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宝鸡中考思想品德试卷答案解析及word文字版下载(难度系数点评)

2023-06-10 09:11:23 来源:现代语文网

2017年宝鸡中考思想品德试卷答案解析及word文字版下载(难度系数点评)

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共12个小题,占全卷24分。

1至3题考查的是国内外重大时事,共6分。第1题考查了我国政治生活中影响重大的事件“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2题考查2006年度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得者李振声和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歼十飞机工程”。第3题考查我国外交上的空前盛事“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举行。以上时政知识都属于《中考说明》对考生能力要求的识记层次,从考查的内容上看,突出了对时事中“重大”问题和具有影响力的重大事件的考查。

第4、5题属于课程标准中道德教育部分的内容,共4分。主要涉及到养成自信的生活态度、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培养正义感等考点,从试题的引入来看,第4题通过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叶笃正院士的话让学生谈对培养自信生活态度的认识;第5题则直接让学生判断正义行为,设问简单明了,难度较小。

第6至10题属于课程标准中法律教育部分的内容,共10分。第6、7题以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这一时政热点为切入口,以一材多问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等法律知识的认识。第8题以生动、形象的漫画“与狼共舞”引入问题,目的是让学生认识毒品的危害,自觉守法,抵制不良诱惑。第9题以名言警句的形式切入话题,主要使学生充分理解我国法律的重要作用。第10题通过创设生活中常见的小情景,从逆向进行设问,考查学生对权利义务关系的正确认识。

第11、12题属于课程标准中国情教育部分的内容,共4分。第11题以漫画“小乌见大污”引入问题,让学生谈对自己的启示,要求学生认识环境保护,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第12题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表决通过了物权法、企业所得税法这一热点话题为载体,考查学生对我国现阶段基本政治制度的认识。

历史与社会第11题,以2008年奥运代表工程“鸟巢”“水立方”在材料、技术、施工等方面的重大突破为题材引入问题,考查学生对创新重要性的认识,教育学生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积极投身于创新实践。

第Ⅱ卷共4小题,总分36分。其中开放性试题占到22分。

第24题以中学生小林同学一天的活动创设情境,要求学生从道德和法律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思考。本题涉及的考点有:尽自己所能孝敬父母、法律保护公民的受教育权、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受法律保护、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利,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合法权利等等。本题情境设置切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在“法律点评”栏目中考虑到了不同生活环境的考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差异性,试题设置了选做题,给学生给予了选择的权利,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第25、26题均以陕西题材切入主题,试题的地域特色明显。第25题以中共陕西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提出“建设西部强省”的奋斗目标为载体,引入陕西科技发展问题,着重考查学生对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现实意义的理解。试题巧妙地用人物对话形式展开,让同学倍感亲切,呈现方式灵活,配以醒目图示,显得生动活泼。

第26题以陕西近几年发生的各种巨变引导学生思考陕西腾飞的原因,让学生通过观察,列举身边还有那些变化,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变化,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体会*制度的优越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第27题是本卷分值最大,综合性最强的一道题。它以2007年5月4日胡锦涛*致信中国青年群英会,对广大青年提出的“争做四个新一代”的殷切希望为背景材料,设置了“培养与时代同发展的高尚品德”“练就与时代同发展的过硬本领”“践行与时代同发展的民族精神”3个主题探究活动,本题有5个小问题,内容涉及道德、法律、国情等多个考点,试题的考查方式灵活,开放性、综合性很强。第1、2问从道德角度出发,考查了学生对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认识,培养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第3问从法律角度,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要求学生珍惜受教育权,练就过硬的本领;第4、5问从国情角度出发,通过赏析漫画,拟写宣传标语,发扬艰苦奋斗,弘扬民族精神。

2、试题的主要特点

总体上看,今年中考思想品德试题从我省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教学实际出发,符合《课程标准》和《中考说明》的要求,在继承和发扬2006年思想品德试题的优点和长处的基础上,稳中有变,在试题的内容和呈现方式上有所创新,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试题难易适中,主观性和开放性试题所占比例较大,较好地发挥了中考对我省思想品德学科的正确导向作用。其主要特点有:

(1)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突出了课程的德育性质,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教育性。思想品德课程是为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课程,其任务是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美丑、是非观念,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为充分发挥思想品德学科的教育功能,试题能注重选择有教育意义的话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学会过有意义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如:第Ⅰ卷的1、2、4、5、8、10、11等题中关于*和谐社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召开、培养自信的生活态度、坚持正义行为、远离毒品、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保护环境等内容;第Ⅱ卷24-27题中关于如何孝敬父母、依法维护他人合法权利、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利用科技促进家乡建设、青少年要争做与时代同发展的新一代等。这些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意识,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都会产生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

