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浙大城市学院山东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4-03-30 19:08:47 来源:现代语文网

从浙大城市学院在山东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浙大城市学院在山东录取最低分大约在515分到558分,录取位次在118573名到15666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浙大城市学院山东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山东录取人数。

2024年浙大城市学院山东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浙大城市学院在山东历年录取分数线

1、浙大城市学院在山东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15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18573名;

2、浙大城市学院在山东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21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06176名;

3、浙大城市学院在山东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37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00854名;

4、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在山东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31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73669名;

5、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在山东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21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88134名;

二、浙大城市学院在山东历年录取分数线

1、浙大城市学院在山东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山东 1段 515 118573 90

2、浙大城市学院在山东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山东 1段 521 106176 100

3、浙大城市学院在山东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山东 1段 537 100854 100

4、浙大城市学院在山东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山东 理科 本科 531 73669 35
2019 山东 文科 本科 557 15666 15

5、浙大城市学院在山东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山东 理科 本科 521 88134 35
2018 山东 文科 本科 558 20194 15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和浙大城市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西安医学院和浙大城市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上海体育学院和浙大城市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浙大城市学院和遵义医科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浙大城市学院和四川师范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浙大城市学院和江苏科技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浙大城市学院和山西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曲阜师范大学和浙大城市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成都工业学院和浙大城市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和浙大城市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云南师范大学和浙大城市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湖北科技学院和浙大城市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三、浙大城市学院介绍

兴学源起。浙大城市学院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杭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其前身为创建于1999年的浙江大学城市学院。2020年6月,杭州市人民政府与浙江大学签署合作协议,超常规支持浙大城市学院十年创百强跨越发展。办学规模。学校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胜地杭州,毗邻世界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校园占地1000余亩,校舍面积51万余平方米,与未来城市实践区相适应的千余亩新增校区正在选址规划中。设有计算机与计算科学学院等11个学院和浙大城市学院怀卡托大学联合学院等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院),42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法、文、历史、理、工、医、管、艺术等九大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1100余名,与浙江大学等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90余名。建有一支由院士领衔,国家级和省级优秀教师为骨干的学缘结构优化的师资队伍,计有教职员工1000余名,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技术职务者比例近50%。人才培养。学校秉承求是创新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着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较强社会政治经济建设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个,浙江省一流学科和重点学科7个,省一流专业、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17个,省工程实验室和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各1个,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近年来获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精品课程23门,入选省课堂创新校,教改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设立“求是雏鹰班”(与浙江大学合作)、“口腔卫生国际特色班”(与美国罗马琳达大学合作);全国首创“城市数字治理创新班”,开设“数字治理”“数字贸易”“数字文旅”等产业特色班,着力培养社会紧缺的复合型应用人才。科学研究。学校面向国家战略和地方重大发展需求,积极推进科教创新体建设。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