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成都师范学院安徽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4-03-04 12:10:24 来源:现代语文网

从成都师范学院在安徽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成都师范学院在安徽录取最低分大约在489分到543分,录取位次在94880名到20208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成都师范学院安徽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安徽录取人数。

2024年成都师范学院安徽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成都师范学院在安徽历年录取分数线

1、成都师范学院在安徽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92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94880名;

2、成都师范学院在安徽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89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88983名;

3、成都师范学院在安徽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13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84630名;

4、成都师范学院在安徽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89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84416名;

5、成都师范学院在安徽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97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83036名;

二、成都师范学院在安徽历年录取分数线

1、成都师范学院在安徽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安徽 本二 492 94880 15
2022 安徽 本二 524 20979 10

2、成都师范学院在安徽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安徽 本二 489 88983 15
2021 安徽 本二 562 21033 10

3、成都师范学院在安徽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安徽 本二 513 84630 15
2020 安徽 本二 541 20208 10

4、成都师范学院在安徽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安徽 本二 489 84416 15
2019 安徽 本二 546 21076 10

5、成都师范学院在安徽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安徽 本二 497 83036 15
2018 安徽 本二 543 21344 10
成都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成都师范学院贸易经济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成都师范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成都师范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2023年成都师范学院海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成都师范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成都师范学院资产评估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2023年成都师范学院四川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3年成都师范学院湖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成都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成都师范学院物流管理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2023年成都师范学院山东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三、成都师范学院介绍

成都师范学院是四川省省属本科师范学院,是教育部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单位、四川省改革整体转型试点高校。学校前身系1955年创办的四川省教育行政学校,历经四川省教育干部进修学院(1964年)、四川省教育学院(1978年)、四川教育学院(1984年)等发展阶段。201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改制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成都师范学院。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办学方向,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遵循学生成长、成才、成师的规律,弘扬“爱、真、笃、为”的校训,践行“让学生在成都师范学院这段生活成为人生有价值的旅程”的教育理念,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体系。65年来,学校由师而立,因师而兴,依师而强,以师为荣,充分发挥教师教育的办学优势,建设师德养成、师能培育、师知传承的教师教育核心基地,探索师德养成与人才培养过程的有机融合,促进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有机融合,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有机融合。学校主动服务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初步形成了引领四川基础教育发展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办学体系。坚持教学中心地位,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校设有15个二级学院,现有普通本科专业35个,涵盖了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历史学、农学10个学科门类。目前,有在校生16000余人。2012年以来,学校建有国家级一流专业1个、省级一流专业10个、省级专业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4个、省级卓越师范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项目3个、省级教学示范中心3个;建有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7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7门、省级应用型示范课程11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省级一流课程5门;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四川。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