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绥化学院河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4-01-25 14:46:53 来源:现代语文网

从绥化学院在河北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绥化学院在河北录取最低分大约在462分到462分,录取位次在120971名到113947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绥化学院河北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河北录取人数。

2024年绥化学院河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绥化学院在河北历年录取分数线

1、绥化学院在河北2022年物理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75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20971名;

2、绥化学院在河北2021年物理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72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13947名;

3、绥化学院在河北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01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15717名;

4、绥化学院在河北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70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17369名;

5、绥化学院在河北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62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16860名;

二、绥化学院在河北历年录取分数线

1、绥化学院在河北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河北 物理 本科 475 120971 21

2、绥化学院在河北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河北 物理 本科 472 113947 16

3、绥化学院在河北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河北 理科 本科 501 115717 11

4、绥化学院在河北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河北 理科 本二 470 117369 11

5、绥化学院在河北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河北 理科 本二 462 116860 11
绥化学院和吉林师范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绥化学院和赣南医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绥化学院和天津商业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绥化学院和华北科技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绥化学院和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绥化学院和温州肯恩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绥化学院工程造价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绥化学院制药工程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绥化学院和云南中医药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绥化学院和承德医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绥化学院和河北农业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绥化学院和长春理工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三、绥化学院介绍

绥化学院是黑龙江省属公立性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坐落在中国寒地黑土绿色物产之乡绥化市,与省会哈尔滨相距70余公里。学校办学历史悠久。1953年,经黑龙江省教育厅批准,绥化县创办了绥化师范学校;1971年,绥化地区在原绥化师范学校的基础上组建绥化地区师范学校;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绥化师范专科学校,是“文革”后国家首批设立的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之一;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绥化学院。2013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7年,获批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201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学校学科门类多样。现设有12个学院,开设44个本科专业,涵盖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八个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149人。学校师资队伍精良。现有教职工813人,其中专任教师533人。博士、硕士学位人员566人,外籍教师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广大教师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敬业爱生,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学校设施条件完备。校园占地5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3余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25亿元,图书馆纸质藏书112万册,建有具备多媒体演示功能的教学大楼、仪器设备先进的实验大楼、具有电子检索及阅览功能的现代化图书馆、功能齐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数字化宽带校园网络等多项教学、科研设施,建有环境优良、服务和保障功能完备的学生公寓、餐饮中心、购物超市、体育场馆、人工湖泊等多项生活、休闲设施。校园景色四季如画:丁香吐芳、草木滴翠、彩叶漫舞、雾凇垂枝。学校教学质量优良。学校以“建设内涵充实、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为目标,以“厚德载物、经世致用”为校训,以“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国际化”为办学定位,实施“两育两业”(即:教师教育、特殊教育和玉米产业。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