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带薪休假制度落实情况汇报【多篇】

2023-06-04 14:32:06 来源:现代语文网

事业单位带薪休假制度落实情况汇报一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休假实施细则,应尽快从全国范围出台落实带薪休假的相关细则,并进一步加大劳动监察部门主动监督和追责力度,提高违法者的违法成本,严格追究不执行带薪年休假制度用人单位的违法责任,以不断提高带薪休假的落实率。

近期,湖南、甘肃兰州、黑龙江哈尔滨等地相继出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休假实施细则。专家表示,机关事业单位率先落实带薪休假,可形成一定带头和示范效应,未来更需加大推动落实企业职工带薪休假的力度,并要加大劳动监察部门主动监督和追责力度,以破解带薪休假“落实难”问题。

“今年你休年假了吗?”“没休带薪年假有没有补贴?”这是上班族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此后,不少地方加大了带薪休假的落实力度。

记者注意到,近期,湖南、甘肃兰州、黑龙江哈尔滨等多地先后出台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休假的实施细则,为带薪休假落实“加把火”。

其中,5月25日,湖南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湖南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实施细则》;5月4日,甘肃兰州市人社局印发了《关于全面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制度的实施办法》;此前4月初,哈尔滨发布了《哈尔滨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实施意见》。

这三地均明确规定,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工作人员工作年限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满20年及以上的,年休假15天。这与2008年开始实施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中的规定相一致。

对于没休带薪年假是否有补贴的问题,湖南和哈尔滨提出,对工作人员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每天按日工资的300%给予补贴;但因个人原因不休的,只享受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兰州则“强制”推行机关事业单位带薪休假,规定“凡符合年休假条件的工作人员必须休年休假,应休不休的年休假补贴不再发放”,并进一步明确,“机关事业单位不安排工作人员休年休假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社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三地出台的细则均是针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此,北京旅游学会副秘书长刘思敏对中新网记者表示,目前带薪休假在机关事业单位中落实比较好,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单位“不让休”、员工“不敢休”的现象,以致于带薪年休假沦为“纸上福利”。

“地方政府发布实施细则,能够推进一部分人率先带薪休假,这对于全社会落实带薪休假是好事,值得鼓励。”刘思敏表示,机关事业单位率先落实带薪休假,可形成一定的带头和示范效应。

国务院去年8月印发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强化全社会依法休假理念,将带薪年休假制度落实情况纳入各地政府议事日程,作为劳动监察和职工权益保障的重要内容,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加快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

刘思敏认为,在机关事业单位加快落实带薪休假的同时,在企业尤其是民企、中小企业,更要加大推动带薪休假的力度。

人社部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带薪休假落实率约为50%,落实带薪休假比较好的主要集中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有企业、外资企业,而一些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落实起来相对较差。

“推进带薪休假的落实,有利于增加群众出行,使得旅游消费更合理释放,也有助于分散出行,缓解黄金周和小长假拥堵。”刘思敏指出,虽然《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自2008年施行已超过7年时间,但目前带薪休假仍面临“落实难”的问题。

对于落实难的原因,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惠州市旅游局局长黄细花此前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的逐利性和职工的弱势地位,是导致带薪休假难落实的主要原因。

“一方面,近些年人力成本不断上升,用人单位尤其是中小企业希望通过减少员工带薪休假时间来降低成本,因而不愿主动落实带薪休假。另一方面,职工因个人谋生需要或害怕失去工作,往往也不敢主动维护自己的休假权益。”黄细花说。

事业单位带薪休假制度落实情况汇报二

日前,湖北省十堰市政府办公室印发通知,进一步规范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制度,对确因工作需要不能休年休假,应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的问题明确强调:“以休假为原则,以不休假为例外”、“不能以发钱来代替年休假”。

此次十堰市政府通过制度管人管事,保证年休假制度规范运行,引发各界关注、大家普遍看好。纵观以往新闻不难发现,社会各界对带薪休假落实难问题非常关注。虽然相关法律法规早已有明确规定,但现实中,无论在机关、事业单位、企业中,仍存在执行、落实不到位的情况,不少人认为带薪休假更像是“睡在纸上的福利”。究其原因,一些单位、人员主观方面“不敢休”、“不好休”、“不会休”等因素非常关键。

“不敢休”主要由不健康的管理生态催生。有的职工担心自己休假会影响到和同事的关系,会给领导留下消极怠工的印象。有的畏惧领导,不得已察言观色,以领导的心情好坏决定自己是否申请休假。此前,统计部门曾公布一项调查数字,在接受调查的职工中,42.4%的人“不休或未休完带薪休假”的原因是“担心休假影响前途”。必须强调的是,倘若管理层的“喜怒哀乐”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一项法定职工权利的实现,那么这种不健康的管理生态和工作氛围,必须引起警惕。

