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方民族大学云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4-02-02 09:10:22 来源:现代语文网

从北方民族大学在云南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北方民族大学在云南录取最低分大约在419分到539分,录取位次在105822名到17494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北方民族大学云南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云南录取人数。

2024年北方民族大学云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北方民族大学在云南历年录取分数线

1、北方民族大学(只招少数民族)在云南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60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75636名;

2、北方民族大学(预科)在云南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64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72645名;

3、北方民族大学在云南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79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62041名;

4、北方民族大学(预科)在云南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67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70960名;

5、北方民族大学在云南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79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62991名;

二、北方民族大学在云南历年录取分数线

1、北方民族大学在云南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云南 本二 460 75636 174
2022 云南 本二 464 72645 11
2022 云南 本二 479 62041 57
2022 云南 本二 544 24189 61
2022 云南 本二 546 23259 9
2022 云南 本二 558 18078 19

2、北方民族大学在云南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云南 本二 467 70960 11
2021 云南 本二 479 62991 228
2021 云南 本二 536 22675 9
2021 云南 本二 547 18165 76

3、北方民族大学在云南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云南 本二 419 105822 1
2020 云南 本二 479 65959 10
2020 云南 本二 491 58407 237
2020 云南 本二 474 47553 1
2020 云南 本二 517 23761 8
2020 云南 本二 530 18426 77

4、北方民族大学在云南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云南 本二 447 81588 2
2019 云南 本二 471 66847 9
2019 云南 本二 485 58471 232
2019 云南 本二 507 28411 1
2019 云南 本二 521 22143 8
2019 云南 本二 533 17494 78

5、北方民族大学在云南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云南 本二 476 59171 229
2018 云南 本二 539 19953 75
鞍山师范学院和北方民族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安阳学院和北方民族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2024年北方民族大学海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郑州经贸学院和北方民族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湖北商贸学院和北方民族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商丘学院和北方民族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和北方民族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和北方民族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江西服装学院和北方民族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和北方民族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2024年北方民族大学青海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吉林工商学院和北方民族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三、北方民族大学介绍

北方民族大学直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是一所性民族类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坐落在“塞上江南”——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是我国唯一一所建立在民族自治区的部委高校。学校前身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始建于1984年,2008年更名为北方民族大学。学校为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坚持*办学方向,坚持“四个服务”的时代使命,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尊重民族高等教育特点,坚持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服务的办学宗旨。学校是培养各民族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是研究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重要基地,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基地,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重要基地,也是展示我国民族政策和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学校现有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56个民族的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预科生共2.2万余人,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缩影。37年来,学校为国家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培养了6万余名各民族优秀人才,他们已经成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和“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实践者,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设者,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弘扬和传播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践行者,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捍卫者。学校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现有文学、理学、工学、法学、历史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教育学、医学10个学科门类的76个本科专业;民族学、数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材料科学与工程等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电子信息等1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化学工程与技术等10个国家民委重点学科,数学等3个省级一流学科,生态学等6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等4个。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