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员教育引领和联系服务群众存在的问题

2023-06-16 04:08:37 来源:现代语文网

教育引领和联系服务群众存在的问题

按照部署,我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围绕中央和省、市委部署,牢牢把握总体要求,坚持主题不变、镜头不换,联系实际,着力解决“四风”突出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切身利益问题和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把改进作风的成效真正落实到党的基层组织和“末梢神经”。所谓“最后一公里”,原指完成长途跋涉的最后一段里程,被引申为完成一件事情最后的而且是最关键的步骤,通常还说明此步骤充满困难。“最后一公里”,凸显了教育实践活动善始善终、善做善成、善学善思的鲜明导向。善始善终,这是党开展一切活动、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开始和完美的结束。“最后一公里”走得好不好,直接影响整个事情的成败。水果蔬菜从产地到百姓餐桌经历很多程序,往往“最后一公里”坐地涨价,老百姓苦不堪言。再比如,如何解决好农田灌溉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如何解决群众出行难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等等。诸如此类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看似小问题,实则是造成“末梢堵塞”的大问题。人的身体一旦“末梢堵塞”,则身体有病,严重的可能危及生命,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末梢堵塞”,且不“通瘀”,则危及党的肌体和执政能力。党的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根本目的就是要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端正对群众的态度,端正对教育实践活动的态度。“最后一公里”为开展活动的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打了一剂“强心剂”,是一个响亮的警钟和严肃的要求,为保证活动的最终成效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当前,不少党员干部的上班场所仅在机关,对基层的情况了解甚少,一些人只停留在看材料,听汇报阶段,与基层群众的鱼水情也仅仅停留在口头上。“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负面例子时有发生,作为基层的党员干部要必须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切实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主动走进乡村社区,串门入户、嘘寒问暖,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主动听取基层群众的难事、烦心事,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善待基层群众,为民排忧解难,唯有这样,党的群众路线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可,才能赢得老百姓的掌声。走群众路线,最害怕的是“蜻蜓点水”、“水过地皮湿”,最期盼的是基层领导干部能“常来走,多来看”。我认为群众路线绝不是空口白话谈出来的,而是靠脚踏实地干出来的。群众路线教育的生命和灵魂就在于一个“实”字,重在以具体举措落到实处,才能取得实效。要解决这些问题,我有以下几点粗浅认识,希望和大家共同学习一下。

一、认清“四风”问题对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带来的危害

反对“四风”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落脚点和主要任务,核心问题还是解决好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群众路线工作的“最后一公里”,是考验党员干部的关键期。群众路线需要走好,“四风”问题是群众路线“最后一公里”的最大拦路虎。形式主义的主要根源是主观主义、个人主义和“官本位”思想。弄虚作假,不求实效;好大喜功,欺上瞒下;脱离实际,照搬照套。官僚主义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做官当老爷的领导作风。不深入基层和群众,不了解实际情况,不关心群众疾苦,不愿和群众“坐同一条板凳”,怕给自己添麻烦;饱食终日,无所作为,遇事不负责任;独断专行,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主观主义地瞎指挥等。享乐主义主要表现在精神状态上,思想空虚,精神萎靡,贪图安逸,不思进取;在价值取向上,把个人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事情多做一点觉得吃亏,待遇稍差一点满腹牢骚;在工作态度上,怕苦怕累,逃避责任,得过且过,不愿意到艰苦的地方工作,更不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公务活动中,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不重实效;在生活方式上,追求"贵族化",吃喝玩乐,沉湎于花天酒地、声色犬马。奢靡之风表现为金表华服、珍馐佳酿、豪宅别墅、名车美人。把牢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党员干部是排头兵,是突击队。只有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推动自己的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才能进一步密切,基层基础才能进一步夯实。

