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吉首大学安徽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4-03-07 23:32:56 来源:现代语文网

从吉首大学在安徽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吉首大学在安徽录取最低分大约在486分到549分,录取位次在96023名到19051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吉首大学安徽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安徽录取人数。

2024年吉首大学安徽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吉首大学在安徽历年录取分数线

1、吉首大学在安徽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91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96023名;

2、吉首大学在安徽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86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91133名;

3、吉首大学在安徽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10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87198名;

4、吉首大学在安徽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94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79239名;

5、吉首大学在安徽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02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77876名;

二、吉首大学在安徽历年录取分数线

1、吉首大学在安徽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安徽 本二 491 96023 20
2022 安徽 本二 521 22738 19

2、吉首大学在安徽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安徽 本二 486 91133 20
2021 安徽 本二 556 24150 19

3、吉首大学在安徽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安徽 本二 510 87198 20
2020 安徽 本二 541 20165 19

4、吉首大学在安徽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安徽 本二 494 79239 14
2019 安徽 本二 550 19221 10

5、吉首大学在安徽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安徽 本二 502 77876 14
2018 安徽 本二 549 19051 8
吉首大学和南京林业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2024年吉首大学内蒙古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旅游管理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吉首大学和湘潭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吉首大学和浙江传媒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经济学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吉首大学和长沙理工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吉首大学软件工程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2024年吉首大学重庆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4年吉首大学新疆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4年吉首大学广东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和吉首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三、吉首大学介绍

吉首大学创办于1958年,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张家界市两地办学,是湖南省属性大学,也是武陵山片区唯一的性大学。学校是国家民委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湖南省研究生培养过程质量评估优秀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普通高校。2018年获批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在湖南等省市按一本批次录取招生。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现有教学学院21个,一级学科41个,本科专业78个,覆盖了12大学科门类。有省重点学科5个(其中优势特色重点学科1个)、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1个、省国内一流培育学科1个、国家民委重点学科2个;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协作研发中心”1个;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5个,专业硕士点13个;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本科专业改革试点专业1个,“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个,“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个;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2个。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教学、科研平台共30余个。学校在职教职员工近1500人,专任教师11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700余人,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共560余人。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优秀中青年专家1人;湖南省“*”人选2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人选28人,“湖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湖湘青年英才1人,湖南省芙蓉学者7人,湖湘高层次人才聚集工程人选1人,湖南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1人,湖南省“芙蓉教学名师”1人,湖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2人。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