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最新小学教师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2023-06-18 01:10:22 来源:现代语文网

《人民的名义》受追捧并非偶然,也不是人为炒作的结果,观看《人民的名义》不是赶时髦,而是参加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因此写《人民的名义》观后感也并非形式主义,也不只是为了“交差”。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小学教师人民的名义观后感,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1】小学教师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这几天,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正在热播,好评不断,引发热议。《人民的名义》可以说再主旋律不过了,作品彰显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的主题,传达的是人民呼唤公平正义、风清气正的强烈愿望,契合的是当下从严治党、依法治国的执政理念。一部电视剧再次带动了全社会对腐败问题的关注,也提醒我们需要正视一个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正风反腐始终在路上。我们党反腐工作成效显著,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但是这种形势并不意味着反腐败可以停一停,一切有损人民利益的终将被人民所推翻。

《人民的名义》中赵德汉“小官巨贪”的形象被刻画得淋漓尽致。他长相憨厚、衣着朴素,在简陋破败的老房子里吃炸酱面,喜欢以“农民的儿子”自居,却在欲望的诱惑下,丢失了作为农民最朴素的品质,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当官的信念,贪污赃款达2.3亿人民币。事实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不少落马官员皆出自普通家庭甚至贫寒人家,他们步步高升,却在权力中迷失了自我。“赵德汉们”警示着每一名党员干部,必须把“不忘初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要时刻铭刻在心,始终落实于行。

剧中还有两句台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感触颇为深刻。“人民始终是我们坚强的后盾,党员干部不仅要把人民挂在嘴上,还要把人民作为依托放在心上。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才会把你放在心中。”“党员干部定要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对党忠诚、树立清风正气、勇于担当作为,在任何岗位、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任何情况都要牢记党员身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政治上保持高度觉醒,努力向合格党员标准靠拢。”

“大树扎根于沃土,高楼立足于基石”。人民群众是我们最强大的后盾,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作为人民群众的公仆,就要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坚持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成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标准。唯如此,才能自觉抵制各种诱惑,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永远铭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做让百姓放心、安心的好公仆,始终不忘初心,做一名合格党员。

作为教师,我们要做的就是立足岗位,教书育人,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我们要做学生的榜样,做社会的标杆,主动对腐败说不,确实为人民服务。

【2】小学教师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最近,讲述中国反腐运动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28日开始在湖南卫视播出。《人民的名义》讲述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总局侦查处长的故事。虽然剧情是虚构的,但导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故事中贪官的案例是有所依据的。这部电视剧投资1.2亿元人民币,展现了在反腐运动中打击各种贪污腐败行为的工作。

自古贪官易做,清官难为。古时有互相斗富的石崇与王恺、卖国求荣的秦桧、残害忠良的严嵩;今有贪污受贿的薄熙来、玩忽职守的陈希同、被处死刑的陈铭……这些“大名显赫”的贪官污吏,无一不是文才横溢、能力非凡,却都被利益、权利这些虚幻缥缈的物质所迷惑,以致走上了遗臭万年、违法犯罪这条不归路。

“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礼、义、廉、耻”被看成国之四维。“廉”主要是指人对待财物应具有的正确态度,所谓“临大利而不易其义,可谓廉矣”,也就是要求不取不义之财,不贪不义之利。

把这种义利观贯彻到公共权力的行使中,就是廉洁从政??“廉政”。所谓廉政文化,是指关于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观念以及在其指导、影响下的廉政组织、体制、机制、社会风气和相关的制度,是人们关于廉政的知识、信仰、规范、价值观念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社会评价的总和,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有机结合。

廉政文化是以廉政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是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党和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对有关廉政的内容、形式等达成的共识。*廉政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和谐社会目标的有效手段,也是促进机关干部廉洁自律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制度反腐”是我们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点,而且成效显著,因为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要进一步发挥制度在防治腐败中的作用,需要形成一个讲究诚信、崇尚廉洁、尊重法制的社会环境。

一种文化滋养一种制度,任何一种制度都有与之相匹配的文化,先进的制度背后必然有一套先进的文化。在加强制度建设时,需要注意其背后的文化支撑。没有文化支撑,有些制度不一定能制定出来,即使制定出来了也很难落实下去。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一些廉政制度执行起来相对比较困难,如公务员接受礼品登记制度、党员领导干部收入申报制度等,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文化基础,人们的思想观念还没转变过来。因此,在强调廉政制度重要性的同时,不能迷信“制度万能”,认为只要创建或引进了某些廉政制度就可以一劳永逸。

廉政制度一旦文化化,就会像一只无形的手,以一种无形但又强有力的力量,把人们的行为拉入符合制度规范的轨道。这种力量不是外在的,而是发自内心的,是一种自觉自愿的力量。可见,如果将廉政制度文化化,廉政制度所发挥的作用将是非常巨大的。这是反腐倡廉建设走向深入的具体体现,更是廉政文化建设实现突破的关键所在。

作为一名社区工作人员,我要始终保持“忠诚”的政治本色,始终牢记“为民”的宗旨理念,始终坚持“公正”的价值追求,始终坚守“廉洁”的基本操守,为推我县反腐倡廉工作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