二、在解决服务群众最后有一公里时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认真排查和发现“最后一公里”问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排查问题环节要求非常明确,把查摆问题贯穿始终,采取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集体议等方式,切实找出部门和单位存在的突出问题。党员干部联系群众要尽心尽力,要促进进村入户体察民情常态化,不仅身到,更要心到。要以心换心,真正放下姿态、俯下身子体恤群众、关心群众,切实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下基层联系群众,应多临时停车,多不请自来,多走泥泞的路,多进漏雨的屋,尝尝群众锅里的饭,品品群众碗里的水,切实体恤群众疾苦,了解群众所想所期所盼,俯听群众所恨所怨所言。“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如果不到群众中听意见,听不到真心话,不认真排查,或是视而不见,或是熟视无睹,或是夸夸其谈,避重就轻,怎能发现自身存在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第二,深入查找造成“最后一公里”的瓶颈。那就是要抓住基层,基层与群众接触最多,涉及的群众问题,很多都需要基层去解决和落实。基层是党和群众联系的最后一个环节,党的政策需要基层去落实完善。基层要坚持做到问题排查不到位不放过,问题解决不到位不放过。要善于倾听人民群众的心声,想群众之所想。如果党组织建设薄弱,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没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书记没能配强配优,基层党员的模范带动作用也就难以发挥,这就在党组织和群众之间无形中产生了一堵墙;有的单位、镇、街道和社区便民服务跟不上,有的便民大厅虽已建成,但人员在岗不在位,在位不在心或服务态度生、冷、硬,便民大厅成了摆设,人民群众依然办事难;有的基层组织服务群众能力差,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的住房、养老、医疗等惠民政策总是“走在路上”,就差那么一点点,造成“近在咫尺,远隔天涯”瓶颈。面对这些问题,面对各种“疑难杂症”,就必须找清“病根”才能追根溯源,寻找到根治的“良方”,而如何去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则是干部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至关重要的一步,那么干部要如何迈好这一步呢?多走土路讲土话,多接地气才能做好群众工作。磨破嘴皮不如走破脚皮,说得再好都不如多走走“小路”,多看看民情,多听听民声,才能汇聚民意,才能与群众接上气,多说土话才能做好群众的“亲戚”,才能密切干群之间的联系,群众才愿意向干部敞开心扉,才能让干部寻找到“病根”。勇于担当,狠抓落实,提高干部的办事效率。走进群众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群众,了解他们的疾苦,解决他们的难题,面对问题干部就是要勇于担当,有直面矛盾的勇气,敢于走在前头,把工作做细、做深、做到实处,不断地转变作风,提高执政水平,才能提高办事效率,赢得群众的好评。

第三,认真剖析整改“最后一公里”问题。剖析和整改是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问题要查得“水落石出”、自我批评要“体无完肤”,道理分析要“鞭辟入里”,整改问题要“入骨入心”。剖析要从深处挖,危害要从大处想,病根要从痛处找,诊疗要对症下药,从重从快,药到病除。要认真分析产生“最后一公里”问题的体制机制原因,切实加以整改。对体制机制上出现的问题,要从深化改革入手,对极少数人恃权弄权而使政府的惠民举措落不到实处,形成“末梢堵塞”的必须严肃问责。

第四,严格建立严防“最后一公里”长效机制。开展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不是唱高调、走过场、摆样子,也不是活动一结束就不再联系服务群众,而是新形势对于党员干部的高要求,要在建立健全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制度上下功夫,在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使广大党员能够坚持尽职尽责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要加强党建创新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尤其要配优配强党组织书记,要加强基层便民办事大厅建设,让便民利民设施真正为民服务,要从体制机制上着手,建立长效机制,严防“最后一公里”现象改头换面,披上“马甲”以新面目出现。切实把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和惠民措施真正送给群众,把党的惠民政策变成老百姓“口袋里”的实惠。

第五,建设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本领过硬的党员骨干队伍,是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的首要任务。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通过教育和实践“两手抓”,切实增强党员干部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的意识和能力。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就要大力整顿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服务意识强、服务作风好、服务水平高的领导班子,按照“选优、育强、聚能、引智”的思路,选拔培养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花大力气建设作风过硬、甘于奉献的党员骨干队伍。要通过学习教育等多种方式提高干部和党员为群众服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其“愿服务”;开展多种形式的相关技能培训,使其“懂服务”;努力提高他们的服务技能和水平,使其“会服务”;采取督促推动和监督检查等措施,保证其“服务好”。由他们来带头服务、带领服务、带动服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才能落到实处。

第六,功能齐全、方便快捷的服务平台,是基层党组织开展服务的必备“硬件”,也是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的重要依托。要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加快服务场所建设,建立和完善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站、点)。深入了解群众需求,进一步强化服务中心的综合服务功能,实现与便民服务、公共服务等有机融合,不断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探索信息化服务新方式,建设以工作网站为重点的服务信息发布平台、以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为重点的党员教育平台、以手机党报为重点的党内信息互通平台、以微博和微信等为重点的党群即时互动平台等,通过网络阵地为群众提供服务。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和上级党组织要求,积极创新形式多样的服务载体和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工作抓手,把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的工作细化、深化、具体化。

