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学术周心得体会范文

2023-06-02 01:00:07 来源:现代语文网

 2017年纪念学术周心得体会范文一

《论语》有言:“学而不思则罔”,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只读书而不思考那么势必会惘然而无所获。同样,在工作中如果一个人只是埋头工作,而不去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那么这个人只能原地踏步甚至被淘汰。所以,在此我要就本周工作中的得与失进行总结。

一、工作中的得

1、凡事要有提前意识。原本我早上的上班时间是8点半,但是早上经常会有会议。因此我每天早上都是不到8点就到了公司。先烧上热水,然后打开电脑、投影仪、音响,接着打扫卫生。。。。。。正好在会议开始之前做好所有的准备工作。如果没有提前意识,没有足够强的责任心,那么会议很可能就被耽误。

2、做什么事情都要遵循一定的次序。摆座签、给领导倒水、早上一系列工作的次序安排,无一件事不再告诉着你,做每一件事情都要遵循一定的次序,就像人类在发展生产过程中不得不遵循大自然的规律一样。

3、事无大小,必尽全力。打扫卫生虽然是一件小事,但它关乎着整个公司的形象问题,因此每天早上我都仔细的擦拭会议室的每一个凳子、会议桌的每一个地方。我希望能用自己的微薄之力来维持公司的良好形象。

二、工作中的不足

我是一个性格有点内秀的人,通过工作,我意识到了很多事情都

是需要与别人沟通交流的,而我这种性格是有点不太可取的。

三、以后工作打算

今后我会继续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的工作,并且多与同事沟通交流,积极学习不懂得知识,争取以后的工作做的更好。

2017年纪念学术周心得体会范文二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现代化的不断推进,自动化正在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诸如全自动洗衣机、空调、无人快递等等自动化设施,都让我们认识到自动化给我们的现代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本文主要介绍了“北大方正”的相关情况,并从“方正”的角度来谈谈自动化对于现代生活的一些影响。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FOUNDER),简称北大方正,是由北京大学于1986年投资创办,北京大学持股70%,管理层持股30%。王选发明的汉字激光排照技术奠定了方正集团起家之业,如今,方正集团已成功转型为多元控股投资集团,业务领域涵盖IT、医疗医药、房地产、金融、大宗商品交易等产业。

方正集团是诠释中国政府“创新”理念即“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典范之一。依托北京大学,方正拥有并创造对中国IT,医疗医药产业发展至关重要的核心技术。作为国家首批6家技术创新试点企业之一,方正集团多次荣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等荣誉称号。方正集团与国内知名企业、政府拥有良好的合作关系,而开放、规范的资本平台更是吸引了诸如英特尔、欧姆龙、瑞士信贷、东亚银行、台湾富邦在内的国际资本注入。方正已经快速成长为综合实力与华为、海尔同列中国信息产业前三强的大型控股集团公司。从以上简介中我们可以看到方正集团有着非常大的规模。方正集团拥有五大产业集团,35000余名员工,遍布国内重要城市,并在海外市场开拓方面成绩显著。同时,方正集团拥有6家在上海、深圳、香港交易所上市的公众公司。2012年,方正集团总收入618亿,总资产782亿,净资产324亿。

作为北京大学投资创办的企业,方正集团自创办以来一直秉承北大精神,“方方正正做人,实实在在做事”,切实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在产业报国、反哺教育、回馈社会等方面,走出了一条“创新责任之道”,支持中国软实力的提升,并长期聚焦在国民文化、国民健康、国民教育和科学技术等四大领域。

