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工商学院云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4-03-02 09:02:36 来源:现代语文网

从山东工商学院在云南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山东工商学院在云南录取最低分大约在434分到550分,录取位次在94683名到16155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山东工商学院云南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云南录取人数。

2024年山东工商学院云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山东工商学院在云南历年录取分数线

1、山东工商学院在云南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34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94683名;

2、山东工商学院在云南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84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59745名;

3、山东工商学院在云南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86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61560名;

4、山东工商学院在云南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81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60822名;

5、山东工商学院在云南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95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48694名;

二、山东工商学院在云南历年录取分数线

1、山东工商学院在云南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云南 本二 434 94683 68
2022 云南 本二 550 21469 17

2、山东工商学院在云南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云南 本二 484 59745 64
2021 云南 本二 544 19317 21

3、山东工商学院在云南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云南 本二 486 61560 64
2020 云南 本二 526 19977 21

4、山东工商学院在云南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云南 本二 481 60822 64
2019 云南 本二 522 21705 21

5、山东工商学院在云南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云南 本二 495 48694 62
2018 云南 本二 550 16155 23
山东工商学院网络工程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和山东工商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和山东工商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安康学院和山东工商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2024年山东工商学院江苏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龙岩学院和山东工商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山东工商学院和南昌师范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和山东工商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营口理工学院和山东工商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和山东工商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2024年山东工商学院江西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山东工商学院通信工程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三、山东工商学院介绍

山东工商学院原名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始建于1985年,隶属于原煤炭工业部。1998年9月,因管理体制改革转为中央与山东省共建,以山东省管理为主,2003年2月更为现名。学校坐落在“最佳中国魅力城市”——烟台,依山傍海,风景秀丽,是省级花园式单位和文明校园,是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省级创业教育示范校、山东唯一全国首批团中央“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试点单位和全国创业教育示范基地。学校占地90.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2.6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文献266.24万册。建校36年以来,学校秉承“惟平惟准、近知近仁”校训,已发展成为一所以经济、管理、信息学科见长,经济学、管理学、理学、工学、文学、法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财经类高校。现有17个二级院(部)、12个研究院、36个研究所(中心),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21310人。教职工1309人,其中专任教师931人,教授128人,博士440人。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1人,*2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8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2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山东省智库高端人才2人,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高校十大优秀教师等40余人。学校立足办学特点与优势,紧密对接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聚焦财商教育办学特色和财富管理学科特色,推进“学科+财富管理”融合发展,构建“素质+专业+创新创业+财商教育”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先后成立了财富管理学院、公益慈善学院5个实体学院和中国第三次分配研究院、共同富裕研究院等智库机构,从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队伍建设等多层次、全方位建设财商教育特色体系,夯实财商教育特色。学校坚持“学科引领、特色带动、重点突破、绩效考评、动态管理”原则,推动形成核心学科优势。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