三、怎样做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刘云山在1月21日召开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指出中央关于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部署十分明确,关键是坚持主题不变、镜头不换,突出问题导向,聚焦“四风”查找问题、解决问题。要根据第二批活动单位的特点,坚决纠正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切实解决脱离群众的问题、服务群众不到位的问题、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下大力气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基层是党执政大厦的地基,是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也是走实、走稳、走好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行百里者半于九十,这“最后一公里”涉及领域广、事务多,问题更具体、更庞杂,同时与群众贴得最近,群众感受最为直观。一些事可能看似不大,但桩桩件件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关乎百姓的生活质量。基层“小事”是构成国家、集体“大事”的“细胞”,如果基层服务做得不好不细,不仅大大伤害群众感情、影响群众生活,还可能损伤整个“肌体”的健康;如果基层工作不扎实,顶层设计制定得再好,都可能沦为空中楼阁、一纸空文。从这个意义上说,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从一开始就强调要切实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具有十分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意义。

教育引领和联系服务群众存在的问题

医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小组组织了5次集中学习,观看了电影《焦裕禄》、认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中共崇仁县委关于在全县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关于做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环节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和“焦裕禄龚全珍、兰辉等人先进事迹”纪实文章。

在前期征求意见基础上,坚持边查边改,即知即改,会同后勤保卫科迅速解决了院内走廊车辆乱停乱放、病区患者及家属饮水等问题。通过组织民主评议、召开医患代表座谈会、个别谈话交流、督导组反馈意见,院领导班子查摆出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在剖析问题根源的基础上提出整改思路和改进措施,以期为建立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奠定扎实基础。

一、“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形式主义突出表现:

1.理论学习不够扎实。虽然院党支部制定了理论中心组学习与专题理论学习制度,但存在时紧时松的现象,个人自学多、集中学习少,班子成员常忙于业务,要求自行学习的部分往往流于形式,自学时间不充分,学习内容不够系统、深入,文件看了,政策学了,但仅仅停留在文字表面,常常应付差事,没有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未能真正系统、透彻地学习领会材料。同时表现在单纯追求形式阅知,而忽略了促进、规范和指导工作;集体学习缺乏深入研讨和思想碰撞,对于中央、省、市、县的重大战略部署,以及与职工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研究不够,讨论不充分,特别是运用集体智慧提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举措的研讨活动较少,没有达到通过集中学习服务医院发展的目的。

2.工作推进不够务实。工作有思考,但对一些难度较大的工作研究不深、不细、不透。工作重布置、轻检查。花了很多精力,开了很多会、发了不少文,研究工作部署较为透彻,但缺乏跟踪、检查和指导,狠抓落实的精神不够,狠抓落实的力度也不够,对工作的责任主体、阶段目标、时间控制、评价标准缺少明确要求,最终表现为抓而不紧、抓而不实、抓而不细,工作浮于表面,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3.制度执行不够严实。医院制定了较为健全的规章制度,但存在着重建章立制、轻认真落实的现象,具体的制度执行力度不够,没有建立监督检查制度执行情况的长效体制和机制,谁来监督、怎样监督、监督结果如何使用等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出现了一些工作有“形”而落实不够,有些工作即使没有落实,也无人过问,或不了了之,或临时处置,疲于应付,缺少有效的问责手段和办法,工作质量得不到保证。

(二)官僚主义突出表现:

1.深入一线科室调查研究不够,存在走过场、程式化的倾向。起草文件材料习惯于“闭门造车”,没有深入一线科室了解真实情况,从书面到书面,很难提出新观点、新思路,在为领导提供科学决策方面有所欠缺。虽然班子成员也经常下一线科室调研,但主动性不强、不够深入,只注重了解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未能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没有关心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要什么,没有真正和群众打成一片,缺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工作方法还有待改进。在推进各项工作时,主动征求部门意见不足,重部署、轻推进,布置多,检查少,总觉得有许多事要办,对下面要求多,但往往把工作布置下去之后,却没有做到全面掌握,消极“等米下锅”,思路不清、办法不足,导致工作推进缓慢,效果不佳。由于主观上想干好工作,对于交办下去的任务希望能尽快得到落实,可能在时间节点上会定得比较严格。有时看到工作进展较慢,便产生急躁情绪,表现在工作上存在一定程度的急于求成,沉不住气,静不下心。

2.与群众联系不够紧密,听取意见流于表面化。虽然深知对部门、一线科室的情况,只有沉下去才有较深的了解,才有“发言权”,但是习惯召开各种会议,方案在会上研究,任务在会上交办,落实在会上督促。广泛听取医患的意见和建议不够,缺乏与基层干职工、患者及患者家属面对面的沟通交流,直接倾听基层诉求不够。有时听意见不广泛、不全面、不完整,掌握实情不够,不能完全把基层干职工创造性的经验反映出来。有时不能耐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听到不同的声音会有急躁情绪,不能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