关于方正集团的发展历程,下面会对其一些具有重大历史性意义的事件进行相关介绍。1986年,王选教授获第14届日内瓦国际发明研究会金奖。1987年,运用汉字激光排照系统,世界上第一张整页输出的中文报纸在《经济日报》诞生,王选教授获首届毕升奖。1990年,公司荣获第一届中国国际电子贸易博览会展览优秀奖。1992年,北大方正集团公司成立,方正(香港)有限公司成立,方正开始走入国际市场。1993年,北大方正集团公司荣获全国首届(1993年)高新技术企业百强榜第十三名。1995年,王选教授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北大方正荣获1995年全国高新技术百强企业第七名,方正技术研究院、方正公司和北大计算机研究所一体化进程宣告完成,方正电脑和显示器问世,方正(香港)有限公司以红筹股形式在香港上市。1996年,方正电子出版系统被列入“国家十大科技成就”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7年,方正日文系统成功进入日本市场,开创了中国企业大规模出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的应用软件产品的先河,方正入选国家120家大型试点企业集团,并作为信息产业唯一一家入选首批国家6家技术创新试点企业,同时,成为国家重点支持的5家PC生产厂家之一,北京北大方正集团公司被认定为“国家*北京软件产业基地”骨干企业,同年由于其在实施*中做出重大贡献,获科技部火炬优秀企业奖。1998年,方正集团入主“延中实业”,更名为“方正科技”,并注入方正电脑等优良资产,推动企业向高科技的转型。1999年,方正电子全面推出Apabi网络解决方案,方正集团被评为海淀区首批高新技术企业信誉免检企业,其生产的微型机被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授予中国名牌产品的称号,11月魏新被任命为方正集团董事长。2000年,北大方正集团公司与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合作的“基于Internet全数字一体化的跨媒体新闻综合业务管理系统”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2002年,王选教授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方正控股有限公司下属的马来西亚分支机构????方正(MSC)有限公司在马来西亚成功上

市,成为第一家在马来西亚上市的中国公司,方正集团收购浙江证券,方正软件产品出口联盟在北京宣布成立。2003年,王选教授当选政协副*,方正集团向首都“非典”一线的医护人员捐款共计904万元,同年方正还发布了方正印捷数码印刷系统,代表了当时全球中文印刷系统的最高水平,同时其自有软件系统在日本的300种报纸全面上线成功,实现了方正自有软件出口在日本的重大突破。2004年,方正集团董事长魏新成功当选为“2003年中国IT十大风云人物”,方正电子被评为“2003年度最具竞争力中国软件企业”,方正集团荣获“2003年度中国信息技术创新最具竞争力企业”称号,与海外投资银行建立起了战略合作关系,同时成立了方正??欧姆龙联合研发中心。2006年,王选教授不幸去世,方正与微软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跻身“中国大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排名166位。2007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出通知,方正集团作为中国软件行业唯一一家企业被列为“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单位”。2008年,王选教授当选“改革开放30年风云人物”。

从北大方正的发展历程来看,方正的发展,离不开王选这个核心人物,即使在王选教授不幸去世之后,他依然被视为方正的精神领袖,带领着方正向着一个新的高度进发。王选教授是方正集团的技术决策人和奠基者之一,他以激光排照系统支撑起了方正的起家之业,以前瞻者的魄力指引方正进军广电行业、开拓海外市场,又以战略性的眼光支持方正“专业化基础上的有限多元化”改革。从发家到发展再到腾飞的所有过程中,王选教授以精神领袖的魅力激励和引导一代代方证人继续创新,不断进取。

从王选教授和方正的关系上看,我们都能看出创新对于一个企业、一个行业和一个国家有多么的重要,王选教授发明的汉字激光排照系统就是一个自动化印刷系统,一如自动化本身的意义,任何现代化的工具,我们使其自动化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为人类的生活服务,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便利,王选教授的激光排照系统虽然不是说有多么的完美,但是它的确是实实在在地推动了当代社会印刷媒体的快速发展,对于人类的贡献可想而知。当然,方正的其他产品,如方正电子、方正PC以及其他一些IT设备,都属于自动化设施的范畴,何为自动化,自动化,既是使人们从繁重的重复的体力或者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的过程,而方正的这些产品,则是用来解放人们的。方正的基础市场是IT中的软硬件市场,当今社会自动化设备,无一不用到软硬件相结合来实现自动控制。利用自动化技术,结合具体行业的相关知识,只要不懈地研究,一定会在该领域有所收获。

