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上厕所的顺口溜笑话【多篇】

2023-06-17 20:06:13 来源:现代语文网

顺口溜,一种情绪的宣泄

虽然人们不觉得顺口溜讲的是多高雅的内容,但它的确是一种中国典型的文学体裁,有歌谣、谣谚这样的学名。

本质上来说,它是一种社会情绪的宣泄。老舍的儿子舒乙提到顺口溜时曾这么说:“顺口溜是一种情绪,一种偏见,但谁也不能说顺口溜不形象、不犀利。不一定准确,但一定深刻。”

经典上厕所的顺口溜笑话【多篇】

例如,老北京曾有“东富西贵、南贫北贱”一说,讲的是那时北京城的居住格局,后来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还有新版:“东里穷,西里阔,南里没有合作社”。

上海也有类似的顺口溜:“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套房”,直到浦东开发后,这样的顺口溜才渐渐不再传播。

不过这些都是成人讲的顺口溜,充满了生活经验,而小孩子之间传播的内容就随意的多。在全国最流行的20条顺口溜中,只有4条内容含有一定的知识或经验,其余的都很无厘头。

(点击查看大图)

虽然很无厘头,但这些顺口溜也宣泄着小孩子的各种情绪。

“因为所以,科学道理。国家机密,不告诉你。”表达的就是一种很直接的拒绝。对于小孩子而言,如果不想说,不会有成年人那么多的顾虑,就是不告诉你。

“对不起,没关系,放个屁,臭死你。”对于涉世未深的小孩而言,“屎尿屁”是他们能想到的最大程度的厌恶和攻击。对于孩子来说,最大的尴尬也莫过于被发现放了个屁。

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一些顺口溜在全国通行。就像脏话一样,这些韵脚明显的顺口溜表达的都是共通的情绪,只要有类似假期或转校生这样给学生跨学校交流的机会,顺口溜很快就会一传十、十传百。

儿时都在讲什么顺口溜

至于这些全国流行的顺口溜都有哪些,根据内容,可以大致分为八类。可以说,你小时候讲的顺口溜就是这几种:

单条分享人数最多的一类顺口溜是“讲道理”。类似“因为所以,科学道理”这样的表达,让孩子在拌嘴时至少可以进行防守,这也可以看作是儿童版的“杠精”句式。

(点击查看大图)

“因为所以”和“解释就是掩饰”的句式,如今依然在全国各地流传着,生命力非常旺盛。

而句式最丰富的一类则是“同学/朋友间吐槽”,这里充满了各种人身攻击。除了上文提到的“屎尿屁”之外,神经病、蚂蚁等都是小孩觉得可以用来攻击的意向。

(点击查看大图)

攻击的内容也是五花八门,除了屎尿屁,还会攻击对方小气、家里穷、没本事等内容。

除了有具体目标外,还有一种顺口溜,种类也很多,那就是“插科打诨”。

类似“老一开飞机,老二放炸弹,炸得老三屁股烂,老四老五都来看,老六在家煮鸡蛋”这样的顺口溜就能影响几个伙伴之间玩游戏的顺序,大家谁都不想做烂屁股的第三名。

现在看起来,这样的行为称不上合理,但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乐此不疲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