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走帮服活动的心得最新

2023-06-14 02:26:25 来源:现代语文网

“走帮服”活动规模大、范围广、要求高。各地、各部门要把开展好这次活动摆在突出位置,思想上高度重视、措施上务实创新、工作上精益求精,形成共同推进的强大合力,确保活动有声势、有力度、有成效。下面是现代语文网小编准备的开展走帮服活动的心得,快来看看吧。

开展走帮服活动的心得一

“走帮服”活动是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再深化,是引导党员干部转变作风,深入基层,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凝聚发展“正能量”,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它旨在推动问题在一线解决,矛盾在一线化解,工作在一线落实,作风在一线转变。

在走访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许多村民对政府的热切期盼。当村民得知我是镇信访助理时,他们更是期待有加,如有村民反映自己脚有残疾,生活困难希望政府帮助养老;也有村民反映失独后老无所养,希望政府帮其办理低保或五保;有癌症病人因就诊费用超期未能报销及家庭困难要求照顾;还有不少村民反映修路需求和养殖场环保等等问题。

梳理群众反映的这些事,我们发现问题虽小,但关乎民生福祉,都为百姓所盼。“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始终注重民生,保障民生。信访工作的经验告诉我们,很多矛盾突出的难题都是由小问题演化而来的。为此我们要以这次走帮服活动为契机,深入一线、熟悉民意、梳理问题,帮服到位,把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解决好,共同创建和谐大公镇。

第一,“走到家”才能全面掌握社情民意。只有通过大走访工作,深入田间地头,深入农户家中,实地考察工作,直接与群众交流,才能了解到最全最真的社情民意,才能做到既掌握情况、化解矛盾,又引导民意、有效疏导,才能最大限度地把各种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一线、消除在萌芽状态。

第二,“帮到底”才能消除误解收获民心。帮到底,如何帮?这在我们信访工作中有两个到位:合理诉求解决到位,不合理诉求教育引导到位,解决到位是帮,教育引导到位也是帮。对于依法依规不能解决的一些民意,我们要讲清道理做好教育引导工作。从思想上、情理上、政策上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进行交流,做好群众的心理疏导工作,解开群众思想疙瘩,消除群众误解,取得群众理解和支持。比如养殖场环保问题主要反映人说他已多次向环保部门投诉该问题,一直未能有满意答复,这次我在走访时与他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向他介绍江苏省全面推进农村污染治理的相关政策措施,告诉他问题最终一定会得到妥善处理,得到了理解和肯定。

第三,“服到位”才能真正实现和谐稳定。“服到位”指的是生活困难的帮服救助到位。对于群众提出的一些不符政策的诉求,我们不能解释一番就了事,不能对群众的实际困难视而不见,而是要在摸清困难群众收入水平、期盼诉求及实际困难的情况下,通过帮其所需、助其所急、扶其所长的方式,提升困难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做到真正的救助到位,服务到位,真正实现和谐大公。前面提到的要求政府养老问题的老人因为其有子女,且有赡养能力,我只能告诉他,他的养老问题应由其子负责,老人表示理解,但看着他家的贫困和老人失望的眼神,我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下一步我打算与其子女接触、沟通,在了解实际困难的基础上,动之以情,晓之以法,确保妥善解决两位老人的养老问题。

前一阶段,我们只是初步完成了“走”的工作,收集了社情民意,相当于做了个准备工作。下一步做好“帮”和“服”,才是关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不忘初心,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做好真走真帮真服务,让“走帮服”永远在路上,为和谐大公、小康大公而共同奋斗!

“走帮服”活动是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再深化,是引导党员干部转变作风,深入基层,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凝聚发展“正能量”,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它旨在推动问题在一线解决,矛盾在一线化解,工作在一线落实,作风在一线转变。

开展走帮服活动的心得二

按照镇党委、政府的要求,全镇上下从上周起开展了“走帮服”活动。我分工在许家庄2组和4组,共走访了108户家庭。4月8日这一天,格外晴朗的天气,许家庄4组东西河边上的桃花盛开着,如一张张笑脸,水泥路面两边的油菜花随着春风翩翩起舞,忙碌的人们在田间辛勤地边劳作,边唠着家常,一副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积极向上的景象。

递上一张联系卡,说明我的来意:走访、帮助、服务。“大爷,您有什么需要的吗”走进4组62岁的许文山家中,老人家是一名老党员,听了我的介绍,他非常开心,一个劲地说:“哎呀!现在的农村啊,与以前大不一样了,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啊,我们这个组有95%以上的农户生活过的富足有余,有个别困难的也是因病致贫,还有两个孤寡老人,但他们都享受低保和五保待遇,绝大部分年青人都外出打工了,一年也能赚个十万、八万的,有的还不止,不像以前都守着一亩三分地,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都是党领导的好啊......”老许大爷一句句感慨万分的话娓娓道来,我听在心里,感觉这是真正的脚踏实地的群众路线,只有把好事做了,实事做实才能算是一名合格的党员!

