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马鞍山学院山东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4-01-24 12:18:27 来源:现代语文网

从马鞍山学院在山东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马鞍山学院在山东录取最低分大约在445分到510分,录取位次在246080名到48442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马鞍山学院山东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山东录取人数。

2024年马鞍山学院山东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马鞍山学院在山东历年录取分数线

1、马鞍山学院在山东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63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38721名;

2、马鞍山学院在山东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68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23898名;

3、马鞍山学院在山东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62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46080名;

4、马鞍山学院在山东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52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76681名;

5、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在山东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45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71855名;

二、马鞍山学院在山东历年录取分数线

1、马鞍山学院在山东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山东 1段 463 238721 20

2、马鞍山学院在山东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山东 1段 468 223898 10

3、马鞍山学院在山东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山东 1段 462 246080 20

4、马鞍山学院在山东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山东 理科 本科 452 176681 6
2019 山东 文科 本科 511 48442 4

5、马鞍山学院在山东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山东 理科 本科 445 171855 6
2018 山东 文科 本科 510 49063 4
马鞍山学院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马鞍山学院土木工程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马鞍山学院人工智能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2023年马鞍山学院江西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马鞍山学院金属材料工程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马鞍山学院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马鞍山学院环境工程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2023年马鞍山学院广东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马鞍山学院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马鞍山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马鞍山学院西班牙语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马鞍山学院自动化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三、马鞍山学院介绍

一、学校概况马鞍山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由安徽省教育厅主管、上市公司深圳市赛为智能股份有限公司举办的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学校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校园规划占地面积1016亩,学校已建成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图书馆藏纸质图书73.78万册。学校设置人工智能创新学院、大阪医工学院、腾讯云大数据学院、智造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基础部等10个院(部)。共有31个本科招生专业,学科涵盖工、经、管、文、艺等门类。面向安徽及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河南、山东、广东、陕西等省招生,现有在校学生10120人。学校共有教职工523人,硕士学位以上教师占比超过78%,副高及以上职称约38.2%。学校不断改革创新,着力提升“以育人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的办学理念,逐步形成了“德才兼蓄,知行合一”的校训精神和“团结、勤奋、严谨、创新”的优良校风,教学管理严谨有序,校园文化充满活力。学校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国际化视野和工匠精神,服务于产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牢固树立教学质量为生命线的意识,逐步形成了“夯实基础、强化实践、注重创新、提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高度注重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培养,教育教学成果丰硕。学校招生录取分数线位居全省同类学校前列。毕业生深受社会企事业单位的欢迎。近年来,我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3%以上,毕业生升学率稳定在15%以上,2020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1.17%,就业方向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及其相关领域。学校注重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坚持以赛促学,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科技竞赛活动,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并取得一大批科技竞赛成果。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比赛中。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