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关于教育话题,2019年两会提案的热点关于教育

2023-06-08 00:52:08 来源:现代语文网

两会关于教育话题,2017年两会提案的热点关于教育

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在修订《民办教育促进法》,如何实行分类管理,是《民办教育促进法》修订的关键问题。在《关于完善民办教育分类管理税收政策的提案》中,民进中央认为税收政策作为民办教育分类管理的有力杠杆,既是政府对民办教育进行宏观调控和公益引导的重要政策工具,也是推进修法以及法律顺利实施的有力保障。

“但由于现行法律法规中没有明确界定,致使长期以来财税对民办教育的扶持政策难以落地。”民进中央负责人介绍,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法人属性模糊,无法享受事业单位税收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政策难以落实,无法享受和公办教育同等待遇;如何适用国家有关学校税收优惠政策,界限始终不清晰;视同企业缴税,有违公益属性。

在这件提案中,民进中央建议在这次修订《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出台和完善

民办教育实行分类管理相关的税收配套政策:一是确立民办学校分类管理的法律依据;二是有的放矢制定扶持政策,最大限度保障民办教育公益性;三是强化民办教育捐资、融资税收激励,助力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发展;四是明确营利性学校的征税范围,合理确定各类税负比例。

其他11件教育类提案分别涉及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制定《中国制造2025》人才培养政策措施、促进民办培训教育健康发展、进一步扩大学前教育资源等。在《关于进一步扩大学前教育资源的提案》中,民进中央指出目前全国仍有1/4的适龄儿童无法接受学前教育。同时,未经注册的无证幼儿园(以下简称无证园)大量存在并迅速发展。农村学前教育资源不足问题明显大于城市。学前教育普及率城乡差异显著,农村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明显低于城市。

“仅靠政府建设公办园不能解决学前教育资源不足问题,而部门和单位办园由于体制原因,数量少、负担重、积极性不高。”民进中央负责人介绍,在这件提案中,民进中央将建议保障和促进社会力量办园,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将无证园进行类别认定,通过分类认证、分类管理,逐步将所有幼儿园都纳入统一监管体系之中。

延伸阅读:

教育规划的内容,包括说明规划期间教育工作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各种关系,指出教育要为什么目的服务,要培养什么规格的人,采取什么途径和方法来达到预定的目的。此外,还包括各项工作指标、工作的程序和步骤,以及规划实施中可能会产生什么障碍和困难,如何协调工作的进展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1953~1981年,共制定了6个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关于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在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六个五年计划(一九八一~一九八五)》中,关于教育的规划是:“积极发展幼儿教育,充实加强小学,整顿提高初中,调整改革高中,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积极扫除文盲,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打好基础。”

制定教育规划必须有科学依据。在中国制定教育规划的依据主要是:①根据教育在建设*、物质文明,发展科学技术,培养人才和可供社会咨询等方面的功能来制定教育规划,使教育在中国*中发挥应有的作用。②依据教育必须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使社会的人才供需在数量上和规格上基本平衡。在制定教育规划时:①要摸清各部门现有科技干部队伍的状况。这是确定新的人才需求量的出发点。②要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为依据,做好人才预测。③要对本国或本地区的教育培养能力做出客观估计。④要从实际需要出发,调整本国或本地区教育,实行多样化、多层次、多规格办学;实现专业比重协调化,使数量规格与要求一致,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比例合理化

相关推荐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