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徽科技学院福建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4-02-10 21:24:35 来源:现代语文网

从安徽科技学院在福建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安徽科技学院在福建录取最低分大约在448分到498分,录取位次在63095名到15171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安徽科技学院福建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福建录取人数。

2024年安徽科技学院福建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安徽科技学院在福建历年录取分数线

1、安徽科技学院在福建2022年物理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81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63095名;

2、安徽科技学院在福建2022年物理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90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57736名;

3、安徽科技学院在福建2022年物理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93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56037名;

4、安徽科技学院在福建2022年物理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96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54338名;

5、安徽科技学院在福建2021年物理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89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58735名;

二、安徽科技学院在福建历年录取分数线

1、安徽科技学院在福建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福建 物理(物理+选考化学) 本科 481 63095 29
2022 福建 物理(物理+(选考化学或生物)) 本科 490 57736 9
2022 福建 物理(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493 56037 38
2022 福建 物理(物理+(选考化学或地理)) 本科 496 54338 5

2、安徽科技学院在福建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福建 物理(物理+选考化学) 本科 489 58735 26
2021 福建 物理(物理+(选考化学或生物)) 本科 490 58234 9
2021 福建 物理(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505 50732 46

3、安徽科技学院在福建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福建 理科 本科 484 50805 29
2020 福建 文科 本科 509 15171 11

4、安徽科技学院在福建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福建 理科 本二 459 51379 29
2019 福建 文科 本二 510 16431 11

5、安徽科技学院在福建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福建 理科 本二 448 51515 29
2018 福建 文科 本二 498 17122 11
张家口学院和安徽科技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安徽科技学院和保定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安徽科技学院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安徽科技学院和北京联合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安徽科技学院和陕西中医药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和安徽科技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安徽科技学院和江西中医药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和安徽科技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2024年安徽科技学院河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佳木斯大学和安徽科技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仰恩大学和安徽科技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太原工业学院和安徽科技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三、安徽科技学院介绍

安徽科技学院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本科院校。学校始建于1950年,1965年开始举办本科教育。历经安徽农学院凤阳分院、皖北农学院、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安徽技术师范学院等变迁,2005年更名为安徽科技学院,2012年开始独立培养研究生,2021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70多年栉风沐雨、披荆斩棘,一代代安科人薪火相传、砥砺奋进,学校事业长足发展。在校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17822人,累计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10万余名优秀毕业生。学校现有凤阳校区和蚌埠龙湖校区,凤阳校区位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明朝中都古城,校园绿树成荫,繁花似锦,环境幽美;龙湖校区位于蚌埠大学城,毗邻蚌埠大学科技园、高铁车站、龙子湖风景区。学校占地面积近2000亩,建筑面积6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8亿元,现有5个基础实验教学中心、28个专业群实验中心(室)和7个学科平台。拥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3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15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10个。馆藏纸质图书142.3万册,电子图书133万册。学校现有14个二级学院,50个本科招生专业,涵盖农、工、理、管、经、文、法、医等学科门类,形成了以优势农科和新兴工科为重点,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改革试点专业1个、特色专业2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4个、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3个,承担国家新工科、新农科研究与实践项目4项。拥有省级重点学科6个、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一流(品牌)专业3个、改革试点专业16个、特色专业11个,2021年,财务管理专业纳入本科一批次招生,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国家紧缺专业纳入提前批次招生。学校现有教职工1270人,其中具有教授、。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