虽然现在科学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但是人类文明依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科技的旅途中,想要做出相应的突破,必须得有创新,没有创新的文明是永远没法进步的。就我关于自动化在未来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可能的突破的猜想,下面会稍微简略地进行介绍。第一,我觉得就家居方面,自动化未来可能会做到所有家用电器极简化和一体化,实现一体控制,比如说,未来的冰箱在正常状态下是冰箱,等到你要做饭的时候,只需要用控制器控制它转为做饭状态吗,冰箱即部分化为小型厨房,自动为你洗菜炒菜。第二,在交通方面,我觉得未来的自动化交通应该是这样的,出门前,只要你在手机某款软件里输入目的地,系统会自动根据你目前所在位置和目的地的位置关系,挑选出最佳路线,同时发信号给家用洗车自动开启自动驾驶模式,剩下我们所要做的,只是坐进车厢,等待到达目的地便可以了。第三,伴随着医学的发展,一旦人们能够研究出不同脑电波代表的信息之后,通讯、游戏、娱乐等多方面都会随之产生飞跃式的发展。你可以想象,未来的游戏界,你只需要带一个虚拟游戏头盔,便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游戏世界里的一切,甚至和现实一般真实,这种设备同样可以用于模拟训练、军事演习,极大提高国防实力,同样,在那个时候,通讯方式也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手机将不再以如今的形态出现,它或许是一枚芯片,通过手术植入体内之后,你能够用思想直接控制芯片的工作状态,就好像一只无形的手触摸虚拟的手机屏幕一般,如此便不用担心手机被盗、信息泄露等一系列问题了。

想要创新,就必须拥有天马行空的思维逻辑,大胆地去想象,现在那些看似都不太可能,

但是也许就在未来的某一天,这些不可能的事情,都会发生。而我现在毕竟知识有限,也只能够妄自猜测,至于以后能不能看到这些目标的实现,都是二话了。现在我能够做的,就是先学习好基础的学科知识,增广自己的知识面,到时候才能够稍微为人类自动化进程做一点贡献。

2017年纪念学术周心得体会范文三

为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术素质和创新能力,学校举办了第五届“工大学术周”活动。本次学术周制度创新,开展了学术交流会、导师见面会、学术报告讲座等活动,并且用签字盖章等积极有效的形式来促进我们的参加积极性。在这个学术周,我参加了8个长度不等,题材不同的活动,感觉收获了很多。下面是我在这一周的一些感触。

在这次学术周,学校特意邀请了各个专业方面的专家来为为我们做各种不同方面的学术报告讲座等,涵盖范围十分之广,从职场新人面试技巧到专业发展,从专业技能提升到职业生涯规划,让我受益颇丰。

首先是各类学术讲座,比如我参加的王希老师的“职场新人面试形象打造”讲座,王老师从妆容、仪态、面试技巧、新人职场规则等方面为我们做了很全面的介绍,给我们很多十分有效的技巧。听了一场“关注注会”的讲座,来自高顿财经的这位讲师讲述了自己考注会的经验,还给了我们关于未来发展的建议,让我对会计这个行业有了更深的了解,也给我的未来指了一条明路。还听了一场与管理学相关的“管理与大数据“,听完这位来自华科教授对讲座,让我知道了在现在大数据对人们生活的重大影响,对大数据有了更深的影响,尤其是对管理与会计的影响。

除了与会计专业相关的一些讲座,我还听了其他专业的学术报告。比如胡戎老师的it创业则是我意外参加的一次讲座,这个讲座的内容虽然与我的会计专业并不相关,但我还是收获了很多。老师讲了创业的技巧与经验,还给了很多关于职场新人新入职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时间管理对新人的重要性。还有一场化工专业的专业发展讲座,了解了一下化工专业的培养计划和发展规划。

