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长安大学云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4-01-31 04:31:42 来源:现代语文网

从长安大学在云南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长安大学在云南录取最低分大约在547分到615分,录取位次在29052名到2288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长安大学云南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云南录取人数。

2024年长安大学云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长安大学在云南历年录取分数线

1、长安大学(预科)在云南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61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9590名;

2、长安大学在云南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84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2411名;

3、长安大学(预科)在云南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47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5143名;

4、长安大学在云南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76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3984名;

5、长安大学(预科)在云南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48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9052名;

二、长安大学在云南历年录取分数线

1、长安大学在云南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云南 本一 561 19590 8
2022 云南 本一 584 12411 89
2022 云南 本一 623 2364 8

2、长安大学在云南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云南 本一 547 25143 8
2021 云南 本一 576 13984 86
2021 云南 本一 616 2288 9

3、长安大学在云南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云南 本一 548 29052 8
2020 云南 本一 589 14636 84
2020 云南 本一 606 2437 9

4、长安大学在云南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云南 本一 588 14088 87
2019 云南 本一 605 2460 8

5、长安大学在云南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云南 本一 596 10048 82
2018 云南 本一 615 2400 8
2024年长安大学重庆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长安大学土木工程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长安大学物流工程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长安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北京物资学院和长安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湖北师范大学和长安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2024年长安大学吉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4年长安大学山东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上海商学院和长安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长安大学英语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2023年长安大学陕西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3年长安大学北京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三、长安大学介绍

长安大学直属国家教育部,是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创建于新中国百业待兴之时,壮大于改革浪潮迭起之际,兴盛于高等教育强国大势之中,与共和国同向同行近七十载。自1951年起,学校前身西安公路学院、西安地质学院、西北建筑工程学院相继成立。1956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3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1997年成为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0年三校合并,组建长安大学,掀开学校跨越式发展新篇章。2005年以来,教育部先后与交通部(现交通运输部)、陕西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部(现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签署共建长安大学协议,“四部一省”共建长安大学的办学格局正式形成。2011年入选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迈向*,踏上新征程。学校位居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坐拥南北两大校区,南倚大雁塔,北邻渭水滨,建有太白山、梁山、渭水三个教学实习基地,校园面积3745亩。学校着力塑造人文、创新、智慧、绿色和平安的魅力校园,校内绿树成荫,景色优美,设施完备,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40多个民族,全球100多个国家的莘莘学子,在多样性、国际化的校园里,潜心求学、读书问道。学校坚持*办学方向,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工科优势突出、理科基础深厚、文科繁荣发展”的学科布局,担当“人才培养的摇篮、科学研究的殿堂、社会服务的基地、文化传承创新的高地”的崇高使命,坚持“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愿景,成为我国交通运输、国土资源、城乡建设三大行业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高质量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学校现有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