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郑州轻工业大学辽宁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4-01-28 21:47:19 来源:现代语文网

从郑州轻工业大学在辽宁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郑州轻工业大学在辽宁录取最低分大约在478分到517分,录取位次在54624名到11533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郑州轻工业大学辽宁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辽宁录取人数。

2024年郑州轻工业大学辽宁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郑州轻工业大学在辽宁历年录取分数线

1、郑州轻工业大学在辽宁2022年历史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10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1533名;

2、郑州轻工业大学在辽宁2021年历史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41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1590名;

3、郑州轻工业大学在辽宁2022年物理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80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54186名;

4、郑州轻工业大学在辽宁2021年物理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98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44376名;

5、郑州轻工业大学在辽宁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01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41935名;

二、郑州轻工业大学在辽宁历年录取分数线

1、郑州轻工业大学在辽宁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辽宁 历史 本科 510 11533 6
2022 辽宁 物理 本科 480 54186 22

2、郑州轻工业大学在辽宁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辽宁 历史 本科 541 11590 4
2021 辽宁 物理 本科 498 44376 14

3、郑州轻工业大学在辽宁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辽宁 理科 本科 501 41935 9
2020 辽宁 文科 本科 540 11583 4

4、郑州轻工业大学在辽宁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辽宁 理科 本科 494 47538 8
2019 辽宁 文科 本科 534 12702 2

5、郑州轻工业大学在辽宁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辽宁 理科 本科 478 54624 8
2018 辽宁 文科 本科 517 13505 2
郑州轻工业大学和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郑州财经学院和郑州轻工业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郑州轻工业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辽宁中医药大学和郑州轻工业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和郑州轻工业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和郑州轻工业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河西学院和郑州轻工业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郑州轻工业大学国际商务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南昌师范学院和郑州轻工业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黄山学院和郑州轻工业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郑州轻工业大学数字媒体技术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郑州轻工业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三、郑州轻工业大学介绍

郑州轻工业大学位于河南省会郑州市,是河南省重点建设高校。建校以来,学校秉承“为之则易、不为则难”的校训,抓住国家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机遇,不断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经过40多年的建设发展,已经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艺、经、管、法、教、农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特色骨干大学。历史沿革 学校创建于1977年,原隶属国家轻工业部;1998年转属河南省人民政府;2011年成为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烟草专卖局签约共建高校;2009年和2018年两次列入河南省博士学位授予重点立项建设单位;2018年经教育部批准,由郑州轻工业学院更名为郑州轻工业大学;2020年获批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建设高校;2021年获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学科专业 学校办学特色鲜明,学科优势突出,近年来,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学校高度重视学科建设,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需要,不断凝练学科方向,突出学科特色。拥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工程学、化学、材料学三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有“食品科学与工程”“电气装备智能制造”2个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群,省级重点学科18个,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电气工程、机械工程、设计学等传统优势学科实力雄厚。学校现有本科专业69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专业改革试点专业5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6个,9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省级教学团队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1个。师资队伍 学校始终坚持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汇聚和造就了一批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学校现有教职工2200余人,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近。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