学校还针对性的展开了导师见面会,对我非常有帮助。许慧老师和杨同芝对我们指导了专业方面的学习与接下来的生活规划。老师告诉我们学校设立了会计专硕的硕士学位,这个为我们在大四的时候又提供了一个多的选择,对我们的发展十分有帮助。然后对我们介绍了接下来的培养计划,让我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剩下的大学学习计划是怎样的。答疑环节的互动也让我对接下来的生活有了更明晰的认知。这是一场十分成功导师见面会。

这次的学术周活动时间不长,只有一周的时间,但带给我们的,却是终身受益的东西。这些学术讲座开阔了我的视野,扩宽了我的知识,陶冶了我的情操,最重要的是直接告诉我一些进行学术研究和学习的思维方式,如果说成功是一座宝库,那么这些好的思维方式无异于一把打开宝库大门的钥匙!此后只要有机会我还将继续参加这些有思想、有观点学术活动。

2017年纪念学术周心得体会范文四

学校的第十周是一年一度的学术周,每年这个时候都是知识大爆炸的时候,名师、教授、专家、学者,知识的交流和传播让我们的眼界更加开阔,让我们的心胸更加宽广。古语云,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

学术氛围弥漫着整个学校,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学术的芬香,映衬着春天盛开的花朵和青翠的林木,就像古时候的文人集会。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九场学术报告。可以说,每场报告都是非常的精彩,并且让我受益匪浅。作为一名大学生,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毕竟书本的知识还是有限的。而学校正好给我们提供了一次课外学习的机会,让我们得以充实与提高。

周一上午时学术活动周动员,布置任务,考研动员,倒是见面会。我对考研动员大会印象最深,考研经验交流会》是一些考上研的学长学姐给我们说说他们考研的一些经验,好让我们借鉴。考研动员大会是院里的领导和教授动员我们考研并向我们讲述了系里针对考研的一些安排。这次活动对我来说都是受益匪浅。

考研经验交流会是一次与那么多学长学姐近距离接触,气氛很融洽。他们毫不掩饰的向我们讲述了他们的复习计划,也向我们推荐了他们觉得很好的书籍。他们的复习计划各有不同,学习方法也各不相同,他们都告诉我们方法有很多,经验也有很多,但我们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那对你来说才是最好的。他们那么多的经验中我总结出了一点那就是坚持不懈,扎实复习。首先就是要坚持。你必须在一开始就想好是要考研还是去找工作,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一定要考虑清楚。决定好考研以后那就得记得要坚持,不能中途放弃。虽然考研路上很崎岖也很艰辛但决定以后就必须坚持到底。不然就浪费了找工作的时间,两边都没有好结果。只要坚持下来了,你就成功了一半。因为每年真正坚持到考场考试的人比报名的人要少很多,所以只要坚持到最后你就已经战胜了很多人了。学长学姐都说在考研路上坚持就是最重要的。除了要坚持还得有计划的组织复习,每个阶段都给自己制定一个学习计划,每天都有要完成的任务,必须严格执行。这样才能有计划、科学地进行复习。他们也跟我们讲述了一些他们在考研路上遇到的一些困难,其中有思想上的、也有学习方面的。这些我们都很适用,有些问题我们现在已经遇到了,他们排除困难的方法虽然不一定我们也可以用但是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意见吧。失败的原因有很多种但成功的原因只有一种那就是付出。所以我们更多的是要向他们学习对理想对目标的执着。

