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选专业再选学校 专业优先与院校优先区别

2023-06-16 07:18:10 来源:现代语文网

“专业+学校”,录取由此先选专业再选学校

长期以来,高校招生实行“学校+专业”的志愿填报和录取模式。高校按照考生填报的学校志愿,先选择相应批次的高校投档,再依据专业计划缺额情况调剂录取,使得一些所谓的名牌高校弱势专业也能招到好学生,学生对专业的兴趣爱好无从体现,专业选择权也很难保证。

先选专业再选学校 专业优先与院校优先区别

然而,由于选考科目的介入,“学校+专业”的志愿填报和录取模式,将逆转为“专业(类)+学校”志愿填报模式,考生既可以报考同一个高校中的不同专业(类),也可以是不同高校的同一专业(类),还可以是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类),拥有了更多选择权,也增加了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双向选择机会。

省教育厅巡视员宋承祥在诠释改革初衷时指出,这种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以专业为导向,先选定自己喜欢的专业,再选择高校。一是解决了将学校选择放在首位,被迫选择自己不太感兴趣的专业的问题;二是贴合了考生的人生规划,更好地尊重了本人的专业取向和兴趣爱好,有利于考生的成长与发展;三是这种模式也将促使高校科学定位,更加注重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多办特色专业、优势专业,形成学校品牌和特色,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高等学校办学质量。

“专业(类)+学校”志愿填报模式最直接的改变就是,本科录取批次将不再区分本科一批、本科二批,而是只分本科提前批和本科批。省教育招考院院长陈国前在诠释合并段录取批次时说,如果不这样做,改革就不全面、不完整,甚至是不彻底。合并批次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性,不会出现普通高中一本录取率的攀比,更有利于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

此外,新高考招生录取“两依据一参考”模式, “一参考”就是考生综合素质评价,学校根据招生需要测试考生综合素质,考生的专业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对考生而言,从各自的兴趣爱好出发选择专业、选择学校,才是一生工作和生活幸福的根本。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曾说过,一些海洋专业学生入学分数很高,但培养潜力不大,因为他们缺乏对海洋的兴趣,缺乏一定的海洋专业基础,更缺乏海洋专业发展的志向,如果这种现状不改变,别说20年,就是30年也培养不出诺贝尔奖获得者。将海洋人才培养前置,成为中小学开展海洋特色教育的初衷。

专业优先的利弊分析

(一)好专业的好处

1、学习动力你的大学不乏味

兴趣与特长是学习原动力,如果清楚自己的兴趣或特长,毫无疑问相关的专业学习当然也得心应手。同时也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去实践。选择符合自己兴趣的专业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好处是,将来毕业找工作也能够很顺利找到,毕竟你专业技能学得好,奖学金、优秀称号也很多,综合素质高,招聘单位一定会很乐意把你招收门下。

2、职业发展你事业的起点

专业是学生的标签,“入对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日后发生“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叹。选好专业是求职的最好优势,如果专业完全不符合你要求,进了大学也学不好,选择专业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选择职业,选择未来。大学读书只有四年,职业却将伴随你一辈子。

3、生活质量你生活的乐趣“对某项工作没有兴趣,容易精疲力竭。”如果对自己的工作没有兴趣,或者做起来不顺手,当然生活的质量相应地也就降低了。现实生活的压力不断加大,人们开始努力寻找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一份称心的工作也是所有人都在努力追求的生活目标。这样一来,你掌握的技能则成了你就业的筹码,专业技能、专业水平将再一次主导你的职业发展,做自己喜欢的事,提高生活质量,让你选择用四年时间学习的、自己兴趣所在的专业帮你实现。

4、节约时间你人生的选择

发现了专业不合适再重头开始选择,那么在时间上将是很大的损失。由于对自己的专业不满意,回去重新学习,是对时间极大的浪费,也是对自己的一次考验,你是否还有勇气再一次投入学习,以学生的心态重拾课本。毕业后同学们都在忙于工作,而你却因对工作的不喜欢,再决定重新进修,你是否有这样的魄力和胆识。不要让大学的四年悄然消失,却没有为自己留下让你生存生活的筹码。

(二)专业优先的弊端

不少考生后悔当时为了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没敢报名校,进了学校才发现,无论是学校硬件设施还是校园文化,都跟名校相距甚远,学校没有为学生制定一个好的职业规划和发展蓝图,学习氛围也不浓烈,很多考生会随波逐流,一事无成。毕业时,虽然专业课学得很扎实,却因不是名校出身被无情地拦在门外。

院校优先的利弊分析

(一)好学校的好处

1、名校光环让你赢得自信

社会尊荣感,名校有很多光环,当你出去自报家门的时候,报出自己母校名字的时候,母校的名字首先就会给你界定一个身份。不管这身份最后是否值价。名校往往很容易得到别人的尊敬,否则多多少少会有点失落。家长对于孩子从小的教育就是考大学上名校,清华北大应该说一直是所有家长最大的心愿。而且在同学之间也是一个可以炫耀的资本,认为好的学校肯定会有好的将来,能上名校将来的社会地位、人生轨迹也会变得精彩。

名校光环,可以获得比其他人略多些的机遇,信任和尊重。这种信任和尊重,会给人带来另一种正向的心理价值,那就是自信和责任感。那自信是你在上学之初,被北大录取的时候就开始形成了,“我是在激烈竞争中被选择的”,这种被选择的自我认定,会使你更有自信心。

2、就业优势更多成功机会有数据清晰地显示,虽然有些人看不惯名校生高傲自负的态度,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名校生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好的优先职业选择,很多好企业只在名校做招聘。

3、更好的奖学助学机会

名校不乏成功校友,名校出身成功的机会更大。在名校有更多的个人设立的奖学金、助学机会、创业基金。当然也不排除有成功人士要依靠名校的光环赢得更高的社会知名度,主动为名校提供奖学金以及就业实习的机会。另外,名校社团活动更容易得到赞助,很多商家主动要求冠名名校的某个活动,而普通院校的学生就要去跑外联自己搞定了。

(二)院校优先的弊端

如果一心想读重点大学,而自己的分数又不是很有竞争力,可能只能选读重点大学的冷门专业。如果这些冷门专业是自己兴趣所在,那还可以;如若这些冷门专业是自己不感兴趣的,考生可能要面临着很多的压力和困难。

相关推荐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