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哈尔滨学院山西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4-03-22 12:50:01 来源:现代语文网

从哈尔滨学院在山西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哈尔滨学院在山西录取最低分大约在427分到494分,录取位次在89825名到17390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哈尔滨学院山西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山西录取人数。

2024年哈尔滨学院山西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哈尔滨学院在山西历年录取分数线

1、哈尔滨学院(B)在山西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27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85830名;

2、哈尔滨学院(B)在山西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32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79349名;

3、哈尔滨学院(B)在山西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51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89825名;

4、哈尔滨学院(B)在山西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35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83710名;

5、哈尔滨学院(B)在山西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40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77990名;

二、哈尔滨学院在山西历年录取分数线

1、哈尔滨学院在山西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山西 本二B 427 85830 24
2022 山西 本二B 465 20724 6

2、哈尔滨学院在山西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山西 本二B 432 79349 24
2021 山西 本二B 492 17390 6

3、哈尔滨学院在山西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山西 本二B 451 89825 40
2020 山西 本二B 490 19374 11

4、哈尔滨学院在山西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山西 本二B 435 83710 40
2019 山西 本二B 497 18955 11

5、哈尔滨学院在山西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山西 本二B 440 77990 39
2018 山西 本二B 494 18689 11
哈尔滨学院和哈尔滨金融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哈尔滨学院和武汉纺织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2024年哈尔滨学院江西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哈尔滨学院和浙江农林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哈尔滨学院和闽南师范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哈尔滨学院和重庆科技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哈尔滨学院和湖北理工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2024年哈尔滨学院辽宁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哈尔滨学院和安徽师范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哈尔滨学院俄语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哈尔滨学院和哈尔滨商业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哈尔滨学院和无锡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三、哈尔滨学院介绍

哈尔滨学院是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院校,由哈尔滨市政府领导和管理,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2007年以良好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是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建设高校、黑龙江省首批“共享型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平台”、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培育单位和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办学以来,学校遵循“坚持融合共生,建设城市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立足哈尔滨,服务哈尔滨,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应用类学科为优势,以艺术设计和教师教育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先后为社会输送了6万余名高素质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坐落于素有“东方小巴黎”美誉的冰城——哈尔滨市,占地面积65万平方米,为省级花园式单位。设有12个二级学院,46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管理学、文学、理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1781人,专任教师649人,其中,教授、副教授 364人,占比达56%;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占比达80%;“双师双能型”占比达到54%。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省教学名师、省优秀中青年专家、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人,国家级教学团队、省级教学团队,省级教育科学研究团队、市专业领军人才梯队13个。 学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人才培养能力持续提高。学校现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实验示范中心2个,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16门、省级精品课程9门、省级课程思政建设示范课程1门。获批国家级专业改革试点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6项,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3项。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优秀。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