考研动员大会只要是动员大三的同学积极准备考研。院里对这次活动作出了充分的准备,院里主要的领导干部及所有的教授都到场了,而且基本上都发了言。不仅鼓励大家要考研,而且还给我们分析现在考研的形势。领导们对考研学生的关心,及对帮助考研学生的安排都让我很感动。我感觉我们不是孤军奋战的,我们有老师的帮助和关心,我们比大多数的考研学生要幸福。我以前就对我自己很没信心对我们学校也没信心,总觉得自己很难考上一个好学校。在录取时会因为本科学校的档次而受到歧视,而且自己的专业水平也有限。教授告诉我们其实我们学校学生的专业水平整体说来还可以,我们的师兄师姐中有很多现在都很有成就。只要肯努力,金子在哪都发光。他同时也告诉我们即使大三以前的成绩不是很突出也可以考研,只要认真组织复习,机会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这句话让我对自己又增添了一份信心,这让我不在时刻有自己的基础不好,考不上之类的想法而影响我的复习。在报学校方面,他建议我们要把考虑学校的范围放到全国而不是湖北省,不要很多人都报一个学校,自己人就把自己人给淘汰了。他也给我们介绍了许多他认为很不错的一般高校。通过他的介绍,我发现自己就走进了他所说的误区,把眼光只放在了省内。我想我还应该重新审视一下我的选择。老教授的一席话让我觉得受益匪浅,不仅树立了信心,摆正了考研的心态,而且也让我重新审视了我的选择。通过这次的活动让我更加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也更加坚定我的目标。一个人要在社会上实现他的人生价值,必须不断地付出努力。做出的努力不能是盲目的,必须有正确的方向指引。我也制订了一系列的学习生活计划。我感觉自己前面的路一下明朗了,我将大步地走在我为自己指定的路上。我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现在的思考或许就决定了将来的选择。这学期发现自己老在思考一些问题,会令人困惑,会给人快乐,让我对人生着迷,让我更加明确自己的方向。或许有时候会思考得难过,但宁愿这样,也不愿不思考。知道了自己的方向以后就执着地坚持下去,不要人云亦云。

周一下午和周二上午分别是中国地质大学梁玉军教授的白光LED用荧光材料简介、戴武斌教授的发光材料。下午我恶魔你在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周三上午是赵培教授的超导带材,他是在鲁迅先生的母校?日本东北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读的博士,是一位年轻的教授,在超导带材,也就是他的研究领域有着独特的成就。在SCI发表过二十多篇论文,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教授。下午是第二届无机非金属材料基础知识竞赛参赛队员选拔,怀着一颗忐忑的心我参加了选拔,结果一个不是很理想吧。本次大赛是由全国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发起主办、面向全国高校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大学生的一项科技竞赛活动,旨在引导高等学校在教学中强化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基础知识、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吸引、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大赛每两年举办一次。 大赛以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基

础知识为主要内容,主要涵盖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材料研究方法三部分专业基础课程。题目以无机非教指委制定的专业规范为基础,围绕专业规范中所界定的三门基础课程核心知识点,并综合考虑目前教学的基本内容和新技术的应用趋势等。

周四上午参观了实训基地,了解了相关材料的制作工艺和制作过程。下午是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喻煌给我们讲的光线制作工艺和熔接技术。

最后一天,是应国量博士讲的关于欧美留学的相关知识。应国量是浙江人,毕业于武汉理工学校,又留学海外,应该是一名海归。也是我的班主任,看上去挺年轻的。

从周一到周五,五天时间,每天我们都有不同的讲座,有考研动员大会,有学术性的知识性讲座,还有关于出国留学的知识讲座,周四我们在老师的陪伴下参观了学校的工程实训基地。从每一间教室到图书馆报告厅,从校内到校外,每一天我们都过得很充实。

2017年纪念学术周心得体会范文五

这周是学术周.我们在这一周进行了学术交流,同学和同学间的交流,学生和老师的交流,学长学姐们和学弟学妹们的交流.在这一整周的交流参观及讲座会中,我收获到了很多知识.这些让我有了一个更加开阔的视野.让我明白了大学,还可以这样:

周一上午:

