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长春光华学院山东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4-02-12 04:14:23 来源:现代语文网

从长春光华学院在山东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长春光华学院在山东录取最低分大约在423分到507分,录取位次在331805名到47655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长春光华学院山东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山东录取人数。

2024年长春光华学院山东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长春光华学院在山东历年录取分数线

1、长春光华学院在山东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50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70060名;

2、长春光华学院在山东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23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331805名;

3、长春光华学院在山东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60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41099名;

4、长春光华学院在山东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79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98886名;

5、长春光华学院在山东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64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42734名;

二、长春光华学院在山东历年录取分数线

1、长春光华学院在山东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山东 1段 450 270060 139
2022 山东 2段 423 331805 5

2、长春光华学院在山东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山东 1段 460 241099 42
2021 山东 2段 479 198886 5

3、长春光华学院在山东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山东 1段 464 242734 35

4、长春光华学院在山东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山东 理科 本科 456 171562 16
2019 山东 文科 本科 512 47655 12

5、长春光华学院在山东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山东 理科 本科 443 174612 14
2018 山东 文科 本科 507 50831 17
长春光华学院和珠海科技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长春光华学院和天津仁爱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长春光华学院和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长春光华学院和三峡大学科技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长春光华学院和湘潭理工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长春光华学院和桂林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长春光华学院和哈尔滨石油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长春光华学院和延边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长春光华学院和青岛黄海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长春光华学院和宁夏大学新华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长春光华学院和沈阳药科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长春光华学院和河北师范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三、长春光华学院介绍

长春光华学院,原长春大学光华学院,2000年建校。2004年被教育部首批确认为本科层次独立学院,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院校,2015年评为吉林省向应用型本科院校整体转型试点高校、2017年被吉林省教育厅确定为专业硕士立项建设单位,2019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被评为吉林省转型发展示范高校、吉林省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示范高校。据艾瑞深校友会网公布的《2021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显示,学校在“2021校友会中国民办大学排名Ⅱ类”中位居第15位,跻身“中国顶尖民办大学”行列。学校办学宗旨:一切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办学生满意的大学;努力为社会建设与发展服务,办社会欢迎的大学。学校核心理念:因务实而闪光 因思想而升华学科专业结构合理 师资队伍条件优越学校坐落在风景秀美的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现设有商学院、管理学院、电气信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电影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现代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基础教研部、公共外语教研部、公共体育教研部14个院(部),现设本科专业43个、专科专业6个,分属经、管、工、文、艺、理、教育7个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生近1.2万人。学校持续推进“人才强校工程”和“教师养德修为工程”,逐步建设了一支由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吉林省高级专家、吉林省教书育人楷模、吉林省教学名师、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吉林省突出贡献专家、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等高层次人才和“双师双能型”教师为代表的师资队伍。学校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点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专业8个,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4个,省级品牌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金课”建。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