继续走进丁锦成家中,见我们的到来,他非常热情地搬来长凳子,叫我们坐下,先唠了会家常,了解了就业、保障、养老等话题,了解到该家庭有位座轮椅的老奶奶,去年尊老金未领取到,随即记上记录本,及时到相关部门了解实际情况,并帮助解决,老奶奶拉着我的手,眼里充满泪珠地说:“党的政策好啊,党的政策暖人心啊!”

经过两天的走访,感受颇多,我的心情特别好!是啊,农村变化大了!大多数老百姓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条件好了,环境自然美了,家家户户收拾的干干净净。其实,老百姓的诉求并不高,关键在于有民的情怀,要把他们的冷暖时刻放在心里,“走帮服”活动要走心,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不可只刮这一阵风,只有真心实意的去为老百姓做事情,老百姓才会把你当成自家人,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走进基层,走进田间,走进老百姓家中,真正了解老百姓的真实生活状况,为老百姓办实事,要将关怀真正带到老百姓的身边,更要将老百姓的声音带回来,倾听群众的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意愿是开展“走帮服”活动的真正意义,只有真心实意的为老百姓做实事,才能真正的让“走帮服”活动的意义得到体现!

开展走帮服活动的心得三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本人就分工联系在张垛村,此次走帮服活动又联系张垛二组,因此4月8日下午,我与县农发行仲主任重点走访了张垛二组的农户。

张垛二组全组底册上有34户,实有常住户26户农户,其中五保户1户、贫困户1户。该组地势较低,是张垛村和相邻的张莫天村之间的一块洼地。走访过程汇总,二组的群众都说这里是周边几百亩地的“锅底”,遇到初连续大雨,就会严重积水。像去年7月去年内涝情况在全镇最为严重,成为雅周的重灾区,特别是居住在“锅底”中央的张林生等3户更是淹没在膝盖深的积水中。为此,我们同村干部一道将张林生老两口劝到住宅区的家中居住,防止意外事件发生,要求不能再居住其中,按照上级要求进行复垦。

在此次走访张林生户过程中,却发现张林生同老伴还居住在“锅底”中央的危房中。该危房实际上张林生在基本农田内搭建的副业用房。该副业用房是简单的“桶儿墙”,又低又矮,年久失修,张林生夫妇既在内养殖禽畜,又在里面居住,条件十分艰苦。该房屋既有安全隐患又是耕地复垦的对象。当问及张林生为什么不复垦,回到原有住宅区居住时,张林生夫妇道明了原因:一是土地复垦拆除补偿费用低;二是同儿子儿媳关系不好,儿子儿媳不让老两口回到住宅区居住,村里干部协调过几次,因为没做同儿媳儿媳的思想工作,也就不再帮助理事了,所以现在还住在这个副业用房里。

面对老张的叙述,引起了仲主任和我的思考。从老张的话语中能够听出,张林生夫妇内心里还是同意复垦的,毕竟还能有二三万元的复垦补偿费用。之所以现在还有顾虑,不同意复垦,关键因素是家庭内部矛盾没有解决到位,村干部化解矛盾工作没有做到位。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这也是基层干部特别是直接同群众面对面接触的村干部普遍存在的思想。但恰恰是这种思想,让我们镇村干部,包括我本人在内,在同群众打交道过程中有了工作不实、工作不细的想法和念头。群众工作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要过得去就行了。类似张林生这种因为家庭矛盾、邻里纠纷引起“鸡毛蒜皮”的小事,因为当时没能得到化解,有的成为群众不断上访的信访个案,甚至是历史遗留问题在一些地方还不在少数。

今年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以“聚力富民强企,创领先发展软环境;聚力正风提效,创实干争先好作风”为主要内容的“双聚双创”机关作风效能建设主题教育活动,狠下决心解决“为官慢为、惠民不实、遵纪不严”等作风效能问题。这是县委县政府看到我们基层干部身上存在的“顽疾”,也是对症下药的良方。通过在群众的走访,让我感触良多,按照作风效能建设的要求,要我们要秉承在群众路线、三严三实教育以及当前正在开展的“两学一做”工作要求,做到群众利益无小事。看似无关紧要的老百姓家务事,实际上是考量我们基层干部工作实不实、细不细,把群众利益放不放在心上的“大问题”。通过走访,也教育了我本人,作为一名乡镇干部,在今后的工作中,既要当好乡镇基层的“好官”,更要成为善理群众事务的“清官”。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