微信达人张志老师的ppt做的很好,我们都知道,同时他还是创新创业指导的一把手.周一上午他给我们机电工程学院的学生进行了一场学生创新创业知道报告的讲座.在开头其实是学长们给我们展示他们的挑战杯获奖作品视频以及讲解一些关于机械创新大赛的知识.很有趣的是进行讲说的学长钟有一个是我老乡,我恰好认识.嘿嘿,我感到十分骄傲.同时也对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有了浓厚的兴趣,不仅仅是兴趣而已.我还要参加!不仅仅是参加而已,我还要拿奖!我相信这次讲座让我设立了新的短期目标,并且我也为之努力且奋斗着.

接着张志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关于创业计划的内容.我获益匪浅.总共有5大点,我做了一个小小的总结:

1.了解比赛规则.参加任何比赛都必须了解其规则.一个不了解并且不遵守规则的人是很难获得成功的,至少他比别人慢了第一步.

2.收集历史的案例.要打败对手,首先要了解对方.要想成功,必须得总结先人以及牛逼人物的经验,从他们的失败或成功的例子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大部分创业计划书结构大纲是什么?历来比赛中获奖创业计划的成功因素?历来的创业计划书哪些章节特别优秀?我们需要一一去获得这些信息,然后总结.

3.拜访有关的人士.你如何获得有效的信息? 互联网是很有帮助的.但是有关人士的经验却是更加宝贵的,因为他们是在实战中获得的经验,是经得起推敲和打磨的!

4.打造自己的项目.我们创业如何创?有两种方法.一是自己的创意+老师的项目;一是自己的创意+自己的项目.当然大多数人会选择第一种.并且这个时候你还需要一个团队,团队是什么?团队是你得奖的关键.我们需要找到好的partner.我们最需要这样的团队:有急智+有技术+有设计+有耐心 这样的团队只是获胜的一部分.当然,你的团队必须得有这样的人:有经验的人+有想法的人+有能量的人.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有人进行演讲答辩,还有人要负责视频,当然还要有人找资料啦~~

我们必须得明白一点:创业大赛不等于创新大赛,这意味着我们可以用别人的,要了解对手.一个好的项目应该自己有能够找到支撑自己前期发展的现金流.

周二上午:

这是两位学长给我们进行的讲座,讲的是过程装备学科前沿技术.虽然不能仅从一节课学到什么知识.不过我还是收获颇多.让我前一位学长讲了一个器械用来分离油水,讲了很多方法,譬如重力沉降分离法呀,化学破乳法呀,电脱分离法呀等.不过让我最感兴趣的是后面一位学长讲的无线传感网络.这真是神奇~学长给我们放了一个视频,让我们目瞪口呆.要是视频里的内容都实现了,我们的生活该是多么方便呀.到时候超市里面就可以无人售货了,直接传感器放那就可以全扫描~

周二下午:

袁梅老师带领我们参观了创新研究实验室,观看了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模型,我在惊叹学长学姐们坐出这么优秀作品的同时也感受到一定的压力,要是我,我能做好吗?不过我相信到时候我肯定能够具备那样的能力的.作为一个吃货,我对于那个剥壳机很是好奇,嘿嘿,这个真的很方便!还有逃生桌子.自救楼梯等等非常优秀的作品.那金灿灿的奖杯真是诱人啊~!

周三下午:

已经金工实习完了的我们又跑去参观了一次工程教育实践中心.跟老师交流了一些观点看法.也看到了新的材料和新的展板!老师的态度非常好,很耐心的回答我一个又一个问题..

我没有一一列举我所听过的讲座,不过我认为任何一场讲座,只要你带着疑问去听它,你总会有一些收获的.并不是像有的同学所说的那样,学术周纯粹扯淡.当然也并不是说你一定要去听每一场讲座,那样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听完讲座要去总结.站在讲台上的人总会有话讲,而我们,是要去实践它,光是听着热血沸腾又有什么用呢?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