3.服务缺少贴心化。虽然有主动服务的意识,但有的同志的宗旨意识还不够强烈和牢固,主动关心基层干职工工作、学习和生活不够,切实帮助干职工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不够。有时制定目标脱离实际,要求不切实际,没能很好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有时布置工作时间要求过急,刚收到通知就要求上报情况和材料,使基层职工疲于突击应付。在解决基层科室医疗设备普遍老旧、设备维护缺乏保障等问题上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在改善年青医务人员办公条件和学习深造等问题上缺少得力的举措。

4.与上下联系不够紧密。在加强与上级部门沟通联系方面存在薄弱环节,难以准确把握面上情况。对部门和一线科室工作的督促指导偏弱。

(三)享乐主义突出表现:

1.精神懈怠,动力不足。有的同志不思进取、安于现状,不愿意吃苦受累、出力动脑,不愿意深入思考谋划重大问题,满足于现有的工作,苦干实干、爱岗敬业的精神有所缺乏,干事激情有所下降,前进动力不足。在医院面临发展瓶颈、力求跨越的关键时期,责任意识、危机意识不强,创新精神、奉献精神不够,争先进位、跨越发展的冲劲不足。

2.心态浮躁,缺乏沉稳之气。在工作能力还不强,工作实绩还不足,经验、历练、实力还远远不够的情况下,会发牢骚,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要待遇、要职级、要改善。工作有时不用心,不能沉下心深入研究文件、研究政策、研究工作,心浮气躁,工作上普遍缺少张力、耐力和韧性,存在怕吃苦、怕加班、怕熬夜、怕写材料的现象。

3.思想不够解放,缺乏开创思维。在新的形势面前,思想思维方式方面受条条框框束缚太多,遇到实际问题时一定程度上还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敢闯,不敢试,破解难题的办法不多。在困难和矛盾面前,心存急燥,缺乏开放性、发散性思维,真正用解放思想的思维方法解决问题、进行开创性工作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奢靡之风突出表现:

1.规章制度抓的不够细致。在工作中,提出的要求多,具体安排的少,深入检查落实的少,抓责任落实不是很到位。水、电等节约意识不够,有时存在纸张浪费、下班后不关灯的情况。

2.自我约束力落实不够坚决。在一些不太敏感、不致于造成大的影响和后果的问题上自我约束、自我检点有欠严格。对一些本不愿意参加的宴请活动,碍于情面也会参加。

3.接待工作要求执行不够严格。把握不好公务接待和工作交流中的消费尺度,习惯于“热情接待”,不够勤俭节约,有时划不清工作需要与廉洁自律的界限,对一些铺张浪费的现象仍有执行制度不严的问题,还存在“老好人”思想,生怕接待办事“不周到”影响了关系。

二、产生“四风”问题的原因剖析

(一)理想信念有所淡化

一是理论学习虚化。有重业务知识学习,轻政治理论学习的思想。认为业务是实的东西,能看得见摸得着,政治理论是虚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政治理论水平再高不如实实在在干点事。二是精神追求弱化。受社会普遍存在的重事务工作轻理想诉求、重利益获得轻信念取舍的影响,削弱了我们的精神追求,放松了我们的自我要求,队伍的忠诚意识、大局意识、敬业精神有所弱化。三是理想信念淡化。受各种思潮的侵入和社会现实环境的影响,思想容易产生波动,加之理论学习和修养不足,造成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有所淡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理念和工作质量的提升,导致了“四风”问题的存在。

(二)宗旨意识有所动摇

一是指导基层不深入、不经常。到了基层只注重了解想要了解的问题,与一线干职工谈心交流不经常,直接听取基层职工意见少,没有真正和干职工打成一片。二是发展规划不长远、不规范。没有切实从医院和群众的需求出发,共同谋划医院事业的跨越发展,提高服务质量,最大限度的满足和服务群众。三是宗旨意识不扎实、不牢固。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领会不深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思想在具体落实上有偏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有衰退,引领事业发展的责任意识有减弱。

(三)党性修养有所欠缺

加强党性修养的自觉性不强,提升自我素养的标尺线不高,缺少争先创优的劲头,缺少改革创新的勇气,精神状态不够振奋,奋斗意识有所弱化。一是工作目标要求不高。工作繁重、压力大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怎样尽快完成任务,降低了工作标准。二是工作质量要求不实。顶层设计考虑上下了一些功夫,但工作实施、贯彻不够,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不够强,攻坚克难的举措不够多。三是政策制度研究不透。政策研究的思路有的还不够成熟,政策实施缺乏深入追踪和掌握,决策与实际存在差距。制度执行的力度还不够果断,实际运用中缺乏检查和监督。因而存在服务不到位,与基层干职工认识有出入等情况,造成基层干职工的不理解。

