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方工业大学四川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4-02-24 13:53:34 来源:现代语文网

从北方工业大学在四川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北方工业大学在四川录取最低分大约在536分到600分,录取位次在68327名到26156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北方工业大学四川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四川录取人数。

2024年北方工业大学四川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北方工业大学在四川历年录取分数线

1、北方工业大学(中外合作)在四川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43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56864名;

2、北方工业大学在四川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81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8859名;

3、北方工业大学(中外合作)在四川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36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68327名;

4、北方工业大学在四川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90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6156名;

5、北方工业大学(中外合作)在四川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85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35459名;

二、北方工业大学在四川历年录取分数线

1、北方工业大学在四川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四川 本一 543 56864 4
2022 四川 本一 581 28859 28

2、北方工业大学在四川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四川 本一 536 68327 4
2021 四川 本一 590 26156 28

3、北方工业大学在四川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四川 本一 585 35459 2
2020 四川 本一 600 26236 30

4、北方工业大学在四川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四川 本一 611 26802 27

5、北方工业大学在四川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四川 本一 600 27928 27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和北方工业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郑州师范学院和北方工业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辽宁工业大学和北方工业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和北方工业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安徽工程大学和北方工业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北方工业大学会计学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2024年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安庆师范大学和北方工业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大连工业大学和北方工业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2023年北方工业大学内蒙古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3年北方工业大学新疆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北方工业大学人工智能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三、北方工业大学介绍

历史沿革学校创立于1946年,前身是国立北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新中国成立后曾先后隶属于冶金工业部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1985年更为现名,1998年划转北京市管理。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经、管、法、艺七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工科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高等院校。在75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坚持*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工业报国、工业兴国、工业强国”精神,投身于新中国从传统工业到现代工业的发展历程,已成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培养高级创新人才和先进技术研发的中坚力量。步入*,学校继续发扬改革创新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主动对接国家和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开启全面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新征程。美丽校园学校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占地452亩,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学校环境雅致,人文气息浓厚,1986年建立了全国理工科院校第一所艺术馆,1992年被评为北京市首家文明校园。学校获评“北京高校十佳美丽校园”,是全国绿化美化先进单位和北京市平安校园示范校,连续五次被授予“首都文明单位”称号。学校扎实推进智慧校园、绿色校园、健康校园建设,2019年获评“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师生员工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4000余人,其中本科生近11000人、研究生2600余人、学历留学生400余人,另有继续教育学生近3000人。学校现有教职工1066人,其中专任教师908人,拥有双聘院士、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6人,省部级高层次人才和教学名师162人。现有博士生导师46人,专任教师博士比例为65.3%,高级职称比例为57.1%。拥有市级学术创新团队、优秀教学团队6个、优秀本科育人团队3个。人才培养学校建立了从本科生到硕士生、博士生,从全日制到成人高等教育、留学生教育的多层次、广覆盖的教育体。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