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传媒大学广西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4-01-28 12:01:08 来源:现代语文网

从中国传媒大学在广西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中国传媒大学在广西录取最低分大约在524分到620分,录取位次在23144名到471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中国传媒大学广西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广西录取人数。

2024年中国传媒大学广西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中国传媒大学在广西历年录取分数线

1、中国传媒大学(中外合作)在广西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24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3144名;

2、中国传媒大学在广西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79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7594名;

3、中国传媒大学在广西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90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5882名;

4、中国传媒大学在广西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01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6588名;

5、中国传媒大学在广西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17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4882名;

二、中国传媒大学在广西历年录取分数线

1、中国传媒大学在广西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广西 本一 524 23144 2
2022 广西 本一 579 7594 33
2022 广西 本一 613 792 13

2、中国传媒大学在广西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广西 本一 590 5882 35
2021 广西 本一 620 548 13

3、中国传媒大学在广西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广西 本一 601 6588 31
2020 广西 本一 594 671 16

4、中国传媒大学在广西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广西 本一 617 4882 27
2019 广西 本一 607 569 15

5、中国传媒大学在广西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广西 本一 620 3633 23
2018 广西 本一 620 471 12
沧州交通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管理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中国传媒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兰州博文科技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昆明文理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三明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三、中国传媒大学介绍

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始建于1954年,2004年8月由北京广播学院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学校坐落于北京古运河畔,地处首都功能核心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之间,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校园环境优美,占地面积46.3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3.88万平方米。办学67年来,学校秉承“立德、敬业、博学、竞先”的校训,以培养“弘道崇德、经世致用”的传媒人为己任,培养了大量党和国家所需、能够应对未来媒体挑战、驰骋于国际舞台的优秀传媒人才,为党和国家的传媒事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及传媒人才摇篮”“信息传播领域知名学府”。进入*,学校党委励精图治,以系统化思维改革创新,以全新理念对学校进行战略性布局,统筹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学校面貌、师生风貌焕然一新。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内涵发展、特色办学,以管理质量、教育质量、工程质量“三质量”提升为统领,秉持“上手快、筋骨壮、后劲足”的中传特色育人模式,传承弘扬“忠诚、自信、包容、竞先”的中传文化基因,实施“五个一流”(一流生源、一流师资、一流课程、一流教材、一流毕业生)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学校以“双一流”建设为引领,强化信息传播领域“小”的学科特色,走新工科、新文科融合发展之路,构建以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艺术学理论、信息与通信工程为龙头,设计学、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为支撑,互联网信息、文化产业、艺术与科学等交叉学科为重点的多学科融合渗透、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学校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动画、数字媒体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现有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2个国家“一流学科”,新。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