(四)政治纪律有所松懈

随着医改政策的进一步深入,随着医院事业的不断发展,有些领导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忘记了自己的政治身份和政治责任。没有深刻认识到我们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忽视了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党的地位与形象。有时把自己等同于普通党员,甚至于普通医务工作者,工作上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标准上只求不违规、不求作表率,思想上只求对我有利、不求严防死守,令行禁止的意识不够深入,纪律松懈的思想有所抬头。

(五)政绩观、权力观、世界观有所偏离

在“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上缺少全面深刻的认知,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观等方面缺少理性深入的把握,为民务实清廉的思想根子扎的不够深。工作中,时常会追求外显的、量化的、上级要求的、考核必需的标志性“业绩”,往往忽视打牢基石、苦练内功,甘当阶梯、愿谋“潜绩”,不计个人名利、不重眼前得失。这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得以形成的根源所在。

“四风”问题的存在,不仅表明我院领导班子在作风建设上与上级要求和群众期盼存在一定差距,同时也表明我院作风建设工作还有不少薄弱环节。我们将下更大决心、花更大力气、用更足功夫,切实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努力从思想根源入手,从建章立制入手,加大力度切实解决好“四风”问题,确保取得组织和群众满意的明显实效,以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果接受校党委和全院师生的检验。

教育引领和联系服务群众存在的问题

近日,*深入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强调要突出活动重点,突出解决各级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联系基层群众的所思所盼,学习领会*重要讲话精神,最要紧的就是,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重点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真正让群众受益。

着力解决群众办事难的问题。*指出,窗口单位是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查摆和解决作风问题的重点部位,要在活动中总结经验、解决问题,从服务内容、办事流程、跟踪反馈、结果评价等方面不断改进,使服务更加精细、规范、高效。应该看到,经过这些年持之以恒的教育和监督,基层群众普遍感受到窗口单位“门好进了、脸好看了”,但“事难办”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有的地方,哪怕是一件很小的事、应该办的事,也让群众来回折腾好几趟。解决办事难要把群众当亲人,能一次办结的决不让群众跑二趟路,能网上办理或送上门的就不让群众跑路。解决办事难还要强化问题导向,盯住作风问题不放,从小事做起,从具体事情抓起,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

着力解决群众养老难的问题。*指出,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老助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今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这是惠及几亿老年人的德政工程。这些年,企业职工养老金实现了“十连增”,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却一直只有每月55元,由于物价上涨,保障作用越来越弱,满足不了老年人基本的温饱需求。群众期盼尽快上调基础养老金标准到100元以上,并建立正常增长机制,发挥制度的保障作用,真正让老年人基本生活无忧。

着力解决群众安居难的问题。衣食住行是群众的基本需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大多数群众实现了丰衣足食,住房成为群众最关切的利益。关键是建立健全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一方面,要根据不同人群需求,不同城市情况,分类施策,分城施策,让市场在房地产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让买得起房的群众能买到价格公道的房,真正实现安居乐业。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政府保基本、兜底线的作用,着力建设住房保障体系,推进公租房等保障房建设,并且实行公平分配,有效解决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群体、新就业职工、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困难问题。

着力解决群众行路难的问题。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大中城市之间普遍建立了航空、高铁、高速公路构成的立体交通网络。但在广袤的农村,过河难、行路难还比较普遍地存在。这就需要更加注重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农村安排更多基础建设工程;更需要县乡干部弘扬焦裕禄精神,带领农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修建乡村道路,帮助群众解决过河难、行路难等身边的难题,让群众得到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惠。

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2013年,我国总体实现基本医保的全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增加到人均280元。在28个省份开展了大病医疗保险试点,医改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看病难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农民群众期盼村村都建有卫生室,生病能够及时得到救治,生大病国家能够托个底;农民工期盼能够与城市居民一样有医保卡,医疗费用能跨地域及时报销;富裕群体则期盼开放社会资本投资医疗产业,能享受到优质医疗保健服务。民之所望就是施政所向。所有这些,都需要在教育实践活动中逐步解决。

群众面临的难题多种多样。解决难题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现有的问题解决了,还会出现新的更难的问题。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天职。只要坚持从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入手,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紧迫就抓紧解决什么问题,切实让群众得到实惠,教育实践活动就一定能够真正成为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有关教育引领和联系服务群众存在的问题相关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相关推荐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