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自主招生考试扎堆 撒网式报考行不通(二)

2023-06-02 11:09:16 来源:现代语文网
杀”会让考生们“心大心小”,由于在高考前“战线”拉得较长,多多少少对学生系统备战高考有冲突。为此,教育部规定往年部分高校组成的“北约”、“华约”、“卓越”等笔试联盟起将全部取消。

  记者初步统计发现,根据招生章程的安排,测试安排在6月14日的院校最多,有的院校是6月13日、14日两天,有的是6月14日、15日。举例来说,同济大学6月14日,华东师大6月14日笔试、6月15日起面试,上外6月13日,华东理工6月14日。浙大的综合测试时间也是在6月13日~14日。这意味着,当地学生的选择范围更小了,考生申请时只能在众多学校之间选1~2所。多数考生可能只能选一所院校。

  测试安排集中,考试时间“撞车”,使得考生的选择空间大大缩小。这也意味着,考生没有了以前“广泛撒网”的心态,需要他们更有针对性地选报心仪的院校参加考试。

  对广东考生来说,华南理工大学是6月13日举行笔试,14日举行面试,中山大学则是在6月14日和15日两天举行面试,对多数考生来说,想要同时报考这两所学校也是件不太容易的事情。

  新政策3

  取消中学校长推荐名额

  高校应对:看重学科竞赛

  教育部规定,为保证考生机会公平,试点高校不得向中学分配推荐名额。也就是说,“校长实名推荐”也将随之取消。现在不再允许高校向中学分配名额,改为考生直接申请或中学、社会团体及专家个人等实名推荐,那么申请或推荐的条件便格外引人关注。记者注意到,原来作为保送或加分条件,如今已被取消的学科竞赛获奖、创新发明等硬件,在自主招生资格审核及录取中分量很重,不仅可以优先获得测试机会,一旦通过测试甚至可以一本线被录取。

  以东北大学为例,报考哲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历史学类等文科专业的考生,要求高中阶段获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等竞赛二等奖以上;或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作品;报考英语专业的考生,需获得全国性英语大赛优胜奖及以上奖项,或雅思成绩6分及以上、托福成绩85分及以上。浙大就明确提出考生的报名要求,“学科特长突出、综合素质优异,原则上需获得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省级赛区一等奖及以上;获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省级赛区二等奖的特别优秀者。”

  有高校招办主任表示,新政策下,时间紧迫,学校很难对学生有全面考查,看奥赛获奖情况成了衡量学生的一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