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山西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4-02-27 23:45:00 来源:现代语文网

从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在山西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在山西录取最低分大约在130分到150分,录取位次在103081名到12141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山西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山西录取人数。

2024年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山西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在山西历年录取分数线

1、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在山西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75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33642名;

2、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在山西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130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89470名;

3、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在山西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47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36283名;

4、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在山西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130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78315名;

5、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在山西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70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49804名;

二、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在山西历年录取分数线

1、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在山西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山西 本二C 375 33642 6
2022 山西 专科 130 89470 10
2022 山西 本二C 414 12877 6
2022 山西 专科 130 71305 10

2、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在山西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山西 本二C 347 36283 6
2021 山西 专科 130 78315 86
2021 山西 本二C 415 12141 6
2021 山西 专科 130 65406 76

3、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在山西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山西 本二C 370 49804 6
2020 山西 专科 130 97430 87
2020 山西 本二C 400 22367 6
2020 山西 专科 130 78696 77

4、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在山西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山西 专科 130 103081 100
2019 山西 专科 130 85927 100

5、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在山西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山西 专科 150 85496 120
2018 山西 专科 150 56000 120
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智能制造工程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和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和西南民族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和贵州师范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2023年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青海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3年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辽宁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3年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吉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和贵州中医药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和右江民族医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和湖南工业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三、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介绍

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是由教育部批准,具有独立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本科层次职业技术大学。学校坐落于具有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文明城之称的山东省省会济南市,占地面积1300余亩,校舍面积48万平方米。学校设有机械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现代艺术学院、交通工程学院、财金学院、商学院、鼎利学院、国防教育学院、五年制高职学院和基础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在30年的发展中,学校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教育质量,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工程性,融合型,职业化”的特色办学思路,走出了一条以工科为主,工、管、经、艺多学科专业协调发展,注重内涵建设的发展道路。学校根据山东省及济南市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对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实现了专业链与区域经济产业链的紧密对接。目前,开设本科专业14个,专科专业45个,形成了智能制造、新基建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建筑类、财经商贸类五大优势专业群。五大专业群依工而建、优势明显、互为依托、各具特色。已建成省级品牌专业群(建筑类专业群、智能制造技术应用专业群)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1个(新基建信息技术专业群)、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企校共建工科项目2个(机电一体化技术(3D打印技术应用方向)、智能制造--机器人应用技术);市级产教融合示范专业(群)点培育项目2个(新基建信息技术专业群、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专业);市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培育项目2个(汽车智能技术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软件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市级职业体验试点培育项目3个(3D 打印体验馆、汽车体验中心、建筑-城市-人居体验馆项目)。省级精品课程1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省级市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学校根据职业教育。

热点图文