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贵阳学院贵州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4-02-24 09:48:22 来源:现代语文网

从贵阳学院在贵州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贵阳学院在贵州录取最低分大约在419分到538分,录取位次在77317名到17930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贵阳学院贵州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贵州录取人数。

2024年贵阳学院贵州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贵阳学院在贵州历年录取分数线

1、贵阳学院在贵州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19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74175名;

2、贵阳学院在贵州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19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77317名;

3、贵阳学院在贵州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44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70469名;

4、贵阳学院在贵州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29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72038名;

5、贵阳学院在贵州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40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71203名;

二、贵阳学院在贵州历年录取分数线

1、贵阳学院在贵州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贵州 本二 419 74175 1457
2022 贵州 本二 521 18342 666

2、贵阳学院在贵州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贵州 本二 419 77317 1261
2021 贵州 本二 525 19784 562

3、贵阳学院在贵州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贵州 本二 444 70469 1183
2020 贵州 本二 518 17930 532

4、贵阳学院在贵州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贵州 本二 429 72038 1338
2019 贵州 本二 509 19079 602

5、贵阳学院在贵州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贵州 本二 440 71203 1374
2018 贵州 本二 538 19747 684
贵阳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贵阳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贵阳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2023年贵阳学院广西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贵阳学院小学教育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2023年贵阳学院四川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3年贵阳学院江苏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3年贵阳学院河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3年贵阳学院湖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贵阳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2023年贵阳学院重庆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贵阳学院土木工程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三、贵阳学院介绍

贵阳学院是由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贵阳市金筑大学于 2004 年合并组建、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校。2009年,由李端棻先生1902年倡导创办的贵阳师范学校并入贵阳学院。学校2010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7年接受教育部审核评估,2018年增列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坐落在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校园规划面积1200亩,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馆藏中外文纸质图书100余万册,中外文电子书计200余万种,数据库资源44个。学校设有17个教学院(含1个继续教育学院)、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哲学),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生物与医药)。现有46个本科招生专业,涉及10个学科门类,有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建设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建设项目专业5个。学校面向13个省(市、区)招生,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11000余人,留学生4人,硕士研究生108人。学校毕业生质量不断提高,服务地方的特色明显,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常年在贵州省高校毕业生平均初次就业率以上,近三年初次就业率达93%左右,毕业生在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城镇社区和科研设计单位就业占比逐年上升,在贵阳市内的就业比例达70%左右。学校现有教职工948人,专任教师706人,其中教授100人、副教授265人,博硕士699人。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省管专家5人、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9人、省级一流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教学名师4人,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创新人才4人、市管专家10人。学校拥有“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国家级科技服务平台5个;有教育部国别研究中心1个;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