“不好休”则是领导管理理念滞后的体现。统计部门调查显示,未带薪休假的职工中,近八成(78.8%)是由于“申请带薪休假有困难”,远高于“工作忙,没有时间”和“担心休假影响前途”等原因。有的领导只看重职工的工作量,总顾忌带薪休假的人力资源成本,希望职工能“连轴转”,最好是能自觉开启“五加二”、“白加黑”的战斗模式,以此提高业绩、扩大成果。有的领导不善于统筹安排,要么扎堆休假,人手不够,工作青黄不接;要么满岗满员,而业务有限,人力资源浪费。于是,有的领导索性一刀切,统一不休。

所谓“不会休”,并非玩笑之言。据新闻报道,在一家传媒公司工作的孙女士接受采访时表示“就算准假了,老板也可能会在休假期间安排工作。”现实中,有的单位、有的人往往无法交接好工作,导致在休假过程中电话、短信、电子邮件不断,除了人不在单位之外,与上班差别不大,是名符其实的“远程工作”。有的休假归来,仍乐不思蜀,接不上工作,进入不了工作状态。不但自己没能通过休假得到放松,反而影响了正常工作。如此下来,一方面职工自身怕耽误工作不愿意休假,另一方面领导也怕职工影响工作从而不让休假,境遇十分尴尬。

“会休息的人才会工作”,落实带薪休假,应当先从转变观念开始。只要把带薪休假落到实处,把对劳动者的尊重落到实处,就一定能产生巨大的正向激励作用,催生“不待扬鞭自奋蹄”的良好效果。

事业单位带薪休假制度落实情况汇报三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休假制度的通知》,《通知》明确,我市各单位要认真落实年休假制度,无特殊情况应安排工作人员休年休假;确因工作需要未休年休假或未休满应休天数的,按规定给予年休假工资报酬。

全市机关事业单位中执行国家统一收入分配制度的正式工作人员,应按规定享受带薪年休假。各单位在征求工作人员本人意愿的基础上,于每年2月底前制定本单位工作人员的年休假计划,保证符合规定的工作人员均能享受年休假。年休假一般不跨年度安排。驻外、驻村和挂职人员按工资管理关系,由工资关系所在单位列入年休假计划统筹安排;工资关系和现工作单位分离的人员,由工资关系所在单位统筹安排。对极少数因特殊岗位或特殊原因,不能按计划休年休假的工作人员,所在单位应在本年度或下年第一季度内安排补休。

各单位应严格控制不休年休假人员数量和不休假天数。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休假的,应当征求本人意见,并按干部分级管理原则和干部审批权限严格进行审批,单位主要负责人需报市政府主要领导审批;班子成员需报分管市领导审批;其他县级干部、所属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内设机构(含挂牌机构)主要负责人由部门主要负责人审批。确因工作需要未休年休假或未休满应休天数的,按规定给予年休假工资报酬。年休假工资报酬支付标准为:每应休未休1天,按照本人应休年休假当年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其中包含工作人员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每年1月底前,各单位将上年度工作人员年休假计划执行情况在本单位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

事业单位带薪休假制度落实情况汇报四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国务院近日印发《“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要将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纳入各地政府议事日程;制定带薪休假制度实施细则或实施计划;鼓励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引导职工灵活安排休假时间;各单位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将带薪休假与本地传统节日、地方特色活动相结合,安排错峰休假。

多地出台“硬规定”促带薪休假落实

据统计,目前全国已经有河北、江西、重庆等10多个省区市出台了带薪休假制度的细则。例如,河北省明确,将带薪休假制度作为机关事业单位年度考核、以及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考核的重要指标;浙江省提出,鼓励企业将职工旅游休闲作为福利措施,发放旅游消费券、休闲补贴等;福建省则鼓励各级工会利用本省旅游资源,按规定开展劳模和一线职工的疗养休养、春秋游等活动。

可以预见,随着带薪休假制度加快落地,越来越多的职工将享受到休息、休假的权利,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将不再是一种奢望。

专家点评:落实带薪休假动真格要先转观念

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带薪休假一方面保证劳动者有休假的权利,同时又能错开大家一起放假带来的交通拥堵。特别注意到,《“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既没有讲“黄金周”,也没有讲小长假,而是特别强调要落实带薪休假制度,这实际上是符合国际上节假日安排的惯例的,是一种非常好的安排。

但是,一部分企业、事业单位对带薪休假,往往有一些错误的认识,认为职工带薪休假会增加企业的用工成本。实际上,实行带薪休假比较好的企业,是能够提高劳动者生产率的,能够增加劳动者对企业的凝聚力,带薪休假的正效应远远大于负效应。

另外,政府对推行带薪休假的具体监督、实施细则还不够严格,这是观念的重要转变。特别提出,要落实带薪休假制度。这实际上是把带薪休假和旅游业的发展紧密的结合起来。

另外,此次规划特别强调了要将带薪休假制度列入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政府要加强监督管理。这有望把带薪休假变成人们的行为准则、行为习惯,这样一来,也就有望在“十三五”期间,按照原有设想,到2020年基本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相关推荐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