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4-04-03 18:11:08 来源:现代语文网

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上海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上海录取最低分大约在555分到559分,录取位次在4877名到3463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上海录取人数。

2024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上海历年录取分数线

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上海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62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4877名;

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上海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65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4410名;

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上海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57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4406名;

4、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上海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58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4266名;

5、对外经济贸易大学(01)在上海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55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4247名;

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上海历年录取分数线

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上海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上海 (不限) 本科 562 4877 15
2022 上海 (物) 本科 565 4410 5

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上海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上海 (不限) 本科 557 4406 14
2021 上海 (物) 本科 558 4266 6

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上海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上海 (不限) 本科 555 4247 18

4、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上海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上海 (不限) 本科 556 4172 17
2019 上海 (物) 本科 559 3787 4

5、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上海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上海 (不限) 本科 555 4039 15
2018 上海 (物) 本科 559 3463 4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阿拉伯语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市场营销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2024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福建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统计学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2024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宁夏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4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贵州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4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江西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意大利语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2024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浙江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4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湖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葡萄牙语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介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首批“211 工程”和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坐落在首都北京朝阳区。学校校园规划精致,环境优雅,是中国*经济建设事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学校前身为高级商业干部学校,创建于1951年,受中央贸易部和教育部双重领导。1952年,中央贸易部撤销,学校划归对外贸易部,受对外贸易部和教育部双重领导。1953年,学校更名为北京对外贸易专科学校,由教育部委托对外贸易部领导。1954年,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系对外贸易专业并入北京对外贸易专科学校,以北京对外贸易专科学校为基础成立北京对外贸易学院。1984年,学校更名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 年6月,原中国金融学院与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划归教育部直属。2010 年12月,教育部与商务部正式签署协议,共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校现任党委书记蒋庆哲,校长夏文斌。历经几代师生员工的艰苦创业和努力奋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拥有经、管、法、文、理、工六大门类,以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国际经济法)、金融学、工商管理、外语(商务外语)等优势专业为学科特色的多科性财经外语类大学。目前,学校下设研究生院及18个学院,并设有体育部;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战略研究(培育)基地1个,教育战略与规划研究中心1 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2个,文化部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1个,北京市高精尖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学科7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首都高端智库1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7 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2 个,本科专业49个。学校现有教职工16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000余人,学校还聘请一定数量的兼职教师及外国专家。这是一处群英荟萃之地,老教授中名家耀眼,中青年。

热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