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安徽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4-02-09 14:45:37 来源:现代语文网

从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在安徽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在安徽录取最低分大约在439分到503分,录取位次在136628名到34977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安徽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安徽录取人数。

2024年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安徽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在安徽历年录取分数线

1、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在安徽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62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31268名;

2、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在安徽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39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36628名;

3、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在安徽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66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27730名;

4、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在安徽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51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25649名;

5、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在安徽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56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26277名;

二、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在安徽历年录取分数线

1、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在安徽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安徽 本二 462 131268 22
2022 安徽 本二 503 34977 28

2、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在安徽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安徽 本二 439 136628 45

3、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在安徽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安徽 本二 466 127730 40

4、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在安徽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安徽 本二 451 125649 30

5、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在安徽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安徽 本二 456 126277 15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和韶关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和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和渤海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和河北农业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和天津商业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金融学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和乐山师范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家政学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和赣南师范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和河南理工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三、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介绍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位于河南省省会郑州市,由原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1957年建校)和原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1960年建校)于2013年合并组建而成,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置、河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总占地面积207.47万平方米,现有龙子湖、英才、北林3个校区和3个科教基地,总建筑面积104.8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41亿元,馆藏纸质图书260.76万册。建有443个实验室及实训场所,拥有1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和307个校外实训基地。学校现有教职工1954人,有正高级职称教师125人,副高级职称教师426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人员1343人;“双师型”教师43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优秀教师2人,教育部高校教指委委员1人,“中原*”人选1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省级教学名师9人,省管优秀专家4人,省级优秀教师10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9人,厅级学术技术带头人63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7个。学校现有21个二级教学单位、47个本科专业,对接牧工商产业链,建成了以动物生产类、食品工程类、信息技术类、经济管理类四大专业集群为主体,牧工商一体化多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拥有动物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财务管理等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改革试点专业。“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科为河南省重点培育学科,学校成功培育出“黄淮肉羊”新品种,填补了河南省肉羊育种领域的空白。学校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先后创建了“双主体统分结合”“四阶段双循环”“五力协同校企合作”等人才培养模式。曾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5项,一等奖2。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