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内蒙古工业大学黑龙江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4-03-20 03:42:00 来源:现代语文网

从内蒙古工业大学在黑龙江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内蒙古工业大学在黑龙江录取最低分大约在315分到439分,录取位次在71604名到44231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内蒙古工业大学黑龙江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黑龙江录取人数。

2024年内蒙古工业大学黑龙江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内蒙古工业大学在黑龙江历年录取分数线

1、内蒙古工业大学在黑龙江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93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51426名;

2、内蒙古工业大学在黑龙江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15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71604名;

3、内蒙古工业大学在黑龙江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28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47981名;

4、内蒙古工业大学在黑龙江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56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44231名;

5、内蒙古工业大学在黑龙江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39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44592名;

二、内蒙古工业大学在黑龙江历年录取分数线

1、内蒙古工业大学在黑龙江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黑龙江 本二A 393 51426 50

2、内蒙古工业大学在黑龙江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黑龙江 本二A 315 71604 50

3、内蒙古工业大学在黑龙江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黑龙江 本二A 428 47981 50

4、内蒙古工业大学在黑龙江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黑龙江 本二A 456 44231 50

5、内蒙古工业大学在黑龙江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黑龙江 本二A 439 44592 50
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和内蒙古工业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内蒙古工业大学和湖南工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和内蒙古工业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内蒙古工业大学和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内蒙古工业大学和邵阳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和内蒙古工业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内蒙古工业大学工业设计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合肥城市学院和内蒙古工业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大连财经学院和内蒙古工业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佳木斯大学和内蒙古工业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新疆工程学院和内蒙古工业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河南城建学院和内蒙古工业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三、内蒙古工业大学介绍

内蒙古工业大学坐落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前身是始建于1951年的绥远省高级工业学校。1958年在清华大学等支援下成立内蒙古工学院,曾隶属机械工业部、农业机械部,1983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93年更名为内蒙古工业大学。经过70年的发展,学校已建设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经、法、管、农、艺术相结合,具有博士、硕士、本科完整人才培养体系的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现设有22个教学单位,拥有52个研究院(所、中心);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此外作为联合申请单位,在内蒙古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具有工商管理、工程管理、建筑学、翻译、社会工作、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能源动力、土木水利、交通运输、应用统计、法律、资源与环境、风景园林等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自治区“双一流”立项建设一流学科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现设有本科专业77个,涉及37个专业类别,具有推荐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学校现有本专科学生236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4400余人。学校现有国家、部委级科研平台3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20个,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个,其他自治区级研究中心、示范基地等科研平台20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自治区级创新团队31个。“十三五”以来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等自治区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10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奖31项,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35项,被SCI、EI、CPCI、CSSCI等检索系统收录论文3000余篇。现有国家技术转移经纪人培养基地1个,实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1100余万元。学校现有教职工2068人,专任教师1449人,其中教授205人,副教授5。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