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4-04-03 08:38:04 来源:现代语文网

从北京中医药大学在上海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在上海录取最低分大约在539分到542分,录取位次在6731名到4737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上海录取人数。

2024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北京中医药大学在上海历年录取分数线

1、北京中医药大学在上海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55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6089名;

2、北京中医药大学在上海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51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5356名;

3、北京中医药大学(01)在上海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52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4737名;

4、北京中医药大学(1)在上海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46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5773名;

5、北京中医药大学(2)在上海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39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6731名;

二、北京中医药大学在上海历年录取分数线

1、北京中医药大学在上海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上海 (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 555 6089 4

2、北京中医药大学在上海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上海 (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 551 5356 4

3、北京中医药大学在上海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上海 (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 552 4737 4

4、北京中医药大学在上海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上海 (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 546 5773 4

5、北京中医药大学在上海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上海 (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 539 6731 1
2018 上海 (史 或 化 或 生) 本科 542 6207 3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和楚雄师范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2024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重庆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和河南工程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和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和忻州师范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北京中医药大学和浙江大学医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2024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北京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和重庆对外经贸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2024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湖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4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吉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4年北京中医药大学重庆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和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三、北京中医药大学介绍

  北京中医药大学是一所以中医药学为主干学科的全国重点大学,直属教育部管理,由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北京市共建。学校现任党委书记谷晓红,校长徐安龙。  北京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6年,前身为北京中医学院,是国务院批准最早创办的高等中医药院校。1960年,被中央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1993年,更名为北京中医药大学;1996年,入选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0年,与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入选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7年,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3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2018年,成为教育部新一届高等学校中医学类、中西医结合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学校现有3个校区,分别为良乡校区、和平街校区和望京校区。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秉承“勤求博采、厚德济生”校训,倡导“人心向学、传承创新”理念,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宗旨,弘扬“追求卓越、止于至善”精神,彰显特色、强化优势,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中医药人才的教育基地、高等中医药教育改革的示范基地、中医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研究基地、防治重大疾病和疑难疾患的医疗基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基地、推进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国际交流基地,为人类健康事业发展和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已经成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集教育、科研、医疗、中医药文化传播于一体的著名中医药高等学府。  学校现有教职工5233人,专任教师1478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占61.84%,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者占84.64%,有博士生导师346人。学校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医大师”6人,“全国名中医”3人,“首都国医名师”33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4人,“岐黄学者”9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项目负责人7人,第。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