代语文网

【讲政治知敬畏守规矩心得体会1】

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在学习实践中坚持严格党性修养锤炼,努力增强讲政治、守规矩的政治责任感和自觉性。

一、保持坚定政治定力,立场不可动摇

遵守党的政治纪律,严守党的政治规矩,是党员领导干部讲政治的基本要求,努力学习和践行,核心是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行动上自觉同*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拥护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当前,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进程中,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旗帜鲜明地针对党内、社会上反映出的“反腐是一阵风”、“反腐过头论”、“反腐自黑论”、“反腐亡党论”、“反腐无用论”等错误言行,进行坚定有力的抵制和反对。同时,要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加大正向激励,让反腐是从严治党新常态的思想和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从而坚定人们的理想信念,自觉支持中央坚定不移反腐败的重大部署。

二、坚持民主集中制,作风不可霸道

*强调,“党内组织和组织、组织和个人、同志和同志、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等重要关系都要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来设定和处理,不能错位、本末倒置。”推进从严治党,要切实重视和有效监督好民主集中制的贯彻执行,因为它是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和强化党内监督的重要内容,是认真落实党的政治纪律的重要抓手,更是对领导干部守纪律、守规矩具体而实际的重要检验。坚持民主集中制,最为重要的是,要正确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做到讲民主,不可偏废集中;行集中,不可拒绝民主。坚持作风民主、民主行事,注重充分听取和吸收党内意见、群众建议,实施正确有效的集中,确保集思广益、集中正确、决策科学、推动工作。

三、强化党内法规执行力,执行不可选择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战略,从此,将中国带入了更加重视制度建设、法治建设的新阶段。因此,在依法管党治党中,对党内法规建设和执行要求,必须更加严格。而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导干部特权思想严重,特殊党员确有存在,个别党员对党内规则淡忘,却深谙社会潜规则,对党员义务责任缺失,却专注热衷权力利益。这些行为和做法,与《党章》和中央要求格格不入。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特别警觉。讲政治、守规矩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而要更多地体现在增强法规制度的执行力上,特别是对党内法规制度的坚持和执行,绝不可以任何理由搞变通打折扣做选择,要自觉主动在执行坚持上带好头,做好以身示范。

四、严格依法行权,用权不可任性

中国反腐问题专家李永忠曾经说过:“古今中外,历史反复证明国家、社会治理的好坏,常常输在权利的合理保障和伸张,输在权力的过度滥用和膨胀。”因此,在建设法治社会的今天,作为国土资源管理战线的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切实增强规矩意识,严格按法定职责和要求办事,讲规矩守底线,不能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做人情”,甚至谋取不正当利益。工作与生活要泾渭分明,不能将生活中的交情对等为工作的方便,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谨记用权为民、行权为公,要坚持做到按法律授权、按制度行使权力,有权不可任性,用权不可霸道;公权不可滥用,行权必守底线;用权当受监督,滥权必受惩处。

五、坚守公道正派,邪气不可放任

作为党员干部和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坚持在原则问题和是非面前,旗帜鲜明,保持定力,导向正向,凝聚正能量。特别是在国土资源管理岗位行政,面对错综复杂的各种利益纷争和诱惑,要敢于坚持原则,牢牢固守住法律红线,不踩踏不逾越,公道正派行事,干干净净用权。对身边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要一身正气勇于抵制;对丧失原则正气的“好人主义”现象,要敢于亮剑执纪,让歪风邪气无藏身之地,让公道正气始终成为为官从政环境的新常态。对不正之风的容忍,就是对正气的屠杀;对原则底线的丧失,就是对公平正义的践踏。常言道,“毁人前途,无需破坏,只需溺爱;毁人一生,无需谋害,只需纵容。”因此,我们一定要用坚守公道的行动努力,打造充满正气的从政环境,用高尚正向的行为追求,重塑和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

【讲政治知敬畏守规矩心得体会2】

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重申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重要性,强调必须服从组织决定,决不允许搞非组织活动,不得违背组织决定。在笔者看来,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首先要在思想上明底线、知敬畏。应该说,明底线、知敬畏是为人做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道德品质,要做好本职工作,必须要知道底线是什么,要有敬畏意识,时刻抱着对党、对事业的热诚态度和对组织、对群众负责的敬业精神,恪尽职守,严格守纪。人一旦没有了底线和敬畏之心,就会肆无忌惮、无法无天;为官之人手中都有或大或小的权力,他们要是没有敬畏之心,其危害更远胜常人。周永康、徐才厚、苏荣、令计划等高级领导干部之所以会犯罪,就是因为他们心中没有底线、无所畏惧,存的都是私心,谋的都是私利,最终面对的只有党纪国法的制裁。

有人说,干部手中的权力就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使人威风八面、受人敬仰,也可以使人坠入深渊,身败名裂。党员干部一定要守住底线、常怀敬畏之心,让它成为一种态度、一种品格,从根本上避免那把“双刃剑”指向自己。

明底线知敬畏让权力运用成为一份担当。纵观我们党的发展历程,负责任、敢担当是赢得民心、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关键因素,也是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政治情怀,它是一种自觉的、自发的理性行为,而不是被动的、盲目的冒险行为。无论什么时候,领导干部就要冲在第一线,带着责任与担当的政治情怀,引领着人民群众奋勇前进。*同志曾说:“我有一个信念,就是事不避难,敢于担当,奋勇向前。”只有始终秉承着这份担当的精神,才能保持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攻坚克难的勇气,党的事业才会不断走向新的成功。

明底线知敬畏让遵法守纪成为一种本能。没有约束的权力,就像脱了缰的野马,在欲望的草原肆意狂奔。遵守党纪国法是一个领导干部基本的政治素质,也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领导干部心存敬畏,就能够懂规矩、守规则,把党纪国法作为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真正把党纪国法作为工作和生活的行为准则,时时事事从党性原则出发,自觉把党纪国法融入到学习、工作、生活之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始终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之感,坚决抵制诱惑,狠刹歪风邪气,自觉提高免疫力。

明底线知敬畏让接受监督成为一种自觉。权力缺乏监督,必然产生腐败。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在《自由与权力》中有一句至理名言:“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因此,干部要充分认识到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并非对自己的不信任,而是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千万不能因为自己是领导干部就为所欲为,也千万不能因为别人的尊重而忘乎所以。要以一种平常人的心态,自觉置身于党组织和广大群众的有效监督之下,不能以特殊党员自居,把自己凌驾于党组织和群众之上,游离于党组织和群众监督之外。

“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明底线、知敬畏,就知道什么是“高压线”,遵循规矩、守住底线,不存侥幸,从容生活、坦然做事,以健康的心态做好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人民、奉献人民。

相关推荐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