(2)试题涉猎了时代发展中鲜活的事实,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发展,关注家乡建设。试题在选材上注重体现时代特征,突出陕西的地域特色,力求反映当前社会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引导考生关注国家、社会和家乡的发展,引导考生对社会生活进行观察、思考,引导考生面向社会生活,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本套试题中所涉及的重要时政和社会热点有:和谐社会、国家最高科学技术进步奖、中非合作论坛、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叶笃正、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环境问题、消费者权益保护、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科教兴国、胡锦涛在五四青年节提出的“四个新一代”等重大热点、焦点问题。同时,我们不难发现,试题特别注重以陕西的地方时政热点作为载体来设置问题。如:第Ⅱ卷的25、26题就分别选择了“中共陕西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陕西十五期间科技成果展”、“近年来陕西的腾飞和发展”等地方素材引入问题,使学生在答题的同时,感受家乡的变化,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这些问题的设计贯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有利于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发展,关注家乡建设。

(3)试题坚持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和体验,显现人文性特点。“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也是党和政府倡导的共建和谐的社会追求。2007年陕西省中考命题确定的共同人文主题是“和谐?传承?发展”,试题能围绕这一主题,从初中生身心发展和生活的实际出发来设计问题,注重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提高生存能力,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如:第24题以小林同学一天的活动来创设情境,模拟再现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活动场景,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道德、法律知识思考如何体谅父母的辛劳,学会孝敬父母;如何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冲突,学会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如何在消费过程中,练就一双“慧眼”,提高辨别和选择能力。试题的情境设置切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考生在答题时能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传承道德、遵纪守法、创建和谐的重要性。第25题则通过让学生对话交流我省科技成果,引导学生探讨运用所学知识为构建和谐家乡贡献力量。再如:第27题,试题围绕胡锦涛*致信中国青年群英会,对广大青年提出的“争做四个新一代”的殷切希望为背景材料,设置了“培养与时代同发展的高尚品德”“练就与时代同发展的过硬本领”“践行与时代同发展的民族精神”等三个主题探究活动。其中,活动一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体现和谐主题。活动二强调中学生要从小练就过硬本领,努力学习,促进个人的发展,体现了发展主题。活动三要求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传承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以升华自己的道德情感,体现了传承主题。这三个活动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做到学以致用,提高了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另外,为了关照不同生活区域的考生,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试题设置了选做题,给了学生选择的权利,体现了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

(4)试题坚持了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注重学科内知识的内在联系,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试题将考核的重点放在学科基础知识、主干知识与社会热点、现实生活三方面的结合处。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进一步学习的能力。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均以具体事实或资料作为情境,根据情境提出新的问题,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注重学科内知识的内在联系,综合性较强。如:第24题,试题以小林的一天为背景,要求学生从道德和法律两个角度综合分析这些行为;第25题以时政热点引入问题,要求学生将科技发展与国家建设相联系;第27题以新闻回放作为背景,将道德、法律、国情三块内容以活动的形式综合在一起,提高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整体把握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5)试题的呈现方式灵活多样,版面设计图文并茂,形式生动活泼。整套试题在背景资料的呈现方式及设问技巧上显得灵活多样,学生易于理解,乐于接受。第Ⅰ卷选择题就包括直问直答、一材多问、组合选择、逆向选择、漫画赏析等多种形式。具体来说:第1、2、3、5题均为简单明了直问直答式的选择题;第6-7题是一材多问式的选择题;第4、6、8、9、11题是组合式的选择题、第10题是从反向设问要求学生进行逆向思维的选择题;第8、11题为漫画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主要通过情景再现、图文展板、新闻回放、漫画赏析等形式呈现,这些呈现方式生动活泼,有利于吸引考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试题设问的切入来看,使用了道德思考、法律点评、对话交流、活动探究等多种方式。如:试卷第25题首次设置了对话形式的试题,此题以两位同学谈话的方式呈现,让考生在与同学对话的过程中深入思考,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这种形式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倍感亲切,有利于消除考试的紧张感;试卷第27题是此次中考试题的一个亮点,它以胡锦涛*致信中国青年群英会,对广大青年提出的“争做四个新一代”的殷切希望为背景材料,围绕“道德、法律、国情”等多个考点设置了环环相扣的3个主题探究活动,共5个小问题。第1、2问从道德角度出发,考查了学生对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认识,培养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第3问从法律角度,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要求学生珍惜受教育权,练就过硬的本领;第4、5问从国情角度出发,通过赏析漫画,拟写宣传标语,发扬艰苦奋斗,弘扬民族精神。试题的考查方式灵活,开放性、综合性较强。

相关推荐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