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长江师范学院四川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4-03-13 02:56:56 来源:现代语文网

从长江师范学院在四川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长江师范学院在四川录取最低分大约在439分到545分,录取位次在168269名到19322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长江师范学院四川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四川录取人数。

2024年长江师范学院四川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长江师范学院在四川历年录取分数线

1、长江师范学院(中外合作)在四川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59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47612名;

2、长江师范学院在四川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92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08045名;

3、长江师范学院(中外合作)在四川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39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68269名;

4、长江师范学院在四川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11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93107名;

5、长江师范学院在四川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21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89168名;

二、长江师范学院在四川历年录取分数线

1、长江师范学院在四川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四川 本二 459 147612 5
2022 四川 本二 492 108045 87
2022 四川 本二 536 20035 23

2、长江师范学院在四川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四川 本二 439 168269 5
2021 四川 本二 511 93107 81
2021 四川 本二 539 19322 19

3、长江师范学院在四川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四川 本二 521 89168 87
2020 四川 本二 523 19603 20

4、长江师范学院在四川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四川 本二 534 90765 97
2019 四川 本二 533 21480 21

5、长江师范学院在四川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四川 本二 533 88488 77
2018 四川 本二 545 23216 28
长江师范学院环境生态工程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长江师范学院和北京交通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和长江师范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和长江师范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宁夏大学新华学院和长江师范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茅台学院和长江师范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宜春学院和长江师范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菏泽学院和长江师范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成都东软学院和长江师范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长江师范学院和河北农业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塔里木大学和长江师范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长江师范学院和天津商业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三、长江师范学院介绍

长江师范学院是重庆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校始建于1931年,1958年开始高等教育,199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1年,涪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涪陵教育学院合并成立涪陵师范学院,2006年更名为长江师范学院。学校所在地重庆市涪陵区,位于长江与乌江交汇处,是闻名中外的“榨菜之乡”和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作为重庆主城新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支点城市、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涪陵已建成保税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正加快建设国家高新区、重庆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区域性交通枢纽和开放创新中心、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区。学校校园占地面积近1740亩,校舍建筑面积68.47万平方米,馆藏各类载体文献1055.8万册(种),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94亿元,系重庆市首批智慧校园建设示范学校。学校面向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2万余人,学历留学生近200人,少数民族预科生近100人。“十三五”以来,学校办学实力显著提升,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由2017年全国445名跃升至309名;在全国师范院校排名中由全国72名跃升至49名;在全国693所应用型本科高校科研竞争力排行中排名第5位。人才队伍迈上新台阶。现有专任教师1300余人,其中正高职称178人,副高职称363人,博士学位教师469人。专任教师中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1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特殊人才支持计划、重庆市英才计划、重庆市巴渝学者等市级人才54人。另有双聘院士2名、“巴渝海外引智计划”高级专家10人,兼职博士生导师12人、硕士生导师115人。有重庆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和海智工作站各1个、重庆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教育教学呈现新气象。学校深入推进本科教育“四个一流”建设计划,全面启动“新师范”“新工科”建设行动计划,设有21个二级教学院(部。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