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健康医学院青海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4-03-02 13:34:07 来源:现代语文网

从上海健康医学院在青海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上海健康医学院在青海录取最低分大约在353分到405分,录取位次在14571名到7196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上海健康医学院青海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青海录取人数。

2024年上海健康医学院青海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上海健康医学院在青海历年录取分数线

1、上海健康医学院在青海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62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2660名;

2、上海健康医学院在青海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64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2412名;

3、上海健康医学院在青海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53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4571名;

4、上海健康医学院在青海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32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7196名;

5、上海健康医学院在青海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05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8530名;

二、上海健康医学院在青海历年录取分数线

1、上海健康医学院在青海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青海 本一 362 12660 38

2、上海健康医学院在青海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青海 本一 364 12412 38

3、上海健康医学院在青海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青海 本一 353 14571 42

4、上海健康医学院在青海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青海 本一 432 7196 28

5、上海健康医学院在青海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青海 本一 405 8530 28
2024年上海健康医学院湖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贵州民族大学和上海健康医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温州理工学院和上海健康医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上海健康医学院和南京晓庄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2024年上海健康医学院福建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上海健康医学院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南昌工程学院和上海健康医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上海健康医学院和河北工业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2024年上海健康医学院内蒙古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台州学院和上海健康医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北京城市学院和上海健康医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阜阳师范大学和上海健康医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三、上海健康医学院介绍

上海健康医学院诞生于“健康中国”*,是一所上海市属应用技术型本科医学院校。学校地处浦东张江科学城国际医学园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1万余人,拥有临床医学、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治疗学、康复物理治疗、口腔医学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卫生检验与检疫、食品卫生与营养学、护理学、健康服务与管理、药学、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工程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医疗产品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智能影像工程等17个本科专业和11个专科专业。其中,临床工程技术、医疗产品管理、智能影像工程等专业为全国首创,健康服务与管理、医学影像技术、卫生检验与检疫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填补了上海市空白。学校秉承71年的办学历史,坚持“健康促进的使者,白衣天使的摇篮”和“医疗器械工程师的黄埔军校”的办学传统,紧密对接时代需求,立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中国*健康卫生事业发展培养了大量紧缺、创新型、高素质医学人才。学校定位于“应用型、特色性、国际化”医学本科院校,坚持“医工结合、医养结合、医保结合”发展方向,办学目标是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新医科”类应用型医学高校。培养具有健全人格与心理、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具有行业引领潜质的人类健康促进者,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可。学校拥有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上海领军人才、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东方学者、浦江学者、启明星计划、曙光计划及扬帆计划等高水平师资力量,高级职称教师占比29.2%。学校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1项、上海市虚拟仿真实验项目4项、上海市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4个、上海市高原高峰学科专业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引领计划1个、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上海市课程思政重点改革领航学院1个、上海市一流课程8门、教育部产学合作项目65项,学校教师担任主编出版本科教材30余本。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